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每日鋪市要聞 23 Dec 2021

晨早新聞 ☀ 

馬亞木7800萬沽深水埗商住樓建華集團承接今年暫購八項物業

本港疫情走勢平穩,帶動市場氣氛持續改善,工商鋪再錄大手成交。消息指,由「小巴大王」馬亞木持有的深水埗長發街全幢商住樓以7800萬易手,買家為建華集團相關人士,該集團於今年以來購入8項工商物業,合共涉資逾6億。

消息人士透露,「小巴大王」馬亞木持有的深水埗長發街20號全幢商住樓,總樓面約4000方呎,以約7800萬易手,呎價約1.95萬,買家為建華集團相關人士,原業主於2005年以1800萬購入,持貨16年帳面獲利約600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3.3倍。

平均呎價1.95萬

據業內人士指出,上述項目位處長發街與順寧道大單邊,人流量相當不俗,成交價屬市價水平,該地段為民生街市地段,料買家購入有機會作自用用途,並指因疫市下街市業營運穩定,同類鋪位亦備受追捧。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評論指,上述鋪位成交價屬合理水平,建華集團於過去半年間於市場上相當活躍,於各區頻頻洽購鋪位,事實上,自從疫情於去年初爆發,食材及超市等行業可謂獨領風騷,故營運商均積極擴充,部分資金較雄厚者更可大舉入市購入物業作自用用途。

位處順寧道單邊

事實上,建華集團近期頻頻入市,知情人士透露,由龍湖及合景泰富合作發展的啟德尚.珒地下及一樓巨鋪早前售出,成交價為2.85億,該買家亦為建華集團。

斥2.85億購尚.珒鋪

資料顯示,建華集團於今年以來購入8項工商鋪物業,合共涉資逾6億,其中,該集團於上月以7600萬購入荔枝角美孚新邨1期百老匯街12A號地鋪,呎價約7.6萬,上址由菜檔租用,月租20萬,租金回報率約3.1厘。

另外,該集團早前亦以2500萬購入灣仔石水渠街14至24號金勝大廈地鋪;至於工廈項目方面,該集團於今年5月以4600萬購入大埔太平工業園A座6樓全層,以面積13972方呎計,呎價3292元。

灣仔舊樓95%業權放售 嗌7.4億

該幢物業位於莊士敦道188至192號,於1971年落成,中原(工商舖)梁美儀表示,是次代理出售項目一籃子商住物業,包括地下3個舖位連閣樓,以及41個住宅單位,總實用面積約21,560方呎,以現狀及連現有租約出售,涉及整項物業的業權約95%。以現有實用面積樓面計算,放售呎價約34,323元。
梁指出,項目地盤面積約3,181方呎,被規劃為其他指定用途(混合用途),由於該類用途限制少,無論是重建為銀座式商廈,抑或住宅都將享有可觀回報,項目重建成非住用建築物最高地積比率約15倍,料可重建樓面近4.8萬方呎。

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每日鋪市要聞 13 Dec 2021

晨早新聞 ☀ 

銅鑼灣「樓上鋪」呎租30元

銅鑼灣駱克道、位處崇光百貨後面,其中一個舊樓「樓上鋪」,由美容店以每月3萬進駐,平均每呎30元,較舊租跌25%。

上址為駱克道543號1樓,約1000方呎,由美容店以每月3萬承租,物業於2002年以300萬購入,回報可觀。業主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說,舊租金每月4萬,新租金減逾25%,回報不俗。

湯君明於區內白沙道、蘭芳道等持有不少舊樓,他表示,地鋪租金上落大,樓上鋪反而平穩。「我重量不重質,不買地鋪,吼位收集樓上單位。」

美容行業進駐

湯氏續說,區內舊樓受潮流時尚行業追捧,他們寧要核心區「樓上鋪」,也不要民生區地鋪(北角及西環區),反映其商業價值所在。而他持有霎東街(9A號1樓)及波斯富街89號2樓的同類型舊樓,去年分別由財團以2480萬及2680萬收購,2000年各以195萬及152萬購入。

湯氏說,撇開收購溢價,上述單位市值各約1600萬,市值較購入價升約7倍,若當年買新樓(西九及將軍澳),最多升值1.5至3倍。

「買舊樓好過新樓,不要貪裝修靚及高成數按揭,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做一隻懵羊!」舊樓已買少見少,他提議,市區洋樓亦是好選擇,花十多、二十萬裝修,地點好,才有升值潛力。「買舊衫褲鞋襪穿,肯定有病,但我勸人買舊樓住,管理費平!地皮肯定是熟地,才有價值。」

利是封店10萬元短租銅鑼灣舖
核心區今年首宗 租金較高峰跌87%

中港兩地雖有望通關,但仍未有確實時間表,零售商取態仍審慎,就連聖誕節及農曆新年檔期短租常客的利是封店,今年亦放慢租舖步伐,至近日才首錄相關短租個案,以每月10萬元租用銅鑼灣駱克道地舖,租期僅兩個月。

封關零遊客 削開店意欲

據了解,四大核心零售區今年首錄利是封店短租個案,舖位在銅鑼灣崇光百貨對面的駱克道527號地下,建築面積約1005方呎,本已丟空約4個月,以每月28萬元放租,最後由利是封店短租兩個月,月租約10萬元,呎租約99.5元。
資料顯示,上址在3年前起由藥坊承租,月租約45萬元,呎租448元,租期至今年8月。疫情影響令藥坊未有續租,舖位由今年8月丟空至今,一直以每月30萬元放長租,惟一直未成事,至本月終獲短租客承租。不過,由於是次承租的租戶為利是封店,故租期僅兩個月,有別於一般慣常短租為期3個月。

歐舒丹曾以78萬承租

此舖昔日曾由國際護膚品牌歐舒丹(00973)租用,在2013年8月以月租78萬元承租3年,成為該舖租金歷來最高的一份租約;如今短租的租金較高峰期大跌87.2%。

利是封店一直把握聖誕節及農曆新年檔期短租核心區吉舖,租期多為3至4個月,多數在11月中旬已見到有關店舖開舖的蹤影。不過,本港因疫情封關,遊客數量跌至零,縱使核心區地舖不乏靚位置吉舖可供租用,利是封店的進駐意欲仍低。資料顯示,去年利是封店在12月初才首錄相關租賃,因牛年的大年初一在今年2月12日,實際仍有接近兩個半月時間經營;反觀虎年的大年初一在明年2月1日,因此利是封店的租期明顯縮短。

美聯工商舖(00459)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坦言,本地市民多數在百貨公司購置賀年用品,開設在核心零售區的利是封店,主要銷售對象都是遊客,惟如今在零遊客的情況下,利是封店寧願集中資源在網上銷售,對租用街舖的意欲降低。他相信,今年租用核心零售區地舖的利是封店有機會較去年少,或延遲至聖誕節過後才開店。

據本報統計,去年在銅鑼灣主要街道短租地舖的利是封店只有3間,有關店舖數量已屬近年新低。

另外,業主為鎖定穩定租金收入,改變策略與短租客簽較長租約。消息稱,現時由口罩店短租的銅鑼灣波斯富街65號地下,建築面積約850方呎,據悉剛由短租轉為長租,簽訂一年租約,月租12萬元,呎租約141元,較短租約每月10萬元高兩成。

口罩店轉長約 進駐波斯富街

該舖位毗鄰羅素街,前租客眼鏡88在2017年底遷出後,已有4年時間從未有租戶簽訂長租約,期間主要由利是封店、月餅店和口罩店等短租商戶輪流承租,租期由3個月至半年。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每日鋪市要聞 6 Dec 2021

晨早新聞 ☀ 

西環大道西巨鋪1.7億易手「磁帶大王」陳秉志等承接料回報逾四厘

「磁帶大王」陳秉志活躍於市場,今年連環沽貨,同時亦出手購入物業,市場消息透露,最新為西環皇后大道西巨鋪,建築面積逾12664方呎,作價1.7億,平均呎價1.26萬,料回報逾4厘,夥拍他的為港置鋪位部前高層陳偉材,多年前晉身投資者。

陳秉志今年第三度出手買貨,最新購入西環皇后大道西489至499號、德輔道西442號美新樓A及B座地下,A座1樓,A座2樓4室及5個平台,地鋪共約8061方呎,1樓約4237方呎,2樓擁有一個住宅,實用面積366方呎,另5個平台,若以總樓面12664方呎(未計5個平台)計算,平均呎價1.26萬。

資料顯示,現時上述物業的地下共分成21個舖位出租,每月租金合共41.58萬元;住宅單位月租則為1.46萬元,即總月租共43.04萬元,以購入價計算,料租金回報約3.1厘水平。

現時地下商舖租客為7-11便利店及中國建設銀行。

資料顯示,目前地下商舖總租金約43萬元,假如全部舖位成功租出,預計新買家可享回報約4厘。

夥拍陳偉材購入物業

陳秉志證實購入物業,並強調作為長綫收租,預期未來2至3年回報逾3厘。他又說,隨着疫情受控,有秩序通關,經濟將陸續向好。

今番夥拍陳秉志購入物業,為港置鋪位部前高層陳偉材,陳偉材表示,適逢碰上動亂及疫症,鋪市大跌,是吸納機會,除非再有第三宗壞消息,否則隨着通關及一切恢復正常,鋪位租售價勢必向上。他續說,鋪市最差時間已成過去,目前處谷底反彈,該巨鋪現時月入40多萬,1樓全層交吉,意向月租10多萬,料悉數租出後,回報4至5厘,開心業主割愛!

平均呎價1.26萬

陳偉材曾任代理,20年前認識陳秉志,多年來為他購入不少鋪位。

鋪市高峰期,陳氏曾為投資者拆售過不同物業,令他在行內贏得「神童」的稱號,近年一更晉身投資者,同時亦從事物業按揭工作。

而上述巨鋪原業主為蘇姓投資者,於2007年以約6176萬購入,持貨14年,帳面獲利逾1億。

陳秉志今年以來沽售15件物業,包括重磅物業中環中心,合共套現近20億,物業包括甲廈、鋪位及豪宅等,分布港九及新界各區,他亦表示,由於物業持有多年,故趁勢沽貨止賺,適時重新部署,瞄準民生區鋪位。

他今年以來三度出手購入物業,除了上述巨鋪外,他亦夥拍投資者蔡志忠購入美孚一籃子鋪,作價4.55億,此外,亦與投資者林子峰購入荃灣石圍角商場連578個車位及葵涌安蔭商場連355個停車位,成交價分別是7.33億及5.62億。

每日鋪市要聞 7 Dec 2021

晨早新聞 ☀ 

產業署3650萬買尚南天1樓
政府200億購私人處所 首錄成交

政府去年6月撥款200億元,由社會福利署(下稱社署)及政府產業署(下稱產業署)負責在3年內分批購置私人處所,以提供福利設施,有關計劃去年9月起展開申請。據了解,經過逾一年時間,於上月終首次錄得買賣,政府斥資3650萬元購入長沙灣單幢樓尚南天的1樓全層商舖單位,較原業主在私人市場放售價低近18%。

政府在2019年公布的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200億元在大約3年內購置私人處所,以提供福利設施。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去年6月向社署通過該筆200億元撥款,社署及產業署於去年9月宣布展開相關計劃,擬購置處所包括商業樓宇、寫字樓或活化工廈樓宇,公開邀請業主放售物業。
物業近元州邨 呎造10139元
據悉,首宗成交在上月中錄得,由產業署斥資3650萬元購入長沙灣元州街362號尚南天1樓1號及2號舖連外牆,建築面積約3600方呎,成交呎價約10139元。
尚南天為單幢商住大廈,地下及1樓為商舖,樓上有48個住宅單位,樓齡逾13年,坐落公屋元州邨對面,旁為剛入伙的單幢新盤家壹。是次易手單位屬於該廈1樓全層,可由地下住宅大廈正門旁的樓梯通往樓上,目前主要由教會租用。
本報向社署及產業署查詢有關買賣交易,回覆指購置計劃仍在進行中,現階段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以免政府在計劃下進行的談判、商業及合約活動等方面受損害。政府會在適當時候公布購置進度。
根據地產代理資料,尚南天1樓單位在去年初、即社署及產業署宣布展開購置物業計劃之前,曾在市場上公開放售,叫價為4428萬元,即現時成交價較當時叫價低778萬元或17.6%。資料顯示,單位原業主於2008年5月斥資1647萬元購入上址,現賬面獲利2003萬元,升值約1.2倍。
較業主市場叫價低17.6%
若根據同區鄰近物業造價作參考,由市區重建局及英皇國際(00163)合作發展的福榮街538號喜遇地下1號舖連1樓全層,建築面積約4542方呎,今年8月以約2899萬元易手,呎價僅6383元。如以呎價作比較,尚南天1樓舖位的呎價較喜遇的同類舖位高出58.8%;不過,尚南天位置上較鄰近港鐵站。
據產業署資料,深水埗區擬設置的福利設施,包括1所幼兒中心、1所網上青年支援隊、3所長者鄰舍中心及1所家長/親屬資源中心,所需內部樓面面積由約1528至約7416方呎。
現時產業署仍然邀請業主就可能合適的非住宅處所提交放售建議,政府會分批評估可能合適的處所,並首先考慮在2021年3月12日或之前經公開邀請及其他途徑接獲的放售建議。由於計劃會進行一段時間,提交放售建議不設截止日期。政府有需要時將再作分批評估,在整個公開邀請結束後,政府亦會作出適時公布。

投資者高位入貨 商舖轉手蝕賣

中細價舖位買賣仍平穩,惟不少民生區商舖個案涉及蝕讓。由於個別投資者早年高位入貨,故即使目前舖市從低位反彈,仍需蝕讓離場。

近日商舖買賣相對平穩,據利嘉閣工商舖資料顯示,2021年10月份全港共錄126宗店舖買賣登記﹙數字主要反映2至4星期前的實際市況﹚,較9月份的148宗跌15%,為今年以來最少的一個月,但若與2019及2020年的平均數比較,仍處於高水平。至於期內買賣登記金額相應減少16%,錄得30.18億元

北角堡壘街地舖 9年損失620萬

從買賣個案中,不少屬蝕讓成交,如北角堡壘街19至19A號低層地下,面積約5,950平方呎,以約7,280萬元易手,舖位由百佳超級市場以每月約20萬元承租,回報率約3.3厘。舖位原由一廠家持有,2011年該舖由另一投資者以5,500萬元購入,2012年以摸貨形式售予廠家,涉資7,900萬元。現持貨9年轉手,蝕約620萬元離場。

另外,盛滙商舖基金以3,500萬元,購入荃灣路德圍65至75號地舖,面積870平方呎,呎價約4.02萬。據了解,原業主2013年1月以4,500萬買入,持貨8年帳面蝕約1,000萬元離場。該鋪由食肆以8萬元承租,料回報約2.7厘。

至於大埔區,寶湖道18號麗湖閣地下鋪位,面積約615平方呎,以1,000萬沽出,呎價約16,260元,原業主於2017年以1,160萬元買入,持貨4年帳面蝕讓160萬,物業貶值約14%。該鋪現時由教育中心以約3萬元承租,料買家享回報約3.6厘。

皇后大道西800呎舖 3000萬成交

早年較多人投資的西環區亦錄蝕讓,西營盤皇后大道西269至283號地下舖位,面積約800平方呎,以約3,000萬元成交,呎價約3.75萬元。舖位現由麵店租用,月租約6.8萬元,回報率約2.7厘。據了解,原業主於2015年以約3,300萬元購入,持貨6年轉手,蝕約300萬元離場。

分析指,本港疫情緩和,帶動商舖買賣,整體成交量較去年理想。不過,由於不少商舖業主,於2011至2015年舖市高峰期時入市,當時商舖投資氣氛熾熱,價格急升,加上個別民生區消費模式欠明顯變化,故舖位租售價未見上升。舖市現時反彈,投資者有興趣重新入市,業主見價格難大幅回升,故願意沽貨,蝕讓離場,相信市場續錄蝕讓個案。

荃灣沙咀道地鋪5000萬易手華僑永亨銀行今年暫沽三物業

受變種病毒陰霾打擊,鋪市觀望氣氛濃厚,大型銀行亦加入沽貨行列,消息指,由華僑永亨銀行持有的荃灣沙咀道相連鋪位,交吉逾一年後,以約5000萬易手,呎價約2.12萬;該銀行於今年以來連沽三鋪位,合共套現約1.7億。

盛滙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由華僑永亨銀行持有的荃灣沙咀道345至347號華興樓地鋪,建築面積約2354方呎,以約5000萬易手,呎價約2.12萬,原業主先後於1978年及2007年以約90萬及1220萬購入,合共涉資約1310萬,以易手價計,物業於43年升值約3690萬,漲價幅度約2.81倍。據業內人士指出,該鋪早前為該銀行自用鋪,惟交吉至今至少約一年,該鋪位處十字路口,人流量不俗。

平均呎價2.12萬

本報昨日就上述消息向華僑永亨銀行作查詢,惟於截稿前未獲回覆。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上述鋪位為相連鋪,以易手價計,平均每個鋪位為2500萬,屬市價水平。他亦指出,受社會運動於2019年中萌芽發酵、及新冠肺炎於去年初爆發至今,銀行已少有開設鋪位作擴充用途,事實上,隨着網上服務成市場大趨勢,銀行業務不斷重整,對鋪位需求亦有所改變,早前市場亦頻錄大型銀行沽售旗下自用鋪。

交吉至少一年

事實上,華僑永亨銀行近期頻沽貨,資料顯示,該銀行於今年以來連沽3鋪位,合共套現約1.7億,其中,由該銀行持有的牛頭角道335至351A號地下G及H鋪,建築面積約2000方呎,早年為該銀行自用鋪,於今年9月以逾9600萬售出,原業主分別於1980年以430萬及2001年以835萬買入,41年間帳面獲利8335萬,期間升值5倍。

另一宗為新蒲崗康強街51號鋪,於今年5月以2400萬售出,以鋪位面積1000方呎計,呎價2.4萬,原業主華僑永亨銀行早於1980年3月以310萬購入,持貨41年帳面獲利2090萬,期間升值約6.7倍。

市場早前另一矚目「大刁」為由花旗銀行持有的中環畢打街巨鋪,以7.1億獲外號「台灣張」的資深投資者張彥緒承接,成交以後租回自用。

上環中源中心舖逾年升值27%

另外,上環皇后大道中328號中源中心地下G52號舖,建築面積約500方呎,原業主去年9月以2589萬元購入後,最新以3280萬元售出,呎價約6.56萬元,持貨逾一年,賬面賺691萬元或26.7%。

大河道地鋪減租16%平均每呎104元租出荃灣民生地段夾公仔機取代髮型屋

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鋪市陰霾密布,民生區鋪租亦「失守」,消息指,荃灣大河道近期頻錄減租,幅度介乎3%至25%,最新個案為該街道一個地鋪,獲夾公仔鋪以約8萬承租,取代髮型屋,呎租約104元,較舊租下跌約16%,租金重返五年前水平。

市場消息指出,荃灣大河道61號地鋪,面積約764方呎,以約8萬獲夾公仔鋪承租,平均呎租約104.7元,據悉,該鋪早前由髮型屋以約9.5萬承租,唯於一個月前撤出,故該鋪再度出租,租金回落約16%。

每月租金八萬元

盛滙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評論指,荃灣區整體租金表現「硬淨」,唯大河道則屬例外,該街道早前已頻錄鋪位蝕讓個案,租金亦備受壓力,加上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令市場觀望氣氛轉趨濃厚,拖累市場租金同步下滑。

據代理行資料顯示,該街道近期頻錄減租個案,其中,該街道10至20號登發大廈地鋪,面積約1422方呎,於今年8月獲卓悅化妝品以約27萬續租,呎租190元,據悉,該鋪早前舊租金為36萬,故租金下跌約25%。

同時,翻查資料顯示,該鋪早前由卓悅化妝品前主席葉俊亨及其妻子鍾佩雲持有,故當時為卓悅自用鋪,唯於今年年初以約1.05億易手,呎價約7萬,原業主持貨近8年,帳面勁蝕5000萬,期間物業貶值約32%。

化妝品鋪續租減25%

據業內人士指出,卓悅早於2003年起進駐此鋪至今,至今18年,鋪位門面闊35呎,為該地段旺鋪之一,該鋪位於地皇廣場樓下,向路德圍必經之路,人流相當不俗。

同時,葉俊亨早前亦以蝕讓沽貨,由其持有的元朗大馬路全幢,於去年7月以9500萬易手,平均呎價約3.23萬。據悉,原業主為卓悅化妝品創辦人葉俊亨,持貨6年慘蝕4000萬,物業貶值約29%。

此外,據大型代理行資料顯示,該街道近期減租個案包括,大河道10至20號登發大廈地下雙號B鋪,面積約300方呎,於今年9月以約9萬獲食肆續租,呎租約300元,據悉,該鋪舊租金為10.5萬,故租金下跌約14%。

另一宗為大河道1至17號慶興大樓地下雙號鋪,面積約250方呎,於去年12月以約5.8萬獲藥房租用,呎租約232元,據悉,該鋪早前由地產代理行以約6萬租用,故租金下跌約3%。

尖沙嘴舊樓批強拍底價8.12億

由財團併購的尖沙嘴太極大樓,最新獲土地審裁處頒下強制售賣令,底價為8.123億,對比2019年5月申請強拍時市場估值約5.34億,高出2.783億、幅度52%。

較19年估值高52%

據土審處文件顯示,項目位於柯士甸道132至134號的太極大樓,該財團由申請時持有約83.333%業權,目前餘下6個物業並未成功收購,昨日獲該處批出強拍令,底價8.123億。

可建9.5萬呎商廈

據判詞指出,申請人曾委託結構工程師對該舊樓進行結構評估,認為大樓的維修狀況很差,建築物的結構框架已經嚴重惡化,維修成本與重建成本不成比例,即使進行維修工程,該類工程只會對建築物的現有狀況帶來適度改善,而建築物將繼續保持不合標準,而且維修成本也會隨結構框架的惡化而增加。再者申請人已採取合理步驟收購餘下業權,故批出強拍令。

上址現為一幢12層商住物業,地下為商鋪,1樓為寫字樓,2至11樓為住宅,早於1967年落成,至今樓齡約54年;地盤面積約5441方呎,現規劃為商業用途,若以地積比率約12倍重建發展,可建約65292方呎。

曾由「鋪王」家族收購

資料顯示,上述項目由已故「鋪王」鄧成波家族早於2016年購入逾八成業權, 並於2018年獲一名澳門投資者以6.28億洽購,唯該買賣最終告吹,其後於2019年5月向土審處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發展。最新市場消息指,該項目於今年8月以約4.5億易手,據指新買家為資深投資者朱鴻鈞。

據土審處資料顯示,該處年初迄今暫批出22宗強拍令;而強拍申請個案則暫錄14宗,對比去年同期的34宗申請,大減20宗,跌幅達約58.8%。

明興水務相關人士放售灣仔地盤 市值3.5億

除舖位市場錄得罕有放售外,亦有業主放售市區重建地盤,其中明興水務(0402)或相關人士,最新以招標形式放售灣仔皇后大道東72至76號商住重建地盤,項目市值逾3.5億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指,上述地盤,將於下月13日截標。資料顯示,由明興水務或相關人士於去年4月以2.53億元購入,連同三成辣稅在內,總成本近3.3億元,而據悉項目現時市值逾3.5億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住宅銷售部資深董事張作基表示,項目佔地約2114方呎,現有建築面積約12,201方呎,物業為乙類地盤,可重建地積比高達10倍,現狀為一幢10層高商住樓宇,地下為商舖,1樓至3樓為辦公室,4樓至9樓為住宅。

吉舖未消化 核心區吸短租客進駐

受疫情影響中港兩地仍未恢復通關,本港核心消費區吉舖亦未完全被市場消化,獲不同行業趁機短租。近期,多個核心區錄得短租個案,平均呎租介乎91至169元。

據資料顯示,尖沙咀彌敦道80號金鑾大廈地下A號舖位獲燕窩專門店短租,面積約1,500平方呎,月租約15萬元,平均呎租約100元。

而一向人流暢旺的旺角西洋菜街新近先後錄得兩宗口罩店的短租個案,其中西洋菜街4號昌記大樓地下D號舖位,面積約650平方呎,月租約11萬元,平均呎租約169元。至於西洋菜街62號地下舖位,面積約600平方呎,月租約8萬元,平均呎租約133元。

羅素街地舖 呎租約91

另外,曾經成為全球最貴呎租的銅鑼灣羅素街亦錄得短租個案,羅素街18號地下舖位,面積約1,100平方呎,獲口罩店以短租約10萬元承租,平均呎租約91元。

美聯旺舖高級區域營業董事游家成表示,近期市場上的短租個案仍然盛行,主要因為零售行業未完全復甦,核心區一綫街道吉舖繼續吸引不同行業,包括口罩、手機配件及參茸海味店等進駐短租。他指,這類店舖裝潢簡單,選址方面彈性亦相對較大,相信核心區仍會繼續錄得短租個案。

特色咖啡店湧現 帶動商業區租務

香港人生活忙碌,咖啡早已成為很多香港人生活不可劃缺一部分,加上近年市場上湧現不少文青裝潢的特色咖啡店,持續帶動本港的咖啡店行業。

銅鑼灣The Sharp舖 呎租約44

據資料顯示,香港銅鑼灣霎東街11至13號The Sharp地下1號舖位至2樓全層,1號舖面積約1,297平方呎,連同1樓約1,668平方呎及2樓約1,563平方呎,獲咖啡店以月租約20萬元承租,平均呎租約44元,租金較上手銀行每月38萬元,大跌約47.4%。

另外,大圍積信街31至51號安信樓地下P號舖位,面積約672平方呎,連同入則閣242平方呎及天井59平方呎,續租租金約6.3萬元,平均呎租約65元,續租租金微跌約8.7%。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呂炳坤表示,咖啡店的經營利潤高,店內的輕食和甜品售價約數十元,咖啡普遍售價約40元起,加上咖啡亦被視為品味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經營前景向好。

他又指,連鎖咖啡店會挑選商業區落戶,部分更會選擇在大型商業大廈的電梯大堂旁經營,以迎合上班一族的急速的生活步伐,認為經營前景仍亮麗。

美嘉大廈地鋪1900萬放售

受港鐵屯馬綫通車帶動,沿綫地區鋪位物業備受追捧,土瓜灣美善同道美嘉大廈地鋪(見圖),以意向價1900萬放售,較早前減幅約5%,呎價約2.37萬。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楊開永表示,土瓜灣美善同道1號美嘉大廈地下12號鋪,面積約800方呎,業主原意向售價約2000萬,現減價至約1900萬,折合每方呎約2.37萬。

汽車維修公司承租

楊氏表示,單位門闊約12呎,擁穩定租客,由汽車維修公司承租多年,買家可擁穩定回報。物業鄰近半山壹號等私人住宅,民生需求強勁,附近各式零售店鋪應有盡有,人流有一定保證。

楊氏又指,物業距離土瓜灣港鐵站只需約2分鐘步程,地理位置優越,附近亦有多條巴士綫往來各區,交通極為便利。物業同時鄰近牛棚藝術村等人氣景點,為區內消費的核心地段。上述物業條件優厚,地點優越,相信很快可獲投資者垂青。

據美聯工商舖資料顯示,該街道近期成交疏落,近期成交為美善同道1號地下10室,面積800方呎,於去年10月以1618萬售出,呎價約20225元;另一成交為美善同道1號地下3室,於2018年9月以780萬售出,以面積350方呎計,呎價約22286元。

粉嶺聯捷街鋪意向1880萬放售

民生地段鋪位於疫市備受追捧,部分業主亦趁勢放售。粉嶺聯捷街榮福中心地鋪以意向價約1880萬放售,呎價約2.88萬,料買家享租金回報逾3厘。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謝家明表示,粉嶺聯捷街1號榮福中心地下40至44號鋪,總面積約652方呎,以意向價約1880萬放售,呎價約2.88萬,並可以買賣公司形式交易。謝氏稱,物業連租約放售,現由地產代理公司以月租約5.1萬承租,買家可享有約3.2厘的租金回報,租期直至2023年6月。

料租金回報逾三厘

同時,翻查資料,該租客早於2017年起租用鋪位,長情租客可為買家帶來穩定回報,極其適合購入作收租用途。謝氏指,物業為單邊鋪位,位處大廈入口旁,可吸引商場及街道人流。另外,物業設有洗手間,來去水位及三相100M電力,增加租客行業選擇性,將來亦可考慮轉租予飲食行業,為物業增添競爭力。

謝氏續稱,粉嶺區位於政府規劃的北部都會區範圍,其中粉嶺安樂村工業區預計將大變天,搖身一變成為創科地帶,並將興建鐵路站接駁市區及深圳,預計居住及上班人口將會遞增,刺激對零售及餐飲需求,帶動鋪位價值。謝氏表示,自「北部都會區」概念推出後,業主對北都區內物業前景信心增加,部分甚至選擇封盤不賣靜待後市。謝氏指,是次放售物業被住宅群包圍,日常客源充足,現時即買即享可觀租金回報,加上鋪位設備齊全,未來可選擇的租客行業多元化,再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潛力,不論購入作中短綫收租或長綫投資都極具潛力,相信物業洽購反應會見理想。

屯門民生物流意向價14.8億全幢形式放售投資者張順宜持有

近期工廈受捧,市場頻錄大手買賣,「物流張」張順宜趁勢放售旗下民生物流中心全幢,意向價14.8億,物業現時月租240萬,並具重建價值,新買家攻守皆宜。

近年來,屯門工業區變天,嶄新商廈及工廈紛落成,「物流張」張順宜就旗下民生物流中心全幢申重建,擬重建一幢樓高18層(另設2層地庫)工廈,根據城規會文件顯示,地積比將由9.5倍,放寬兩成至11.4倍,停車場設於部分地面及兩層地庫,其餘為工作室或倉庫等用途,總樓面約41.5萬方呎。

料樓面呎價3575元

他趁全幢工廈受捧,推出放售,意向價14.8億,料樓面呎價3575元。若以現址總樓面約317626方呎計算,平均呎價約4659元,較同區東亞紗廠工業大廈呎價4802元為低。現時項目月租240萬,新買家進守皆宜。民生物流中心位於屯門洪祥路3B號,佔地約36314方呎,原名田氏中心第九座,張氏12年前購入物業。

近年,屯門區內有12宗工廈重建或者改裝申請,涉及工商業樓面逾250萬方呎,隨着發展商及財團大肆在區內發展,將呈現煥然一新局面。

屯門工廈區規模細,僅有約70幢工廈,整齊乾淨,鄰近西鐵屯門站,交通方便,再加上屯門赤鱲角隧道等基建陸續落成,變身容易,多年來,區內已有工廈活化作酒店。

寬地積比20%重建工廈

近期,英皇國際持有的屯門兩幢工廈,分別為新安街13號寶泰工業大廈和15號山齡工業大廈,最新;已向城規會遞交新發展方案,申請將上述兩工廈單獨重建,可建總樓面維持22.8萬方呎。

顧氏家族第四代顧曉楠創立的智銳物業,近年亦斥10億重建杯渡路99號的凍倉成1幢新式工廈,樓高18層,總樓面約24萬方呎,提供338個工作室單位,面積約447至3203方呎。

物業並擁有特色單位,並擁有約2000方呎共享樓層,提供桌球室、會議室等設施讓租客使用。

羅素街地鋪意向3.8億

核心區鋪位有價有市,部分業主亦趁勢放售。中原(工商舖)商舖租賃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黃新宇表示,銅鑼灣羅素街28號地鋪,面積約800方呎,意向價約3.8億,平均呎價47萬,該鋪位獲連鎖口罩店短期租用,月租約12.5萬。資料顯示,物業於2014年零售高峰期,曾獲知名護膚品牌以每月逾140萬元續租。

意向呎價47萬

據悉,上址業主於1964年以約9.8萬購入,若以上述意向價售出,業主持貨57年帳面獲利約3.799億,物業期間升值約3876倍。

長情業主持貨57年放售

另一方面,高力國際指出,該行獲業主委託,放售九龍灣牛頭角道55號利基大廈地下至二樓多層商用物業,意向價約2.8億,以總樓面約3萬方呎計,平均呎價約9333元。

高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董事楊誠峰指,上述物業由外資基金SC CAPITAL持有,並以私人協商形式放售,是次出售物業部分為地下全層、S座1樓及2樓全層、C及D座1樓及2樓寫字樓D、E、F,總樓面約30000方呎,屬市場罕有供應;上址由連鎖租戶全部承租,每租金收入約70萬,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厘。該物業位於牛頭角道及觀塘道交界,毗鄰淘大花園,各項配套及人流量均不俗。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每日鋪市要聞 3 Dec 2021

晨早新聞 ☀

舖劈七球沽 9年輸620萬

個別高位入市的舖位仍錄得蝕讓,北角堡壘街一個現由超級市場租用的舖位,最新劈價720萬元,以7280萬元易手,原業主持貨9年,賬面虧損620萬元離場。

據市場消息透露,北角堡壘街19至19A號景文樓低層地下(Lower Ground Floor),建築面積約5950方呎,原以8000萬元放售,最終減價9%,並以7280萬元售出,平均呎價約1.22萬元。該舖位現由百佳超級市場以每月20萬元承租,料新買家可享3.3厘租金回報。

據資料顯示,上述舖位由人稱「物流張」的資深投資者張順宜,於2012年9月以7300萬元購入,但持貨僅3個月,即以7900萬元摸出(完成交易前售出),張順宜極速獲利600萬元。不過,該名接貨的原業主,在持貨9年後沽出舖位,賬面損手620萬元,貶值7.8%。

大埔榮明花園舖2280萬蝕讓
另外,大埔舊墟直街8號榮明花園地下A舖,建築面積約1300方呎,以2280萬元售出,呎價約1.75萬元。

舖位由餐廳以每月6.5萬元租用,回報約3.4厘。原業主2016年8月以2680萬元購入,賬面蝕400萬元或14.9%。

Swatch重租羅素街舊舖
每月30萬 較高峰大減82%

中港兩地有望通關,內地遊客快將再次重臨,刺激個別零售商重拾租舖意欲。本港其中一條最主要的零售街道銅鑼灣羅素街,一個已短租超過一年的地舖,近日獲鐘錶製造商Swatch Group重新進駐,以月租30萬元租用舖位3年,最新租金較高位大跌81.8%。

簽約3年 呎租約322元

據了解,剛獲長租的舖位為羅素街59至61號麗園大廈地下B4號舖,建築面積933方呎,原以每月80萬元放長租多時,近期由Swatch Group以30萬元租用3年,呎租約為322元。

Swatch Group今次是「重租」形式進駐,資料顯示,Swatch Group在2012年7月起租用此舖位,開設旗下鐘錶品牌Rado(雷達)專門店。當年屬零售高峰期,Swatch Group不惜以每月165萬元踢走原本的化妝品店搶租上述舖位,呎租約1768元,較原本月租47萬元高出2.5倍。

其後由於零售業轉差,舖位租金下滑,Swatch Group在2018年續租時,月租已下調51.5%至80萬元,呎租約857元。原本的租約在今年7月才到期,但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零售業陷入嚴冬,Swatch Group於去年6月決定退租關閉上址,提早逾一年離場。

過去一年,由於零售市道不景,一向搶手的羅素街湧現吉舖,風光不再,上址亦只能接連以短租形式租予時裝店及手機配件店,每月租金只有約10萬元,呎租約107元。
鑑於近期市道好轉,加上通關在望,個別零售商加快租舖的決定,Swatch Group事隔一年多再度進駐麗園大廈地舖,目前租金較上一份長租約低62.5%之餘,更較2012年高位急挫81.8%。

Swatch Group去年5月起突然大舉收縮,罕有連環提早退租銅鑼灣、尖沙咀等旅遊區專門店舖位。翻查資料,Swatch Group於去年結束5間銅鑼灣一線地舖分店,當中有4間屬於租約未完的提早退租個案,包括今次重新租用的舖位。有代理指出,該品牌現時重拾租舖意欲,有意短期內於尖沙咀及旺角等區再租用一至兩間分店。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表示,過去兩個月主要零售區的地舖租賃活動明顯增加,除一直積極租舖的食肆外,以往主要服務遊客的零售商及連鎖店都在近期加快租賃部署,希望趁租金仍在低位時,簽訂一個較長的租約。他相信,由於現時已具備通關條件,估計銅鑼灣及尖沙咀的地舖獲承租的速度會加快。

口罩廠20萬短租啟超道3層舖
另外,銅鑼灣啟超道16號地下至2樓共3層舖位,建築面積約3400方呎,店面正對希慎廣場,原租戶太子珠寶鐘錶在今年7月遷出之後,最新獲口罩品牌Raze短租,月租約20萬元,呎租約59元,最新租金較原租金135萬元低85.2%。

德家電品牌進駐銅鑼灣商廈

亨利發展控股旗下銅鑼灣伊榮街1號項目,原為酒店及舊樓,已重建商廈,命名HDH Centre (亨利集團中心),21至22樓自用作總部。該廈1樓建築面積共2600方呎,由德國著名家電品牌Bosch (博世)進駐,由中環移師銅鑼灣。亨利發展控股集團主席吳力表示,該廈樓高25層,總建築面積約8.2萬方呎,3至8樓為餐廳樓層,11至25樓為寫字樓,吸納科技、醫療、美容等行業。

通關在即 資金重回核心區舖位

中港通關在即,投資者憧憬核心區舖位消費改善,現趁機吸納,令買賣宗數上升。

近期核心區舖位買賣明顯上升,包括大、細銀碼舖位。其中旺角豉油街28號旺角廣場地下3號舖、1樓及2樓全層舖位易手。物業位於西洋菜南街與豉油街交界,共佔3層,地下部分約350平方呎、1樓面積約4,312平方呎,而2樓面積約4,376平方呎,總建築面積合共約9,038平方呎,舖位以約2.5億元成交。

西洋菜南街百老滙舖 2.5億沽

據了解,舖位由連鎖電器百老滙租用,該影音店自2014年起租用,月租約125萬元,連同品牌自用地下舖位,組合成3層複式舖位。據了解,租約至本年中到期,而租客與業主早前達成續租,預計月租降至約70萬元。業主早於半年前,委託代理行放售,叫價約3.2億元,現以2.5億元成交價計,減價逾2成。據悉,業主於94年以8,780萬元購入舖位,一直持有作收租,以2.5億元成交價計,持貨27年,獲利逾1.6億元。

同區亦錄細碼舖位成交,旺角染布房街16號地舖,面積約800平方呎,以約2,680萬元成交,呎價約3.35萬元。舖位由酒吧以每月6萬元租用,回報率約2.7厘,買家為盛滙商舖基金。原業主持貨40年,升值15倍。

中環便利店舖 每呎19萬元易手

另外,中環德輔道中21至23號歐陸貿易中心地下Y2舖,多年來由便利店7-Eleven租用,舖位近日易手。舖位位於中環港鐵站環球大廈出口,人流頗旺。物業面積只有約380平方呎,便利店以每月約20萬元租用,呎租逾500元。市場消息指,該舖現時屬於銀主盤,原本以9,000萬元放售,最終願減價2成,即1,762萬元,以7,238萬元售出,呎價達19萬元。原業主在2012年12月以6,980萬買入該舖,持貨至今近9年,帳面升值4%。

至於尖沙咀區,中間道5至6號遠東大廈地下舖位,面積約460平方呎,近日以6,880萬售出,呎價約14.9萬元,該舖由便利店以19.2萬租用,租金回報約3.4厘。原業主於2013年以6,000萬元購入,持貨8年帳面獲利約880萬,升值約14.7%。

分析指,中港通關似乎在望,而核心區因過往兩年零旅客,租金大跌,舖價亦有所回調,投資者相信通關後,舖位價格有所回升,故近日核心區不論大樓面舖及細舖位,成交顯著上升。相信只要疫情未進一步惡化,通關時間表不變,仍有利核心區舖位買賣。

土瓜灣美善同道舖 減價放售

港鐵屯馬綫土瓜灣站通車後有利商舖投資,現有業主以2,000萬元放售其美善同道舖位。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楊開永表示,土瓜灣美善同道1號美嘉大廈地下12號舖連租約放售,單位面積約800平方呎,業主原意向售價約2,000萬元,現減價至約1,900萬元,呎價約2.37萬元。

楊氏表示,舖位門闊約12呎,由汽車維修公司承租多年,買家可擁穩定回報。物業鄰近半山壹號等私人住宅,民生需求強勁,附近各式零售店舖應有盡有,人流有一定保證。他又指,物業距離土瓜灣港鐵站只需約2分鐘步程。

九龍城龍崗道舖 2600萬沽

近期九龍城及土瓜灣區舖成交多,美聯旺舖高級區域營業董事張殷焌表示,九龍城龍崗道31號舖位,物業面積約1,200平方呎,成交價近2,600萬元,平均呎價約2.17萬元,現由日式食肆承租。據了解,原業主為正八集團主席廖偉麟,早前以約2,728萬元放售該舖,減價約5%即獲本地具實力投資者承接。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盛滙李根興3500萬 承接荃灣蝕讓地舖

中港通關在望,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加快入市,剛斥資3500萬元購入荃灣路德圍地舖,原業主賬面須蝕1000萬元離場。

李根興表示,以3500萬元購入荃灣路德圍65至75號運通洋樓地下M舖,建築面積870方呎,呎價約4.02萬元。舖位現由串燒店租用,月租8萬元,租金回報約2.7厘。

原業主於2013年1月斥資4500萬元購入,原叫價5000萬元放售,最終劈價1500萬元或30%售出,持貨近9年,賬面虧損1000萬元,貶值22.2%。他預期,新冠變種病毒株Omicron對舖市有短暫冷卻效應,有可能令個別舖位議價空間增加,成為買舖的最佳時機。

1 Dec 2021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廖偉麟沽九龍城舖 四年進賬560萬

民生區舖位受資金追捧,由資深投資者正八集團主席廖偉麟持有的九龍城地舖,近期以約2540萬元售出,持貨逾4年,賬面獲利560萬元離場。

市場消息指出,九龍城龍崗道31號地下,建築面積約1200方呎,鄰近港鐵宋皇臺站,今年初曾以2380萬元放售,年中時把叫價提高17.6%至2800萬元,近期經議價後,以2540萬元售出,呎價約2.12萬元。

該舖去年由夾公仔店以每月4萬元租用,今年9月起由日式食肆承租,租金增加至4.25萬元,以最新成交價計,租金回報約2厘。資料顯示,舖位由廖偉麟於2017年2月斥資1980萬元買入,持貨逾4年,賬面獲利560萬元,期內升值28.3%。


30 Nov 2021


信報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每日鋪市要聞 29 Nov 2021

晨早新聞 ☀

中環嘉軒舖錄預租 市道回暖
每月15萬元 較短約貴五成

零售市道好轉,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基座商場嘉軒廣場近期連錄地舖租賃成交,當中鄰近商場正門入口旁的地舖,最新獲零售商提早3個月預租,為近期少見現象;月租15萬元,較現時短租客的租金高出五成。

較3年前租金仍低37%

據了解,嘉軒廣場地下G2號舖,建築面積約1350方呎,位於嘉軒廣場正門入口旁,舖位面向雪廠街,原由時裝零售商I.T旗下品牌在2018年起租用,當時月租為23.8萬元,呎租約176元。該份租約在今年2月已屆滿,租戶亦不續約遷出。

由於今年初零售市道未見起色,該舖位一直未能覓得長租客,故只能以每月約10萬元短租予一家時裝店,呎租約74元,據悉租期至明年2月。業主同時間在市場上放長租,每月叫租15萬元。

因近期市道明顯好轉,市場上不少吉舖已獲吸納,故上述舖位亦獲最少3組租客爭奪,最終由一家零售商以每月15萬元簽約3年,呎租約111元。最新成交月租較目前短租大幅高出50%;惟若與3年前舊租約相比,則下跌37%。

鄰近的嘉軒廣場地下G5號舖,建築面積約1285方呎,獲零售租客以每月約12萬元承租,呎租約93.4元,較今年中叫租每月11萬元高出9.1%,但較該舖位2019年月租約28萬元,卻下跌約57.1%。

聯成舖丟空兩年獲承租

至於嘉軒廣場面向皇后大道中的地下G11號舖,建築面積約721方呎,原由珠寶品牌APM Monaco以每月24萬元租用,呎租約333元。租戶在去年結業,舖位已丟空一年,現由數碼資產平台Q9 Capital租用,月租約16.3萬元,呎租約226元,較原租金下挫32.1%。
同屬零售旺段的皇后大道中41至47號聯成大廈地下41號舖連閣樓及地庫,建築面積共4450方呎,已丟空超過兩年,本月由售賣禮品、玩具、童裝與家居裝飾等商品的Petit Bazaar斥資每月30萬元承租3年,呎租約67.4元。該舖位原由童裝店以每月102萬元租用,至2019年10月租約屆滿結業,舖位一直丟空放租2年,終大幅降價租出,月租較舊租勁減72萬元(70.6%)。

泛海巨舖意向呎租105元
雖然近期中環地舖租賃明顯較為活躍,例如上月有報道指皇后大道中29號華人行地下G1號舖,建築面積約1093方呎,以每月約50萬元由周大福(01929)租用,呎租457元,較舊租下跌61.5%;但是,面積較大的舖位依然缺乏承接;皇后大道中59至65號泛海大廈地下及1樓,坐落在皇后大道中及砵典乍街交界,合共建築面積約19071方呎,原為英國時裝品牌Topshop旗艦店,該店去年10月結業後,至今只曾以短租形式租出一個半月;目前以每月200萬元放租,意向呎租約105元。

中環巨鋪呎租55元跌50%丟空逾兩年始租出大型食肆進駐

臨近年底旺季,鋪位租賃活躍,中環威靈頓街一個巨鋪,建築面積約3800方呎,在丟空逾兩年後,由食肆以每月21萬承租,平均呎租55元,較舊租跌50%,重返15年前水平。

上址為中環威靈頓街2至8號威靈頓廣場地下G鋪,建築面積約3800方呎,早於2019年中舊租客遷出,丟空逾兩年,直至近期,業主將租金大幅下調,由月租46萬不斷調整,最後以每月21萬租出,平均呎租55元,新租客為燈籠滷味。

每月租金21萬

地產界人士表示,該鋪位面積近4000方呎,屬於大型鋪位,租客於此時開業,對後市投下信心一票。該鋪位舊租客早於五年前進駐,當時一併承租G1地下,建築面積約5000方呎,總建築面積合共8800方呎,月租98萬,平均呎租111元,若以呎租計算,新租金較舊租金跌50%,租金重返15年前水平。

租金重返15年前水平

土瓜灣馬坑涌道2C寶光大廈地下C及D鋪,舊址源發酒家,建築面積逾6000方呎,早於兩年前已丟空,近期由同區一家著名食肆承租,每月租金14.8萬,平均呎租24元。消息指,新租客以區內楚撚記大排擋呼聲高。

土瓜灣巨鋪每月14.8萬承租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表示,受惠利好因素,配合消費券計畫及聖誕新年旺季,商戶租鋪開業心態轉活躍。當中,中環表現不俗,10月商鋪空置數字為14.31%,按月回落0.28個百分點。

灣仔區10月份鋪位空置量就維持14.63%。在眾多地區中,以零售及娛樂消遣集中的銅鑼灣區,空置量最低,10月錄約5.06%,比9月份跌4.58個百分點,較今年1月更遞減6.29個百分點。

食肆為近月積極擴充行業,進駐核心區一、二綫地段,如銅鑼灣東角道26號怡東商場地下13至16號鋪連1樓,總面積約6223方呎,早前獲食肆承租,料成交月租逾50萬,比時裝店舊月租約100萬,跌近一半。

根據中原資料,銅鑼灣業主短租暢旺,應節行業亦加快落實,令區內空置率減少,羅素街共約53個地鋪,僅有1個吉鋪,10月份空置率低至約1.89%,堅拿道西至東角道一帶僅約5個吉鋪,10月份空置率4.31%。

上水龍豐花園鋪意向1990萬

近期鋪位交投活躍,有業主趁勢放售,上水龍琛路龍豐花園一樓鋪位,意向價1990萬,平均每呎3.3萬,新買家料回報逾3厘。

料回報逾三厘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劉嘉輝表示,上水龍琛路33號龍豐花園一樓07號鋪,建築面積共約600方呎,業主原意向價約2500萬,現大幅減價至1990萬,平均每方呎約33166元。劉氏表示,單位坐擁超過20呎門面,回報超過3厘,物業上蓋為私人住宅龍豐花園,民生消費需求強大,商場內各式零售店鋪應有盡有,人流有一定保證。此外,物業距離上水港鐵站只需約5分鐘步程,交通方便。

龍琛路屬於上水區內一綫街,在疫市下,近期頻錄減租個案,幅度介乎14%至40%,其中,龍琛路33號龍豐花園地下單號鋪,鋪位面積626方呎,另設閣樓626方呎,於交吉約後,以約15萬獲家品店承租,平均呎租約240元。

龍豐花園鋪頻錄減租個案

據大型代理資料顯示,該街道早前已頻錄減租,幅度介乎14%至40%,其中,龍琛路22至24號地鋪,面積約750方呎,於今年5月以12萬獲口罩店承租,呎租約160元。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銅鑼灣舖位蝕讓蔓延至地舖,傳業主勁蝕6500萬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8A%85%E9%91%BC%E7%81%A3%E8%88%96%E4%BD%8D%E8%9D%95%E8%AE%93%E8%94%93%E5%BB%B6%E8%87%B3%E5%9C%B0%E8%88%96%EF%BC%8C%E5%82%B3%E6%9C%89%E5%80%8B%E6%A1%88%E5%8B%81%E8%9D%95-6500-%E8%90%AC%E5%85%83%EF%BC%81-073028054.html

旺角廣場巨舖2.5億易手低叫價兩成‎ 百老滙租跌60%成功續約

旺角廣場巨舖2.5億易手低叫價兩成‎  百老滙租跌60%成功續約
https://www.hk01.com/article/705243?utm_source=01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每日鋪市要聞 22 Nov 2021

晨早新聞 ☀

嘉林物流創辦人1.2億掃兩舖

民生商舖租戶營業額穩定,受資金追捧,市場連續錄得便利店租用的舖位易主個案。市場人士指出,近期多番購入舖位投資的嘉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創辦人陳善飛,斥資共逾1.2億元購入大埔及尖沙咀現為便利店租用的舖位。

消息指出,大埔舊墟直街9號粵發大廈地下2號舖,建築面積約997方呎,成交價5200萬元,呎價約5.22萬元。原業主2017年4月以4200萬元入市,賬面賺1000萬元,逾4年半升值23.8%。物業由7-Eleven便利店租用,月租14.2萬元,回報為3.3厘。
另一宗成交為尖沙咀中間道5至6號遠東大廈地下9號舖,建築面積約550方呎,現由7-Eleven便利店以每月19.2萬元承租,該舖位以約6880萬元轉手,呎價約12.51萬元,租金回報約3.3厘。原業主於2013年1月以約6000萬元購入,持貨近9年,賬面獲利880萬元或14.7%。

商舖註冊量額齊跌

有代理指出,上述兩個由便利店承租的舖位俱由陳善飛購入。陳善飛一直為豪宅投資者,今年將資金轉投舖市,年內曾斥資1.16億元買入尖沙咀漢口道42至44號漢威大廈地下A舖及地庫,又以9900萬元入市上水新豐路33號新豐大廈地下2號舖,連同最新兩宗舖位買賣,已共斥資約3.36億元。
另外,據美聯工商舖(00459)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0月份錄126宗商舖註冊,按月減少13.7%;註冊金額約23.24億元,按月下降11.1%。

尖沙咀5740呎複式舖 周生生遷出
每月56萬招租 較高峰期大跌8成

旅客尚未重返,尖沙咀核心地段再錄大型租戶遷出。尖沙咀栢麗大道複式舖合共5,740平方呎,由周生生租用十多年,近日遷出。業主以56萬元招租,較高峰期大跌8成。

近一年尖沙咀栢麗大道屢現吉舖,近日該地段最大租客之一的周生生亦撤出。涉及栢麗大道地下1至4號舖及1樓,近日租客遷出,舖外貼上招租廣告。物業比鄰清真寺及尖沙咀港鐵站出口,附近人流極為暢旺,加上該舖樓底特高,可謂栢麗大道最優質商舖。

旅客未重返 奢侈品取態審慎

代理指,舖位現進行招租,地下舖位合共約2,866平方呎,1樓面積約2,874平方呎;其中地兩組地舖,分別以16.8萬及12.8萬元招租,另1樓意向月租約26.8萬元,整個舖位月租約56.4萬元。

翻查資料,周生生2008年起租用舖位,月租高達215萬元,其後2012年續租,當時正值內地客在港消費高峰,月租加4成至300萬元,而近年自由行旅客消費放緩,租金回落,估計跌至約100多萬元。按現時業主以56.4萬元放租計,呎租近100元,較高峰期跌逾81%。

同地段2768呎舖 年中25萬租

由2019年社會運動至去年疫情爆發,內地客訪港消費轉弱長達兩年,近一年多更屬零旅客,涉及旅客生意的奢侈品如珠寶鐘錶,生意難以回復。即使近日消息指快將有通關時間表,相信短期內難有大批旅客訪港,整體奢侈品商戶取態審慎。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近一年相繼有商戶遷出,目前吉舖甚多,業主紛降低租金吸客。

對上一宗較大手租務,為今年中栢麗購物大道地下9、10號舖及1樓,地舖面積1,411平方呎,連1,357平方呎一樓,合共2,768平方呎,以月租25萬元租出,呎租約90元。新租客為謝瑞麟珠寶,新租金較高峰期大跌84%。另地段21號舖及1樓,面積合共約積約1,532平方呎,以約11萬元租出,呎租僅約70餘元。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0月份商舖註冊錄126宗(主要反映9月份市況),按月下跌13.7%,註冊金額約23.24億元,按月下跌11.1%。

西洋菜街鋪呎租336元減33%丟空五個月始租出眼鏡店進駐

核心區鋪租賃趨活躍,旺角西洋菜南街一個鋪位,建築面積約297方呎,於交吉逾五月後終獲承租,月租10萬,平均呎租336.7元,重返十七年前水平,新租客為眼鏡店。

上址為西洋菜南街1A號百寶利商業中心地下9號鋪,建築面積約297方呎,市場消息透露,剛由眼鏡承租,月租10萬,平均呎租336元,該鋪位前租客Benefit Boutique化妝品店,於2018年4月進駐,市場人士指當時月租15萬,對比舊租金,新租金減33%。

租金重返17年前

今番最新租金屬近年最低,於2016年7月,由KCKOREA化妝品店以每月17萬租,平均呎租572元,而於鋪市高峰期,2013年9月月租23.8萬,呎租高達801元,租客為二手手袋買賣店意大利站,最新租金較高峰期回落57%。

西洋菜南街此地段地鋪,面積200多呎,於2004年時,月租都有10多萬,其中,電訊數碼集團主席張敬石及有關人士,於2004年6月購入百寶利商業中心地下六號鋪,作價3260萬,當時該鋪位由米蘭店承租,月租14.8萬。因此,最新租金重返2004年,甚至接近2003年水平。

電訊公司聚集此段

旺角百寶利商業中心地下聚集細鋪,建築面積只有200多至300方呎,過去10多年來,吸引電訊公司進駐,成行成市,在鋪租急升年代,電訊公司要在核心區爭一席位,並不容易,因此吼準承租細鋪位,直至近年才有所變動。

其中,百寶利商業中心地下7號鋪,建築面積約278方呎,由電訊數碼租用長達10年,月租曾高達22萬,隨着整體鋪租急跌,電訊數碼於2020年底,改以每月10萬轉租同廈地下1號鋪,建築面積約500方呎,放棄面積較細的7號鋪。

該7號鋪於今年4月,由售賣零食及精品擺設的壹碗壹碟以每月7.7萬租用,平均呎租約277元,簽署一年梗約。

百寶利商業中心13至15號鋪,建築面積1531方呎,去年8月由衛訊進駐,月租約24.7萬,呎租約163元,舊租客電器連鎖店香港蘇寧,在2014年起租用,月租曾高達110萬,4年前已減至90萬,去年4月約滿撤出,丟空3個月後獲承租,租金跌約72%。

旺角巨鋪意向呎租46元起
  
在市況高峰期,細鋪紛紛合併成為大鋪,吸引名店及連鎖店進駐,租客為巨鋪爭崩頭,不過,在零售業不景,巨鋪往往拆細招租,旺角「波鞋街」(花園街波鞋段)一個巨鋪,由體育用品店承租,隨着疫情持續,近期業主將鋪位拆細放租「試水溫」,業主接受本報查詢時強調,目前承租該巨鋪的租客,租約未到期,租客亦未有打算離場,拆細放租,只是測試市場反應而己。

業主:測試市場反應

該巨鋪位處花園街19號花園廣場地下至2樓,物業樓齡約14年,巨鋪樓高3層,包括地下至2樓,高頭大馬,現址租客為一家著名體育用品。

根據市場消息透露,該鋪位於年前的月租記錄為208萬,租約至2023年3月,業主近期將鋪位拆細放租,地鋪拆細三個,建築面積分別980、1952及1537方呎,意向月租26萬、45萬及38萬,1樓建築面積約4711方呎,意向月租22萬,2樓建築面積約4364方呎,意向月租21萬,假如悉數以意向租金租出,每月收入為152萬。

根據上述資料,鋪位最平意向呎租為1樓,平均呎租46元,而最高呎租為面積980方呎地鋪,平均呎租265元。

鋪位業主接受本報查詢時強調,現址租客沒有打算離場,租約未到期,鋪位在市場上招租,只是測試反應,了解不同方案的租金組合而己。

多寶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志寶表示,花園廣場位處旺角核心地段波鞋街,運動用品店林立,屬罕有巨鋪,波鞋街亦是中外遊客必到黃金地段。現址運動用品店,該鋪亦適合百貨公司、時裝店及飲食業等。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每日鋪市要聞 17 Nov 2021

通菜街地鋪2580萬售持貨逾兩年升值51%

近期鋪位陸續有買賣,旺角通菜街一個地鋪易手,原業主早於兩年前大旺市時購入,歷經動亂及疫情,持貨逾兩年,仍錄得可觀升幅,市場人士表示訝異,該鋪位建築面積550方呎,以2580萬易手,兩年間升值逾51%。

平均呎價4.69萬

旺角通菜街1M至1T號F鋪,建築面積550方呎,以2580萬易手,平均呎價4.69萬,現址經典人家餐廳,月租5.8萬,新買家料回報逾2.6厘,原業主2019年7月以1700萬買入,持貨2年4個月,帳面獲利880萬,物業升值逾51%。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上述鋪位高市價約10%,通關在望,加上放盤不多,投資者以高於市價購入鋪位。他續說,原業主兩年前低價購入,其時該鋪位尚未有租客,覓得租客後,有穩定租金收入,故能夠以高價售出。

通菜街地鋪5200萬易手

市場消息透露,通菜街75及77號地鋪,面積約2000呎,以約5200萬易手,傳買家為明興水務原偉強,租客六丸(居食屋)日本料理,月租13.64萬,回報約3.15厘。原業主於2010年12月以1850萬買入,持貨11年,帳面獲利3350萬,物業升值1.81倍。

中環德己立街鋪1.83億沽持貨11年升值約32%

黎永滔早於二十年前涉足鋪市,購入的鋪位皆位處極旺位置,近期沽售中環單邊鋪位,亦屬蘭桂坊地標之一,作價1.83億,持貨11年升值約32%,買家為鷹君集團羅嘉瑞等人。

上址為德己立街德和大廈地下1及1A號,建築面積1045方呎,上月以1.83億易手,平均呎價約17.5萬,黎永滔於2010年中以約1.39億購入,持貨11年,帳面獲利約4400萬,物業升值幅約32%。該鋪位由泰國菜及日本菜餐廳承租,月收48.8萬,新買家鷹君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羅嘉瑞,以及執行董事羅俊謙等人,料回報3.2厘。

平均呎價17.5萬

該物業位處和安里單泰國菜鋪面裝潢搶眼,鋪面的熊熊火炙,成為蘭桂坊地標之一。黎永滔回應指,持有該鋪位一段時間,沽貨獲利不俗,可用於發展新項目。

鷹君集團羅嘉瑞等承接

黎永滔極少沽貨,對上一次為2018年6月,沽出中環皇后大道中41 號聯成大廈鋪位,包括地下750方呎、閣樓500 方呎及一個3200方呎地庫,作價4.448億,呎價約10萬,買家為幸福醫藥家族成員黎元淑等人,黎於2007年以1.18億購入物業,持貨11 年帳面獲利3.268億,升幅約2.8倍。

黎永滔斥15億重建旺角地盤昔日「鋪王」地段打造地標商住項目

資深投資者黎永滔(圓圖)重建旗下旺角地盤,該地盤位處亞皆老街及西洋菜南街單邊位置,包括三幢舊樓,其中一個地鋪曾由老鳳祥承租多年,是區內著名的「鋪王」,黎氏表示,趁疫市下鋪租大跌時起樓,減低機會成本,將打造旺角地標商住項目,總投資額逾15億。

上址為旺角亞皆老街67至71號全幢舊樓,其中67及69號地鋪曾由老鳳祥承租多年,屬於旺角「鋪王」,黎氏表示,該舊樓地盤逾3000方呎,將合併重建商住項目,總投資額逾15億。

落成後將拆售住宅

他續說落成後總樓面約2.8萬方呎,地下至2樓為鋪位,每層約3000方呎,合共9000方呎,樓上提供35個住宅,主打面積200多至300方呎單位,落成後將拆售住宅,鋪位則持有長綫收租。

他表示,項目剛於近日入則,預期批則需時,明年下半年才開始拆樓,在拆樓之前,打算將鋪位一直短租;近年隨着政治活動引起動亂,加上疫市持續,鋪位租金大跌,把握此時起樓,將機會成本大為減低,事實上,早於去年已計劃將重建該舊樓,假如早入則早起樓更加好,不過,規劃及起樓需時,入則申請亦要等批准,一切急不來。

他續說,對比去年低潮時,近期市況明顯轉活躍,商戶不但樂於趁聖誕新年擋期做生意,不少更洽商長租約,相信現時是租鋪買鋪「Last call」(最後時機),一旦通關,鋪位租售價將立即明顯上升。

上述的旺角「鋪王」,老鳳祥於2015年以每月逾200萬承租,轟動市場,現時在疫市下,鋪位由樓上有限公司短租,月租約30萬,售賣大眾化食品,攻本地客生意,樓上有限公司創辦人侯君剛早前表示,該店鋪生意額一直有增長,樂於繼續短租。

租鋪買鋪「最後時機」

黎永滔並非第一次當發展商,早於2003年後,他發展灣仔告士打道酒店項目,近年,亦重建銅鑼灣景隆街舊樓為全幢巨鋪。不過,今番發展項目較為龐大,他亦剛沽售中環鋪位,套現逾1.83億,用作新項目的發展。

娛樂城兩層招租 意向呎租25元

另中原(工商舖)工商部副分區營業董事伍樂民表示,沙田娛樂城現有兩層全層招租,其中商場地庫面積約20,464方呎、3樓則約20,166方呎,合共約40,631方呎,現意向呎租約25元,月租即約50餘萬元,有關物業同時接受買家出價洽購。

油麻地彩鴻酒店連舊樓 申建住宅

酒店業受疫情影響,發展商逐漸變陣,並就旗下酒店申請改劃,其中大鴻輝旗下的油麻地彩鴻酒店及比鄰的數幢舊樓,向城規會申建分層住宅,提供230個住宅單位。

樓高28層 提供230單位

申請文件顯示,上述地點位於油麻地西貢街15至15A,17,19及23號,現為彩鴻酒店及數幢舊樓,目前坐落於「商業」地帶。申請人現計劃在上址興建1幢28層高的建築物(包括1層地庫及1層平台),擬作分層住宅及商店及服務行業/食肆用途,預計2027年底落成。

項目鄰近香港九龍諾富特酒店及拔萃女小學,其地盤面積約8,374平方呎,以地積比率約9.14倍發展,涉及的可建樓面約76,535平方呎,當中住宅部分的總樓面佔約73,609平方呎,而非住用部分所佔的總樓面面積約2,927平方呎。

根據文件顯示,擬建項目的3樓至25樓會發展為住宅,提供230伙住宅,平均單位面積約320平方呎,可容納約598名住戶。

事實上,大鴻輝近年亦積極開拓住宅項目,如上月推售的新盤上水尚宜。

波斯富街一籃子舊樓 逾2成業權易手

核心商業區銅鑼灣的舊樓有價有市,向來吸引各路財團積極收購,其中位處波斯富街的舊樓早年由不同財團進行併購,掀起一場長達多年的收購戰,而據悉,項目餘下關鍵逾2成業權,最終由新世界(00017)或有關人士購入,加速收購步伐。

膠着多年的波斯富街的舊樓收購戰終見突破,因早前招標放售的項目逾2成業權,終獲發展商成功購入。該批招標單位為銅鑼灣利園山道23、25號(部分)、波斯富街72號及波斯富街74號(前段)的4間地舖,及16個分布於同廈1至5樓的住宅單位。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這批單位最近以約12.8億元沽出。據了解,以涉及的樓面共約1.2萬平方呎計算,整批物業的收購呎價約10.7萬元。

新世界或相關人士奪得 加快收購

據市場消息指,成功購入該批物業的為新世界或相關人士。事實上,集團本身已持有項目逾6成業權,現時奪得關鍵的逾2成業權後,料已成功收購逾8成業權,即已達8成強拍門檻,意味可加快收購進度。

上述舊樓位於希慎廣場後面,鄰近時代廣場,亦比鄰曾多次成為全球最貴舖租地段的羅素街,擁有極高發展潛力。值得一提的是,利園山道5至27號、波斯富街54至76號,及羅素街60號的舊樓群,佔地約2萬平方呎。鑑於項目具收購價值,早於2013年獲財團「插旗」收購,並有多批投資者、發展商「落釘」,掀起一場膠着多年的收購戰。

新世界在銅鑼灣擁有的項目不算多,集團現持有銅鑼灣百德新街名珠城部分單位,而原由新世界持有的景隆街新安大廈,亦已經轉手予永倫集團,並已在本年初以約14.5億元投得項目,正式完成強拍程序。

加路連山道商業地 投資額逾260億

另外,有財團亦於本年4月以約6.06億元,統一霎東街5號舊樓的業權。市場消息透露,該財團不排除為希慎(00014)或相關人士。同一財團於去年6月亦就勿地臣街10及12號、勿地臣街16號,及霎東街9A及9B號的舊樓地盤分別申請強拍,料會連同霎東街5號的舊樓合併重建,組成一個近9,700平方呎的地盤,總樓面涉約14.5萬平方呎。

有銅鑼灣大地主之稱的希慎,進一步鞏固區內的商業王國地位。集團於今年5月夥拍華懋以約197.78億元奪得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每平方呎樓面地價逾1.8萬元,預計會發展為1幢樓高28至30層的商廈,總投資額達260億元。

銅纙灣連錄大額舖位易手

疫情緩和,加上消費券的推動,零售市場率先升温,連帶市場對舖位,尤其是旺區地舖需求大增,屬核心消費區的銅鑼灣接連錄大額舖位成交。

寶富大廈地下6000萬沽

銅鑼灣波斯富街一帶近期連錄大額成交,消息指出,位於波斯富街84至94號寶富大廈地下,面積約800平方呎,近期以約6,000萬元成交,平均呎價約7.5萬元。據了解,舖位以交吉形式出售,早前由連鎖西餅店以約16萬元承租。原業主早於1983年以約205萬元購入上址,持貨約38年,目前轉手帳面獲利約5,795萬元,期內升值約28倍。

另外,波斯富街21至27號本德大廈地下A至D號舖至2樓,近期以約5.25億元成交沽出。該舖面積約1.38萬平方呎,早年曾由本地時裝品牌包浩斯(00483)短租,其後於2019年由夾公仔店以約48萬元租用。上述舊樓的樓齡達57年,整批舖位佔大廈業權逾16%。而舖位的原業主是「大坑舖王」的周炳權家族,其中部分舖位早於50年前已買入。

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每日鋪市要聞 15 Nov 2021

晨早新聞 ☀

荷李活道彩鴻酒店 8.5億洽至尾聲
物業提供148房間 較高峰期減價逾3成

疫情持續令旅遊業困擾,酒店價格回調吸引財團留意。中環荷李活道一幢酒店,獲財團8.5億洽購至尾聲快易手,物業提供148間房。現時項目由基金持有,早年以逾8億購入,高峰期以13億放盤,減價逾3成。

市場消息指,中環荷李活道彩鴻酒店(Travelodge Central Hollywood Road)正獲財團洽購,據悉,該物業由基金持有,現獲財團出價約8.5億元,據悉有望短期內成交。

去年曾放售 叫價約13億

該物業位於荷李活道,物業總樓面面積約5.87萬平方呎,樓高約24層,提供148個房間,定位介乎3至4星,於2017年開業。該酒店早年每晚房價造至約800元,惟疫情下旅客數字大跌,整體酒店入住率極低,按網頁顯示,目前房價跌至每晚約400元。

消息指,業主去年曾放售酒店,叫價約13億元,惟市況轉差未獲承接,若最終物業以8.5億元易手,減價逾3成,而平均每間房價值約574萬元。

翻查資料,該酒店過去多年曾數度易手,項目前稱麗珀酒店,由遠東發展(00035)持有,及後轉售給帝盛集團,易名為晉逸好萊塢精品酒店,並於2011年以5.15億元,轉售給新加坡基金Alpha。2017年,基金夥拍酒店集團以約8.3億元購入。若最終以8.5億元沽出,轉手帳面獲利約2,000萬元。

今年全幢物業買賣旺,而疫情衝擊酒店,令價格回落,近期漸吸引財團留意,市場陸續出現全幢酒店快將易手個案。最大手為莊士(00367)旗下紅磡蕪湖街逸‧酒店(Hotel Sav),獲美資基金出價16億元洽購,物業總樓面12萬呎,提供388房。呎價約1.3萬元,而每房價值約412萬元。另外,油麻地彌敦道Casa酒店全幢,獲6.5億元洽購至尾聲,項目提供162間房。消息稱,該財團為一家外資基金,擬購入後發展共居。

上環巨鋪放租逾半年
金融機構每月80萬進駐

疫市下巨鋪不乏捧場客,繼近期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承租上環德輔道中逾7000方呎鋪,同街道另一個巨鋪,面積逾1.3萬方呎,放盤逾半年後,覓得長租客,由金融機構以每月逾80萬進駐,平均呎租58元,較舊租跌28%。業內人士指,短時間內巨鋪接連租出,足見銀行及金融等行業趁疫市擴張。

平均呎租58元減28%

上環德輔道中134至136號中銀保險大廈地庫,地下及1樓,地庫建築面積4693方呎,地下4586方呎,1樓4622方呎,合共約13901方呎,屬罕有巨鋪,由金融機構以每月逾80萬租出,較三年前舊租金每月112.5萬,下跌28%。

上手租客於2018年7月簽約,月租112.5萬,今年4月約滿,舊租客遷出後,巨鋪地下短租予缸瓦佬,同時以每月120萬放盤,最終減價30多萬,減幅28%成功租出。

同一街道巨鋪接連租出

上環德輔道中238號地下、1樓及2樓共三層複式巨鋪,近期亦由銀行承租,建築面積合共7633方呎,月租54萬,較舊租客證券行跌6%,平均呎租70元。

德輔道中238號巨鋪,過往由兩家證券行承租,近期1樓及2樓約滿,中國建設銀行(亞洲)(下稱建行)率先以每月27萬進駐,租期5年,由今年10月1日,直至2026年9月30日,1樓及2樓建築面積分別約1972及2887方呎。該地鋪現址光大新鴻基證券,明年5月約萬,建行另以每月27萬預租,租期由2023年6月1日至2026年9月30日,建築面積約2774方呎。兩組鋪位梗約屆滿後,有三年生約可續。

尖沙嘴彌敦道鋪呎租100元減75%樓上侯君剛:短約為期半年

繼早前承租旺角亞皆老街老鳳祥舊址,樓上有限公司(前稱樓上燕窩莊)再下一城,承租尖沙嘴彌敦道地鋪,月租約15萬,平均呎租約100元,較舊租金跌75%,該公司創辦人侯君剛表示,趁核心區鋪租平連環開店,力吸本地客生意。

疫市下核心鋪租大跌,民生行業趁勢「攝位」,吼準黃金地段進駐,上址為彌敦道80號金鑾大廈地下A鋪,建築面積約1500方呎,剛由樓上有限公司短租,市場消息透露,每月租金約15萬,平均呎租約100元,比較舊租客周大福去年6月遷出時,最後月租約60萬,租金大跌75%。

趁鋪租跌連環開店

樓上有限公司創辦人侯君剛接受本報查詢時回應,詳細租金不方便透露,基本租約為期半年,半年之後,業主可提前兩個月通知交鋪。他續說,核心區鋪租較旺市時作大幅度折讓,吸引他們連環開店,力吸本地客生意。

早前,該公司亦承租亞皆老街老鳳祥舊址「鋪王」,侯君剛續說,近期市民增加消費,每月生意額都有改善,不過,租賃主動權在業主一方,即使想再租長些時間,相信通關後,業主很快找到心水租客,他惟有見步行步。他續說,早前購入的上水新發街與龍琛路交界鋪位,現時亦暫作為自用,此外,並在元朗大馬路覓得新據點開鋪。

續租主動權在業主一方

事實上,樓上所吼準的旺角及尖沙嘴鋪位,過往皆由珠寶店承租。彌敦道80號金鑾大廈地下A鋪,珠寶金行周大福曾承租多年,高峰時月租達110萬,直至年前減至60萬,並於去年6月完約遷出,隨後鋪位曾短租予包浩斯,月租15萬。

上水新發街地鋪暫作自用

樓上有限公司於今年8月,承租百年老店「老鳳祥」鋪址,月租約30萬,較舊租跌約80%,上址為旺角亞皆老街67至69號地鋪連閣樓,位處西洋菜南街大單邊,合共面積3800方呎,短期每月30萬,為期3個月起,平均呎租約78.9元。該鋪位處旺角一綫地段,老鳳祥金行於2015年以每月約200萬承租,及後鋪市高位回落,老鳳祥於2018年以150萬續租,故現時短租租金,較舊租大跌約80%。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

每日鋪市要聞 10 Nov 2021



廟街舖位短炒速賺120萬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舖位市道轉旺,造就個別短炒個案出現。油麻地廟街一個舖位,新買家僅持貨4個多月,最新以920萬元將舖位售出,賬面速賺120萬元離場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高級資深分區營業董事鍾浩文表示,廟街1號地下D舖連閣樓,地下建築面積約250方呎,閣樓建築面積約400方呎,合共建築面積約650方呎,舖位面向文明里,以920萬元易手,呎價約1.42萬元。舖位現時月租收入約1.68萬元,租金回報約2.2厘。

據了解,該舖原業主今年6月下旬才以800萬元購入,隨即叫價1000萬元放售,持貨僅逾4個月,最近以920萬元售出,賬面獲利120萬元,升值15%。

界限街地舖7年貶值4%

不過,在零售市道高位入市的舖位卻現蝕讓,消息指出,旺角界限街27至41號恆順大樓地下39A號舖,建築面積約500方呎,以960萬元易手,呎價約1.92萬元。原業主於2014年2月以1000萬元購入,持貨逾7年,賬面虧損40萬元或4%。

銅鑼灣波斯富街鋪6000萬售投資者陳宗武沽貨38年升值28倍

疫情持續平穩,為鋪位市場釋出正面訊息,投資老手亦率先沽貨獲利。由資深投資者陳宗武持有的銅鑼灣波斯富街鋪位,以交吉形式易手,作價約6000萬,每呎造價約7.5萬,物業於38年升值5795萬,期間漲價約28.2倍。

市場消息指出,銅鑼灣波斯富街84至94號寶富大廈地鋪,建築面積約800方呎,以約6000萬售出,呎價約7.5萬;據大型代理行資料顯示,該鋪早前由連鎖西餅店以約16萬承租,惟於上月租約屆滿遷出。

綜合市場消息指出,上址原業主早於1983年以205萬購入,及後由資深投資者陳宗武以遺產繼承方式承接,以易手價計,物業於38年升值5795萬,期間漲價約28.2倍。

平均呎價7.5萬

盛滙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評論指,上述鋪位成交價屬「抵買」、亦較市價低約一成,惟受疫情等因素打擊,波斯富街鋪位租金從高位大幅回落,現今該街道吉鋪處處,上述鋪位市值租金僅約10萬元,以易手價計,料買家享租金回報僅約2厘。

餅店租客上月遷出

陳宗武活躍於鋪市,資料顯示,陳氏於今年年中以2700萬購入中環歌賦街49至51號地下1A號鋪,建築面積800方呎,呎價約3.375萬,該鋪月租約5.5萬,享租金回報約2.4厘,原業主於2013年1月以3200萬買入,持貨8年,帳面蝕讓500萬,物業期間跌價15%。

波斯富街為銅鑼灣一綫街道,早前矚目鋪位買賣為耀才證券主席葉茂林以5.25億購入該街道21至27號本德大廈地下A、B、C及D鋪,連同1及2樓,建築面積約1.38萬方呎,原業主為老牌建築商周勝記置業。

料回報僅二厘

物業在高峰期2014年由豐澤電器承租,月租約92萬。近年隨着市況不濟,於2018年由連鎖服裝店包浩斯以每月約30萬短租。2019年9月,夾公仔店「娃娃星球」取代,月租48萬,是全港最大型的夾公仔店。

至於租務方面,該街道59號地鋪早前獲知名老店「蛇王二」舊夥記主理的「蛇王熙」以約15.8萬承租,以面積約850方呎,平均呎租約185元。

華懋7100萬沽葵涌鋪連售兩物業套現逾1.9億

鋪位市場交投穩定,發展商紛趁勢沽售旗下非核心物業,華懋集團繼早前售出慈雲山蒲崗村道鋪位後,再以7100萬沽出葵涌大隴街葵龍大廈鋪,連環沽出兩物業套現約1.91億;該發展商指出,沽售非核心資產,以優化正常收租業務運營。

市場消息指出,由華懋集團持有的葵涌大隴街53至73號葵龍大廈地下1至4號、5及7號鋪,面積約7049方呎,以7100萬易手,呎價約10072元,據悉,該鋪由護老院以約15萬承租,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2.5厘。

蔡宏興:優化租務營運

本報昨日就上述消息向華懋集團作出查詢,並證實該消息屬實。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回應指,集團通過處置部分非核心資產,優化正常收租業務運營,繼續增強集團的投資組合。

租金回報2.5厘

事實上,華懋集團近期頻沽售旗下非核心物業,該集團早前亦以約1.208億沽出慈雲山蒲崗村道145至151號慈華大廈地下低層及地鋪,總樓面約13921方呎,呎價約8678元。據悉,上址現時由護老院以約35.86萬租用,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59厘。

此外,據地產代理指出,現時於市場上流傳一份該集團的放售清單,涉約20項鋪位物業,其中,大圍積祿里2至6號好時洋樓地鋪,面積約1218方呎,獲準買家以4700萬洽購至尾聲,若成交最終落實,平均呎價約3.85萬。

蘇麗鐘錶22萬續租尖沙嘴地舖 較舊約低五成

雖然本港近期的新冠疫情已趨緩和,但中港兩地仍未全面通關,核心購物區、特別是售賣高檔消費品的舖位租金仍下跌;其中蘇麗鐘錶最新續租尖沙嘴彌敦道地舖,月租為22萬元,較去年初續租時月租46萬元,不足兩年大跌逾五成。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彌敦道89至93號華源大廈地下36號舖,獲蘇麗鐘錶(ZURICH WATCH COMPANY LIMITED)以月租22萬元續租,較去年1月續租時租金46萬元大減52%,以商舖面積約1300方呎計,呎租約169元。新租約由明年1月起,為期兩年;值得一提是,蘇麗鐘錶自2006年起租用該舖位,2012年商舖旺市時月租曾高見66萬元,即最新月租較9年前累跌44萬元或67%。

租金較9年前高峰大挫七成

IWG租Tower 535兩層每月112萬

共享工作空間供應商WeWork今年棄租銅鑼灣Tower 535共8層樓面,當中2層獲服務式辦公室供應商IWG旗下品牌Spaces租用,料涉及月租約112萬元。

IWG宣布將進駐銅鑼灣Tower 535的11樓及12樓全層,開設Spaces在港的第六個中心,計劃2022年1月開放。該中心提供超過300多個辦公位置及供1至60人使用的私人辦公室,另有商務俱樂部供企業會員作流動辦公和非正式會議之用。
據了解,WeWork原於2016年起租用Tower 535的11樓至20樓(不設13樓及14樓)共8層長達9年,惟今年初提早離場。是次Spaces承租其中2層,總建築面積約23424方呎,市場料月租約112萬元,呎租約48元。

德輔道西蚊型地申改建23層商廈

市區可供發展的土地不多,部分劃作住宅用途的蚊型地盤,部分發展商尋求改為興建商業樓宇。有財團近日向城規會申請,在西環德輔道西380號興建1幢不多於23層的商業樓宇,總樓面面積約2.25萬方呎。

地盤狹長 不宜起住宅

該申請由「祥發置業有限公司」提出,涉及德輔道西380號,佔地僅約1498方呎,規劃上屬「住宅(甲類)6」用途,位於私人住宅屋苑維港峰對面,現時是一幢樓高4層的住宅樓宇。城規會文件顯示,該公司建議把上址重建為1幢23層商業樓宇,最低的3層平台作為零售等用途,其上則提供寫字樓單位,預計2024至2025年落成。

該公司解釋,地盤形狀狹長,而鄰近地段業權分散,在有限預算和時間下難以把德輔道西380號地盤,合併鄰近地段發展,若單以該地盤建住宅,估計只能興建1幢12層住宅樓宇,提供9個平均面積僅145方呎單位,生活環境不理想,加上採光和消防等方面限制等,認為該地盤不適合作住宅發展。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每日鋪市要聞 9 Nov 2021

晨早新聞 ☀

長沙灣「遺產鋪」680萬沽持貨39年升值7.8倍

鋪市交投穩定,投資者亦伺機入市。盛滙商舖基金以680萬購入長沙灣昌華街鋪位,呎價約1.61萬,料回報約4.4厘,並隨即以860萬於市場上重新放售,加幅26%,該基金今年以來連購21間鋪,涉資約4.7億。

盛滙即買即放售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該基金新以680萬購入長沙灣昌華街28號地下I鋪,建築面積約420方呎,呎價約16190元,該鋪現時由洗衣店以月租約2.5萬租用,料回報約4.4厘。原業主早於1982年以77萬買入,物業其後以遺產繼承方式承接,物業於39年升值約603萬,期間漲價幅度約7.8倍。

意向價860萬加幅26%

李根興續指出,該鋪周邊人流不俗,加上位處民生地段,於疫市下備受追捧,故購入作短綫投資,並隨即以860萬於市場上重新放售;他亦指出,該基金於2019年中以來累購40間街鋪,並沽出當中15間,今年以來累購21間鋪,涉資約4.7億。

對於後市走勢,李氏回應指,若中港兩地可落實通關,對鋪市具進一步刺激作用,料明年年核心區鋪位售價升約10%至15%,民生區則升約5%至10%。

資料顯示,盛滙基金近期頻頻入市,當中不乏短炒獲利,該基金早前以2742萬連環沽出太子汝州街及荃灣沙咀道333號德仁樓兩鋪位,持貨不足一年,帳面合共獲利約767萬。

華懋1.2億沽蒲崗村道鋪成交呎價8678元料回報逾三厘

疫情持續平穩,帶動鋪位市場交投轉活,發展商紛趁勢沽售旗下非核心物業,由華懋集團持有的慈雲山蒲崗村道慈華大廈巨鋪,以約1.2億售出,平呎價約8678元,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6厘。

市場消息指出,由華懋集團持有的蒲崗村道145至151號慈華大廈地下低層及地鋪,總樓面約13921方呎,以約1.208億成交,呎價約8678元。

慈華大廈1.39萬呎鋪

據悉,上址現時由護老院以約35.86萬租用,料買享租金回報約3.59厘。

本報昨日就上述消息向華懋集團作出查詢,並證實上述消息屬實,惟當被問及買家身分時,該集團則不作回應。

護老院每月逾35萬租用

據地產代理指出,上述物業地點人流量不高,加上樓面面積龐大,料買家為護老院,購入作自用用途,成交價屬市價水平,同時亦因為護老院於現今市場相當殷切,故備受用家及投資者追捧。

好時洋樓鋪4700萬獲洽

同時,市場消息盛傳,由華懋持有的一籃子鋪位物業,現時於市場上以暗盤形式放售,其中,大圍積祿里2至6號好時洋樓地鋪,面積約1218方呎,獲準買家以4700萬洽購至尾聲,若成交最終落實,平均呎價約3.85萬,本報昨日亦就上述消息向華懋集團作出查詢,惟於截稿前未獲回覆。

事實上,近期多家發展商紛沽售旗下非核心鋪位物業,資料顯示,由香港興業持有的屯門湖安街8號寓地下1至2號鋪位及一樓,總樓面20396方呎,早前以約1.8億連租約易手,呎價約8825元,上址地鋪由健身中心承租,至於一樓則由連鎖食肆及超市租用,合共月租收入約50.19萬,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3厘。

此外,由恒基持有的鴨脷洲大街68號倚南一籃子地鋪,涉11間鋪位,總樓面約5228方呎,獲本地投資者以2.25億承接,平均呎價43037元,以月租33.48萬計,料回報率約1.8厘。另外,由嘉里持有的西營盤縉城峰基座商場,早前由本地投資者以3.5億承接,料租金回報率約2.4厘。

立坊基座舖沽1.43億速賺19%

資深投資者「舖王」鄧成波今年5月辭世,其家族之後頻頻出售物業套現,當中在5月底以1.2億元售出的荃灣立坊基座商舖,新買家持貨僅5個月,便成功以約1.43億元售出,賬面速賺19%。

鄧成波家族於今年5月底以1.2億元售出楊屋道118號立坊地下連1樓基座商舖,地下建築面積約4492方呎,1樓建築面積約5088方呎,面積共約9580方呎,另有平台,呎價約12526元。

由於鄧成波家族於2019年透過買賣公司形式購入上述物業,有指當年作價達1.3億元,故屬蝕讓沽貨,持貨兩年,賬面虧損1000萬元或7.7%。

據代理透露,該名買家在購入物業後,便以1.48億元叫價放售,終成功在上月以約1.43億元售出,呎價升至約14906元。舖位在短短5個月賬面升值2280萬元或19%,在扣除印花稅等使費後,料仍淨賺約1650萬元。該舖現時分租予4個不同租戶,包括地產代理、便利店及教會,月租共約47.8萬元,最新買家仍有約4厘租金回報。

大圍村南道物業叫價4.2億

另外,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投資部副資深董事陳汝軒表示,大圍村南道41至51號泰安樓地下B、C舖連天井及閣樓,總建築面積為9991方呎,業主以意向價4.2億元放售,呎價約42038元。

物業現租予4個租戶,包括兩家食肆及兩家地產代理行,月租共約105萬元,租約期全部至2024年才屆滿,以叫價計,租金回報約3厘。
該舖原為大圍老字號食肆楓林小館舊址,天鑽集團董事王肇韜在2017年中以約3億元,向楓林小館老闆彭鑑汀及相關人士承接,放售價較4年前高出1.2億元或40%。

市場資金足 全幢物業續成焦點

市場資金仍多,投資市場表現理想,當中今年成交暢旺的全幢物業,近日續成焦點,吸引外資基金留意,多項全幢物業獲洽購及易手。

全幢物業成投資對象,特別位處市區物業。消息指,莊士旗下紅磡蕪湖街逸.酒店(Hotel Sav),獲基金出價16億元洽購。莊士機構(00367)指,集團可能出售旗下位於紅磡蕪湖83號的「逸.酒店」,集團現正與一獨立第三者,並就集團持有上述酒店及其牌照的附屬公司,進行初步洽談,惟暫未就可能進行之交易訂立任何條款或確實協議。

酒店項目 吸引財團注視

涉及物業為莊士集團旗下逸.酒店,位於紅磡蕪湖街83號,物業前身為莊士紅磡廣場,屬商廈用途,於1996年落成,業主近年把物業改裝成酒店,於2015年正式啟用。物業樓高25層,地下及1樓為酒店大堂及商舖,5至25樓為客房,房間總數約388間。據悉,未有疫情前,房間每晚房價約750至1,000元。消息指,外資基金正以16億元洽購,呎價約1.3萬元,而每房價值約412萬元。

疫情下酒店價格回調,吸引財團注視,消息指,油麻地彌敦道487至489號CASA酒店全幢,獲基金以6.5億元洽購。物業地盤面積約3,103平方呎,樓高14層,每層面積約1,495至2,043平方呎,提供10至16間房,合共162間房。酒店位於彌敦道,定位為三星酒店,而疫情持續一年半,業主有意放售物業。據悉,2013年該品牌亦租用比鄰彌敦道483至485A號,開設Casa Deluxe酒店,提供87間房,去年中結業。

精雅印刷集團大廈 5億成交

至於全幢工廈仍是財團追捧首選,筲箕灣精雅印刷集團大廈全幢,以約5億元成交。物業位於阿公岩村道8號,屬工廈用途,項目佔地11,666平方呎,現址總樓面69,680平方呎,以5億元成交價計,呎價約7,175元。項目原由鄧成波家族持有,波叔於2019年斥5.8億元購入工廈,持貨2年轉手,蝕約8,000萬元,貶值14%。消息指,新買家為黑石基金,屬年內第3度入市購工廈,早前分別以5.08億元,購入觀塘新傳媒集團中心全幢,以及2.83億元購粉嶺葉氏化工大廈,合共涉近13億元。據了解,該集團購入3項物業後,將加以改裝,轉成迷你倉用途,可望提高租值。

分析指,市場資金非常充裕,特別外資基金成交籌集資金,而本港疫情緩和,資金對本港物業有信心,即出手入市。由於基金偏向選取具增值空間物業,而全幢物業不論酒店、工廈等,因樓面較大,有條件更改用途,提高價值,故相信外資基金續追捧全幢物業。

西洋菜南街巨鋪租出平均每呎50元跌60%旺角核心地段租金重返16年前

受疫情衝擊,核心區一綫街道鋪位租金持續下滑,消息指,旺角西洋菜南街地庫鋪位,於交吉逾一年,以約30萬租出,呎租約50.3元,較舊租金急挫約6成,並重回約16年前水平;據業內人士指出,儘管疫情稍放緩,惟中港兩地至今仍未通關,料核心區鋪位租金持續調整。

消息指出,旺角西洋菜南街6至12號地庫,面積約5956方呎,於交吉逾一年後,以約30萬租出,呎租約50.3元,據悉,該鋪舊租客連鎖時裝店以約75萬承租,故租金下跌約6成,並至少重返約16年前水平。

每月租金60萬

據美聯工商舖資料顯示,該鋪於2014年8月曾以90.5萬租出,故最新租金較高峰期回落約67%。

盛滙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評論指,受疫情等因素衝擊,傳統核心區鋪位租金持續下滑,當中以面積大的鋪位影響最大,現時面積1000方呎以上的鋪位,於市場上承租能力甚為疲弱,因大樓面鋪位裝修成本高昂,加上受疫情打擊,大型連鎖品牌已大幅減少擴充,現今於市場上覓鋪以中小企為主導,造成大樓面鋪位無人問津,故上述鋪位租金急挫約6成,屬貼近市況,租金亦重回約2005年水平。

較高峰期回落67%

事實上,該街道近期頻錄減租,資料顯示,該街道14至24號地下I及J號地鋪,面積約1482方呎,該鋪早前由時裝連鎖店佐丹奴以90萬租用,惟於今年3月撤出,業主於同年4月以20萬短租予甜品店,租期僅3個月,租約結束後,獲佐丹奴「回歸」再度租用該鋪,惟租約屬短租,租金僅20萬,租期為半年,平均呎租約135元,與舊租金90萬相比,租金急挫約78%,租金重回約16年前水平。

資料顯示,該鋪於2014年4月獲連鎖鐘表店以154萬租用,故最新租金較高峰期回落約87%。

交吉逾一年

此外,西洋菜南街62號地鋪,位處奶路臣街交界,建築面積600方呎,交吉僅半個月後,早前以短租形式獲口罩店以8萬承租,為期半年,平均呎租133元,上址舊租客鐘表店SWATCH以70萬承租,最新租金下跌89%,與高峰期月租80萬相比,租金急跌90%。

據業內人士指出,旺角一綫街道西洋菜南街現時吉鋪處處,數量約25家,部分丟空逾一年,該街道近期頻錄短租,平均租金急挫逾七成,以特賣場及口罩店為承租主力,鋪位業主亦「變陣」出擊,紛拆細鋪位招租。

便利店積極擴充 民生區舖租回穩

早前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帶動零售市道回升,尤其民生行業租舖相對積極,近期,市場錄得數宗便利店的租賃個案,平均租金介乎28至147元,主攻民生區街舖,帶動民生區舖租回穩。

香港人生活忙碌,不少上班族及莘莘學子均喜歡在早上於便利店選購早餐或小食。據資料顯示,天水圍天秀路8號天一商場地下G19號舖位獲便利店承租,面積約442平方呎,月租約6.5萬元,平均呎租約147元,租金較上手甜品店每月租金5.3萬元上升約22.6%。

軒尼詩道舖 月租9.5萬

另外,銅鑼灣軒尼詩道463號地下舖位獲便利店承租,面積約1,000平方呎連同入則閣1,000平方呎,月租約9.5萬元,平均呎租約48元,租金較上手家品店月租22萬元,下跌約56.8%。

而鰂魚涌亦錄得便利店的承租個案,英皇道1090至1094號寶峰園地下1號舖位,面積約650平方呎,月租約8.5萬元,平均呎租約131元,租金較上手展銷店月租約9萬元,下跌約5.6%。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周柏年表示,便利店是網上購物無法取代的部分,早已與香港人生活關係密不可分,加上近期租金回落,成功吸引便利店選擇在一些人流比較暢旺、面積較大的舖位落戶。現時香港經濟仍依賴本地消費支撑,他指隨着愈來愈多不同品牌零售商加入售賣零食貨品的行列,認為行業的競爭亦較以往大,相信經營前景會維持平穩情況。

生果需求增 蔬果店承租力升

香港人日益注重健康,令售價高昂的鮮果貨品長期有捧場客,帶動蔬果店的生意和承租能力上升,近月市場連錄多宗蔬果店租賃個案。

據資料顯示,油麻地新填地街230號地下舖位獲生果店續租,面積約700平方呎,月租約4萬元,平均呎租約57元,續租租金微升2.6%。

赤柱新街舖位 呎租約71

另外,香港南區則錄得生果店承租個案,南區赤柱新街11號積德樓低層地下B號舖位,面積約700平方呎,月租約5萬元,平均呎租約71元,租金與上手紅酒店持平。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何漢明表示,近年香港人對食品的要求日趨提升,加上每年的中秋、聖誕節及農曆新年節日都是傳統送禮旺季,因此愈來愈多不同地區都湧現這類生果店,部分更是以售賣貴價生果作招徠。

他認為,本港消費潛力龐大,料會繼續帶動這類店舖的經營。

快樂蜂呎租75元進駐銅鑼灣
新約較高位跌50% 半年斥68萬租3舖

新冠肺炎疫情保持穩定,個別行業如食肆重拾擴充步伐。菲律賓連鎖快餐店快樂蜂(Jollibee)近期乘舖租低迷而積極租舖擴充,不足半年內連環租用3個舖位,月租共約68萬元。當中,更首度進駐核心零售區銅鑼灣,以每月約20萬元租用新基商業中心地舖,租金較高位下跌50%。

據了解,快樂蜂由今年5月開始積極租舖,近月已相繼租用銅鑼灣、灣仔及元朗3個舖位。其中較矚目為租用銅鑼灣怡和街56至58號新基商業中心地下,建築面積約2669方呎,快樂蜂以每月20萬元租用,呎租僅約75元。此舖鄰近維多利亞公園,每逢假日都有大量外籍家庭傭工在附近聚會,料可吸引不少目標客源,而舖位毗連則為另一家美式連鎖快餐店麥當勞。
上述新基商業中心的地舖,原由個人護理產品連鎖店萬寧承租多年,高峰期每月租金曾高達40萬元,在去年底約滿後結業。舖位丟空多時,一直以約21萬元叫價放租,最終放租超過半年後租出,租金較高位大跌20萬元或50%。
元朗店月租比舊約減6萬
今年5月,快樂蜂在鄰區灣仔租用灣仔道138號地下,建築面積約2130方呎,月租約10萬元,呎租47元。快樂蜂在灣仔區軒尼詩道原本有一間分店,但該舖為地庫物業,是次在同區增設地舖分店。
據悉,該舖原由食肆承租,月租為18.7萬元,租期本身在今年7月才屆滿,但早於去年3月該食肆已提早結業。由於舖位丟空已超過一年,因此業主願意接受大幅議價,以每月10萬元出租,較舊租大減8.7萬元或46.5%。
快樂蜂最新亦首度進駐「大西北」,在元朗租入舖位開新分店,該舖位於元朗大馬路50號豐裕軒地下入口連1樓全層,建築面積約8567方呎,月租約38萬元,呎租約44元。
舖位前身由連鎖快餐店大快活(00052)租用約6年,在今年8月租約期滿遷出,最後一份租約月租為44.29萬元。最新月租較舊租每月減少6.29萬元,跌幅14.2%。
重拾擴充意欲 全港擁13店
快樂蜂過去數年一直處於擴充狀態,連同最新租用的3間舖位在內,全港將有13間分店。但該品牌在2019年一度租用大圍及葵涌兩舖後,或因受疫情打擊,去年完全沒有新增任何據點。今年疫情轉趨穩定,餐廳恢復堂食,加上租金再大幅下降,令快樂蜂重拾擴充意欲。
戴德梁行早前發表報告指出,餐飲業持續帶動零售業復甦,餐飲業租金連升兩季,其中四大核心區之一的銅鑼灣餐飲業舖租在第三季上調2.6%。該行預期,今年最後一季銅鑼灣的餐飲業租金增幅有望最多達3%,租金表現可跑贏零售業只有2%以內的漲幅。

亞士厘道巨鋪意向7600萬

疫情持續平穩,為鋪位市場釋出正面訊息,部份業主亦趁勢放售,尖沙嘴亞士厘道天星大廈巨鋪,以意向價約7600萬放售,呎價約1.38萬,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4.3厘。

利嘉閣(工商舖)商舖、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稱,尖沙咀亞士厘道24至38號天星大廈地下連一樓,面積約5500方呎,以意向價約7600萬放售,呎價約13818元,該鋪現時由食肆以約27.5萬租用,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4.34厘。

料回報逾四厘

該街道近期較矚目成交為亞士厘道24至38號天星大樓地下A2A及A2B號鋪,為銀主盤,於去年中以3410萬成交,買家羅家駒及羅建一,羅建一為建灝地產首席行政總裁,原業主為順來有限公司,於2011年以3938萬購入,去年初遭申請清盤,持貨9年帳面蝕讓約528萬,期間貶值約13%。

平均呎價13818元

據業內人士指出,上述鋪位面積約800方呎,每呎造價約42625元,同時亦指出,因建灝地產於去年中以約17.6億向資本策略購入相同街道21至27號商業地盤,以總樓面97284方呎,每呎地價約1.8萬,故是次再度購入鋪位,將具協同效應,料該鋪位將作長綫收租用途。

另一方面,中原(工商舖)商舖部市務經理陳家澧表示,旺角亞皆老街64至70號偉基樓地下C鋪,面積約600方呎,意向月租約12萬,該鋪位設有來去水及洗手間,而且鋪位門面設有搶眼廣告牌位置,可大收宣傳效益。陳氏指出,物業地利極為優越,座落於亞皆老街及洗衣街交界,處於旺角區一綫核心街道,前方即為交通燈行人過路處,鄰近大型購物中心新世紀廣場及政府合署,位置興旺,日夜人流不斷,為租客確保穩定客源。

陳氏續稱,旺角新落成的行人天橋系統,正連接旺角東火車站至彌敦道,途經多個消費潮流熱點,而今番招租的鋪位亦位處範圍之列。旺角作為全港交通樞紐,備有多條巴士路綫及專綫小巴連接港九新界,坐擁港鐵三綫,往來便利。旺角區集合商貿、娛樂消遣及零售等於一區,向來都是不少商戶爭相進駐之地。陳氏表示,旺角作為一綫核心消費區,區內商鋪客源有保證,而且今番鋪位地理位置佔優,預料在市況趨穩下,物業洽租反應會見熱烈。

據大型代理行資料顯示,該街道近期頻錄承租,其中,亞皆老街7至13號地下2室,面積約600方呎,於上月以7.5萬租出,呎租約125元;另一宗為旺角亞皆老街64至70號地下B1室,面積600方呎,於上月以15.8萬租出,呎租約263元。

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每日鋪市要聞 1 Nov 2021

晨早新聞 ☀

尖區美麗都鋪5620萬沽持貨13年貶值逾10%


受疫情等因素衝擊,鋪位市場觀望氣氛瀰漫,核心區再錄鋪位蝕讓。尖沙嘴美麗都大廈地鋪以5620萬易手,原業主持貨13年帳面蝕讓660萬,期間貶值逾一成。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尖沙嘴彌敦道54至64號美麗都大廈地下單號鋪,於上月中以5620萬售出,買家以公司名義永勝投資有限公司登記,原業主於2008年以6280萬購入,以公司名義安利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持貨13年帳面蝕讓660萬,物業期間貶值約10.5%。

據業內人士指出,上址面積約593方呎,以易手價計,呎價約9.47萬,鋪位面向碧仙桃路及麼地道大單邊。

車位買賣按月急升

近期發展商及財團紛拆售車位,10月純車位買賣暢旺,截至28日,市場共錄662宗純車位買賣,遠遠超過9月整個月份的521宗,香港置業研究部指出,其中,價值200萬以上的車位交投最活躍,較9月的133宗高出逾1.1倍。

上月暫錄逾660宗買賣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受車位拆售個案帶動,10月純車位註冊量按月造好;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本月至今(截至28日)錄662宗純車位註冊,已超9月全月的521宗約27.1%。

若按金額劃分,本月至今純車位註冊量表現,其中價值200萬以上純車位錄283宗註冊,較9月的133宗高出逾1.1倍,表現最好;價值100萬以上至200萬車位錄263宗註冊,較9月的246宗高出約6.9%;相反地,價值100萬或以下純車位錄116宗註冊,仍較9月的142宗低約18.3%。

若以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區劃分本月至今純車位註冊量表現,其中港島區錄126宗註冊,較9月的86宗高出約46.5%;新界區錄429宗註冊,較9月的318宗高出約34.9%;相反,九龍區錄107宗註冊,仍較9月的117宗低約8.5%。

至於本月至今純車位註冊量屋苑排名方面,日出康城MARINI暫以114宗純車位註冊居榜首;太古城暫以54宗純車位註冊排第二

上環巨鋪呎租70元減6%大型銀行取代證券公司

疫市下民生鋪仍受追捧,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承租上環德輔道中3層高複式巨鋪,建築面積合共7633方呎,月租54萬,較多年前證券行舊租僅跌6%,平均呎租70元。

上環德輔道中238號地下、1樓及2樓共3層,為罕有三複式巨鋪,過往由兩家證券行承租,近期1樓及2樓約滿,中國建設銀行(亞洲)(下稱建行)率先承租,建行並一併預期地下,現址證券行要待明年才遷出。

月租合共54萬

上述1樓及2樓,舊租客證券行早前遷離,建行率先以每月27萬進駐,租期5年,由今年10月1日,直至2026年9月30日,1樓及2樓建築面積分別約1972及2887方呎,合共4859方呎,平均呎租約56元。

該地下現址光大新鴻基證券,租約明年5月到期,建行亦另以每月27萬預租,租期由2023年6月1日至2026年9月30日,以建築面積約2774方呎計算,平均呎租97元。 換言之,該2組鋪位月租共54萬,以巨鋪總面積約7633方呎計算,平均呎租70元,當梗約屆滿後,尚有三年生約可續。

先進駐樓上 再預租地下

該3層樓面原本分別出租,地下光大新鴻基證券,於2017年以每月33.5萬承租,呎租約121元。於1樓及2樓由另一家證券公司以每月24萬租用,建築面積共4859方呎,呎租約49元,舊月租共約57.5萬,新租金下跌6%。

業內人士表示,疫市下,巨型樓上鋪仍具需求,若然有租客適合,租金不跌反加,地鋪抗跌能力較一般。

建行今年連租三巨鋪

德輔道中238號由恒和集團發展,原名恒和中心,2016年落成,樓高26層,為商業用途,恒和於2014年拆售樓花,僅沽3層,隨後在該廈入伙後,將餘下業權售予外資基金AEW,作價約11.34億。

建行今年以來積極租鋪,連同最新上環鋪位在內,最少承租3間複式巨鋪,其中,灣仔莊士敦道183至187號德業大廈地下、地庫及1樓,總建築面積約10113方呎,月租52萬,平均呎租約51元。該鋪位曾由運動用品店租用,月租高達60萬,新租金跌約13%。

永光商廈新租跌82%

銅鑼灣軒尼詩道499號永光商業大廈地下、閣樓、1樓及2樓,建築面積共約8024方呎,月租50萬,呎租約62元,舊租客六福珠寶,2015年起租用,月租高達280萬,新租金較高峰期急跌82%。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每日鋪市要聞 29 Oct 2021

晨早新聞 ☀

恒地4億 沽西環浚峯基座舖位
呎價3.4萬 每月收租71.6萬回報2.1厘

近期西環住宅基座屢獲投資者承接,消息指,恒地(00012)以約4億元,沽出西環浚峯地下及1樓商舖部分,涉及約1.2萬平方呎。

消息指,西環堅尼地城爹核士街11號浚峯地下及1樓,地下面積約7,365平方呎,1樓面積約4,244平方呎,合共約1.16萬平方呎,以約4億元成交,呎價約3.4萬元。該舖由恒地持有,項目於2016年落成,而恒地一直持有基座舖位作收租。

項目位於爹核士街及科士街交界,正對港鐵堅尼地城站,附近人流亦旺。項目地下設多個舖位,租客近全為餐廳包括咖啡室、酒吧及甜品店,1樓亦由餐廳租用。據悉,項目每月租金收入約71.6萬元,回報率約2.1厘。

租客多為餐飲業

近日發展商相繼推出西環住宅項目基座部分,同樣獲承接,如早前嘉里(00683)以約3.5億元,沽出西營盤縉城峰基座商舖,及物業地下至2樓,以及6個車位,面積約1.58萬平方呎。

港鐵屯馬綫通車後,土瓜灣商舖買賣增,消息指,土瓜灣北帝街21至25號匯川大廈地下A至J舖、地庫及1樓全層易手,物業地下及1樓各3,200平方呎,地庫約1,820平方呎,合共約8,220平方呎,以約8,000萬元成交,呎價約9,732元。舖位現由超市等租用,月租約19.5萬元,回報率約2.9厘。據悉,新買家為本地廠家,購入作收租。

豬肉零售商 2500萬購灣仔地舖

土地註冊處顯示,灣仔石水渠街14至24號金勝大廈地下D號舖,近日以2,500萬元成交,原業主於1997年回歸後,以約690萬元買入相關舖位,至今持貨約24年,轉手帳面賺約1810萬元,約262%。舖位新買家為千萬有限公司(BILLION AMAZING LIMITED),公司董事包括凌偉材(LING, WAI CHOI KEN)、凌偉業(LING, WAI YIP JACKIE),其中凌偉業為建華集團行政總裁。

建華集團為本港最大豬肉零售商,以及最大食品零售商之一,以「香港街市」品牌管理多個領展商場街市;旗下亦有「本灣水產」和「FRESH新鮮生活」等零售店品牌。

土瓜灣北帝街巨鋪8000萬易手投資者紀寶沽貨逾10年升值2.55倍

疫情持續平穩,投資者亦率先沽貨止賺。由資深投資者紀寶持有的土瓜灣北帝街巨鋪,以約8000萬易手,呎價約9732元,物業期間升值約2.55倍,新買家料回報近3厘水平。

市場消息透露,土瓜灣北帝街21至25號匯川大廈地下A至J鋪、地庫及一樓全層,總樓面8220方呎,以約8000萬易手,平均呎價約9732元,物業門闊37呎,買家為本地廠家。現址三名租客,地下A鋪及地庫,面積分別500方呎及1800方呎,由紅酒館月租3.5萬,租期至明年9月30日,地下B至J鋪面積2700方呎,超市月租10.5萬,至2024年8月15日,1樓面積3220方呎,由長者日間中心承租,月租5.5萬,月收合共19.5萬,買家料回報約2.9厘。

平均呎價9732元

該鋪位由第一太平戴維斯促成交易,該行資深助理董事胡子申接受本報查詢,證實物業已售出。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早於2001年以950萬購入地鋪及地庫,及後分別於2008年及2010年,以400萬及900萬購入1樓,合共涉資約2250萬,物業均以百東有限公司(PERFECT EAST LIMITED)持有,註冊董事為紀明寶等人,持貨20年帳面獲利5750萬,升值約2.55倍。

鄧成波家族4800萬蝕沽觀塘車位

「鋪王」鄧成波家族持續減磅沽貨,該家族早前以4800萬沽出觀塘巧明工廠大廈一籃子車位,持貨3年實蝕約600萬離場。

本報早前先報導鄧成波家族沽出觀塘巧明工廠大廈一籃子車位,該買家身分終曝光。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工廈一樓1至16號車位,於上月底以4800萬售出,買家以公司名義東榮有限公司(EAST BLOOM LIMITED)登記,註冊董事為李富榮及李富傳,原業主於2018年7月以4900萬購入上述一籃子車位,以公司名義創怡發展有限公司(GREAT EAST DEVELOPMENT LIMITED)持有,註冊董事為鄧耀昇及葉少萍,持貨3年帳面蝕讓100萬,惟據地產代理指出,若計及印花稅及代理佣金等開支,料實蝕約600萬離場。

持貨三年實蝕約600萬

自鄧成波於年中去世後,該家族連沽逾40項物業,合共套現近98億,其中,最大宗的為屯門東亞紗廠工業大廈,作價約22.4億,該家族早前亦以4.15億沽出灣仔莊士企業大廈18層樓面,包括酒店及寫字樓各9層,帳面獲利約3150萬,物業升值9.2%。

登打士街鋪月租20萬跌33%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核心區鋪位租金持續下滑,消息指,由佳記小食租用的旺角登打士街單邊鋪王,以約20萬續租,較舊租金下跌約33%,惟最新呎租仍高見1333元,為過去兩年以來的同區新高。

市場消息指出,旺角登打士街43A至43G號地下2號鋪,面積約150方呎,獲佳記小食以約20萬續租,呎租約1333元,較該鋪舊租金29.8萬下跌約33%。

呎租1333元貴絕同區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鋪位業主於2005年以3600萬購入,以公司名義1138有限公司持有,享回報約6.6厘,資料亦顯示,該鋪於2007年由佳裕發展有限公司以16.98萬租用。

多寶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志寶表示,上述鋪位位處旺角登打士街及西洋菜南街交界,同樣坐擁兩街大單邊鋪面,佳記早於2007年起進駐該鋪,高峰期租金達40萬,至2019年4月曾一度撤出,該鋪期間以短租予小型首飾店,月租約26.8萬,至同年12月佳記再以29.8萬「回歸」租用,最新續租租金雖稍下調,惟呎租1333元仍貴絕同區。

另外,中原(工商舖)工商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黃國明表示,觀塘巧明街107號國基集團中心4樓01室連平台,舖位面積約4,958平方呎,平台面積約740平方呎,獲西餐廳承租,成交月租約16.8萬元,平均呎租約34元。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每日鋪市要聞 27 Oct 2021

晨早新聞 ☀

尖沙嘴福臨門鋪址1.8億易手金利豐朱李月華等沽貨

核心區鋪位有價有市,再錄大手成交。金利豐朱李月華沽尖沙嘴金巴利道福臨門巨鋪,作價1.8億,平均呎價1.23萬,該巨鋪現址為有「富豪飯堂」之稱的福臨門酒家。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尖沙嘴金巴利道55號秀華閣地下8號鋪及1樓,於本月4日以1.8億易手,買家慶盛投資有限公司登記,註冊董事為劉振奎(LAU Chun Fui)即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現任荃灣西方寺方丈的寬運法師。原業主為萬里寧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董事為李月華及呂振邦等人,前者為金利豐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該物業原由福臨門酒家第二代掌舵人「五哥」徐沛鈞持有,早於1991年以8700萬購入,以慶盛投資有限公司登記及持有,不過,上述鋪位近年曾兩度向東亞銀行承造按揭。徐沛鈞更於去年10月已辭任該公司董事,改由李月華及呂振邦等人接任。

若以30年前的購入價計算,該業升值約9300萬,幅度約1.06倍。

徐沛鈞去年10月辭任董事

代理指出,上述巨鋪早年一直由福臨門自用,為該家「富豪飯堂」於尖沙嘴的分店,巨鋪面積約14542方呎,以易手價計,呎價約12378元。

福臨門酒家是本港著名高級粵菜的酒家,由徐福全於1972年開設,總店位於灣仔莊士敦道,1977年到尖沙嘴開設分店,第三家店於2015年8月,在澳門銀河開幕,成為唯一的海外分店。

資料顯示,徐沛鈞近期亦沽出旗下物業,其持有的中半山嘉富麗苑1座中層A室,面積2348方呎,本月初以約1.05億售出,平均呎價44719元。

蔡伯能3398萬購大壩街鋪

另一方面,市場消息指出,荃灣大壩街19至27號德仁樓地鋪以約3398萬成交,買家為資深投資者蔡伯能,以面積約900方呎計,呎價約3.77萬。

據業內人士指出,上述鋪位為上一手業主自用鋪,成交以售後租回形式進行,以租金約9.8萬計,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46厘,據悉,原業主2015年以2280萬買入,持貨6年帳面獲利1118萬,物業期間升值約49%。

口罩店10萬短租羅素街鋪

銅鑼灣羅素街18號地鋪,新獲口罩店以短租形式租用,月租約10萬,呎租約100元,為期約半年。

呎租100元急挫86%

市場消息指出,銅鑼灣羅素街18號地鋪,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新獲口罩店以短租形式租用,月租約10萬,平均呎租約100元,為期約半年。據悉,該鋪早前由連鎖化妝品店以70萬租用,故最新租金急挫約86%。

據業內人士指出,儘管疫情持續平穩,惟中港兩地至今尚未開關,受遊客近絕迹影響,令核心區鋪租仍備受壓力。據代理指出,上述鋪位早前以38萬放租,惟連鎖化妝品店決定遷出,該鋪位處區內地標時代廣場前方,人流量相當不俗。

事實上,該街道早前已頻錄減租個案,資料顯示,羅素街2至4號Plaza 2000 2樓,面積約5042方呎,以約30萬租出,平均呎租約59.5元,舊租客為PRADA旗艦店,當時合共租用地下、1樓及2樓,總樓面約1.5萬方呎,每月租金高達900萬,平均呎租約600元。

據地產代理指出,雖然以呎租計,上址最新租金明顯大「縮水」,惟是次租出的只是2樓樓面,並不涉及地鋪位置,若以現今同區樓上鋪租金計,上述租金亦屬合理水平。

另一方面,市傳土瓜灣北帝街21至25號滙川大廈地下A至J號舖連地庫及1樓,總建築面積8420方呎,以約8000萬元售出,呎價約9501元。物業由資深投資者紀寶持有,於2000至2009年期間以合共2325萬元購入上址,若沽出賬面獲利5675萬元,賺約2.4倍。

周大福擴充 50萬租華人行地舖

中環華人行地下舖位早前以50萬元租出,租金較舊租約每月100萬元下跌5成,新租客為周大福,品牌目前租用比鄰舖位,現擴充業務,為近一年較罕見擴充個案。

華人行地下舖位,面積約1,098平方呎,早前以每月約50萬元租出,新租客為周大福珠寶店,該品牌近日已就新舖位進行裝修。

舖位處皇后大道頭段,正對娛樂行,人流甚暢旺。舖位於2012年零售高峰期,曾由鐘錶店以每月230萬元租用,如今租金明顯較高峰期大幅回調。

周大福一直租用比鄰舖位多年,涉及4號舖,面積約2,128平方呎,高峰期月租曾高見400萬元,現已回調。相信品牌有見疫情緩和,零售開始向好,加上舖租從高峰期大幅回落,故租用比鄰舖位擴充。事實上,疫情下鐘錶珠寶店生意急跌,多個品牌如周大福、周生生等均有作出收縮,棄租核心區舖位,是次屬近一年罕見擴充業務個案。

中環租務轉好,同廈另一個舖位早前獲手機品牌三星租用,月租約50萬元,本月已開業。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每日鋪市要聞 22 Oct 2021

晨早新聞 ☀

家農菜檔簡利珍5828萬購柴灣鋪

「街市鋪」於疫市下大行其道,菜
檔營運商更大手入市購鋪。家農菜檔老闆簡利珍以5828萬購入柴灣宏德居一籃子鋪位,每呎造價約2.4萬,料作自用用途。

平均呎價2.42萬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柴灣宏德居B座一籃子鋪位,於本月初以5828萬成交,買家勝皇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董事為簡利珍,為家農菜檔老闆,原業主為滙原置業有限公司,註冊董事為資深投資者元雪全,於2014年以一籃子形式購入,當時作價5200萬。

據代理指出,上址建築面積約2400方呎,呎價約24283元,鋪位現時由家農優質果菜以16.3萬租用,意味買家購入鋪位作自用。

資料顯示,簡利珍近期頻入市,於今年初亦以5000萬購入天水圍天瑞路88號俊宏軒地下L19及L20地鋪;亦於去年6月以4700萬購入北角春秧街明秀大廈地鋪。

兒科醫生李家仁3500萬售灣仔舖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灣仔軒尼詩道173號地下連地庫,建築面積約930方呎,以3500萬元登記售出,平均呎價約3.76萬元,上址的新買家為Kimerson Limited,該公司董事包括施正懷和李俊琼等。

舖位原業主於1965年以19.5萬元購入,兒科醫生李家仁於2005年以遺產管理人形式繼承該舖,最新成交價較56年前高出3480.5萬元或逾178倍。

銅鑼坊鋪16年蝕71%

消息指,銅鑼灣銅鑼坊2樓單號鋪,約50方呎,以62萬沽出,呎價1.24萬,原業主於2005年以212萬購入。

信和中心鋪16年升兩倍

旺角彌敦道信和中心地庫單號鋪,面積約133方呎,以420萬沽出,呎價3.14萬,原業主於2005年以140萬購入,帳面獲利280萬,物業期間升值兩倍。

本地投資者 3.5億購西環舖

商舖買賣方面,民生區仍相對較旺,本地投資者以約3.5億元,向嘉里(00683)購入縉城峰基座商舖。

消息指,西營盤第一街8號縉城峰基座易手,涉及物業地下至2樓,以及6個車位,總面積約15,891平方呎,涉及10個舖位。物業附近均為住宅區,商舖全為民生商戶,地下租客包括麵包店、餐廳、教學中心等,而2樓由超市等租用,僅一舖位交吉待租。

月租約70萬 回報率2.4厘

據悉,項目每月租金收入約70.4萬元,由本地投資者以3.5億元承接,呎價約2.2萬元,回報率約2.4厘。項目由嘉里持有,為縉城峰的發展商,2009年項目落成,而發展商一直持有基座作收租。事實上,嘉里近兩年先後推售非核心物業,特別住宅新盤基座部分,去年先後售出土瓜灣港圖灣、荃灣縉庭山商舖套現。

粉嶺中大印刷全幢2.31億沽

疫情持續平穩,為工商鋪市場釋出正面訊息,市場再錄大手成交,中星集團控股旗下的中大印刷,以2.31億售出粉嶺業暢街11號中大印刷集團大廈。

平均呎價4416元

中星集團控股昨日公布,中大印刷售出粉嶺業暢街11號中大印刷集團大廈全幢,作價2.31億,項目為6層高工業大廈,由工場單位、入口大堂及7個泊車位組成,項目地盤面積10494.9方呎,總樓面約52310方呎,以易手價計算,平均呎價約4416元,買家為一間海外註冊公司。

粉嶺區內工廈近期備受追捧,市場頻錄大手成交,資料顯示,由鄧成波家族持有的粉嶺安樂門街35至37號勉勵龍中心全幢,項目地盤面積60547方呎,總樓面152762方呎,早前作價6.95億易手,買家為華潤物流,平均呎價4550元,創今年以來粉嶺區內最大宗金額工廈成交。原業主鄧成波家族於2015年以5.15億購入,持貨6年帳面獲利1.8億,物業期間升值約34%。

華潤物流活躍於市場,除了勉勵龍中心,並購入屯門東亞紗廠工業大廈全幢,作價22.4億,屬今年以來市場上最大宗全幢工廈成交,平均呎價4802元,該全幢樓高15層,總面積約466449方呎,平均每呎4802元。

油麻地CASA酒店全幢 6.5億洽至尾聲
料外資基金承接 擬發展共居項目

核心區全幢物業具增值空間,消息指,油麻地彌敦道Casa酒店全幢,獲6.5億元洽購至尾聲,料快將售出,項目提供162間房。據悉由基金洽購,擬發展共居市場。

市場消息指,油麻地全幢物業獲洽購,涉及油麻地487至489號,現為CASA酒店,去年業主曾把物業放售,叫價約8億元,而近日項目獲財團積極洽購,出價達6.5億元,預計快將易手。消息稱,該財團為一家外資基金,擬購入後發展共居。

地盤面積3103呎 共162間房

物業地盤面積約3,103平方呎,樓高14層,地下為商舖,2樓設有餐廳,而酒店大堂設於1樓,3至14樓為客房,每層面積約1,495至2,043平方呎,提供10至16間房,面積約100餘平方呎,合共162間房。酒店位於彌敦道,鄰近旺角購物區,定位為三星酒店,吸引自由行旅客入住。不過,因疫情持續一年半,零旅客下衝擊生意,故業主有意放售物業。

據悉,業主早於2007年以1.59億元購入物業,其後自行營運酒店。據了解,2013年該品牌亦租用比鄰彌敦道483至485A號,開設Casa Deluxe酒店,提供87間房。惟2019年下半年社會運動爆發,遊客人數減少,加上去年1月出現疫情,該酒店於去年中結業。

疫情下酒店生意慘淡,投資者卻步,令酒店買賣大幅減少,今年市場僅錄數宗買賣。值得留意,新買家購入後,因經營酒店困難,而住屋需求則仍強勁,多打算更改用途為共居作收租。

酒店生意淡 投資者轉型收租

如早前帝邦旗下尖沙咀寶勒巷晉逸精品酒店全幢,獲外資基金以9.8億元承接,提供158間房,消息指將作共居用途。另外,土瓜灣譚公道103至107號酒店,本年中以3.8億元成交,由Weave集團購入,該集團已營運多幢共居項目,土瓜灣亦將轉作共居,明年初推出市場。

投資市況仍旺,近期不少全幢物業獲承接,如日前英皇(00163)以5.85億元,沽出葵涌Toppy Tower全幢工廈,新買家為安樂工程(01977)。

另外,大坑道341至343號全幢住宅項目,以約12.4億元易手,呎價高見6.9萬元,由培新集團購入,將重建成豪宅。

中環巨鋪月租30萬跌70%交吉一年始租出零售商取代時裝店

受疫情等因素打擊,核心區一綫街道鋪租持續下滑,由幸福藥業家族成員持有的中環皇后大道中聯成大廈巨鋪,總樓面4100方呎,於交吉約1年後,以每月約30萬租出,呎租約73.1元,較舊租急挫約70%,租金重返10年前水平,回報更跌穿一厘。

據市場消息指出,中環皇后大道中41至47號聯成大廈地下41號,地鋪面積約700方呎、閣樓面積約400方呎及地庫面積約3000方呎,總樓面4100方呎,於交吉近一年後,以約30萬獲零售商承租,平均呎租約73.1元,上址早前由連鎖時裝店以100萬租用,故租金急挫近70%。

平均呎租73元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業主於2018年以4.448億購入,以公司名義RICH THREE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註冊董事包括黎元淑等人,為幸福醫藥家族成員,租戶為PTBZ EAST LIMITED,租期為今年11月至2024年11月,並可選擇再續約3年,以最新租金計,租金回報低見0.8厘。

回報低見0.8厘

翻查資料顯示,該巨鋪上一手業主亦大有來頭,為資深投資者黎永滔,他於3年前沽貨時,成交呎價高逾10萬,黎永滔早於2007年以1.18億購入,持貨11年帳面獲利3.2億,物業期間升值約2.76倍。

幸福醫藥家族成員持有

盛滙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評論指,上述鋪位雖位處核心區一綫地段,惟鋪位門面較窄,加上大部分樓面屬地庫部分,以現今市道計,對商戶吸引力較遜息,儘管上一手租金高達百萬元,惟當時正值鋪市高峰期,最新租金急挫7成屬貼近大市水平,亦重回約10年前水平。

區內近期矚目鋪位買賣為由花旗銀行持有的同區會德豐大廈逾萬呎巨鋪,以售後租回形式易手,作價7.1億,買家為外號「台灣張」的資深投資者張彥緒。

餐飲生意轉好 銅鑼灣租務增

疫情緩和後,餐飲生意明顯轉好,亦趁租金回調,近期不少餐飲落戶銅鑼灣地舖及樓上舖,租務轉旺。

近期銅鑼灣商舖租務略增,並以餐飲租舖最為積極,不論地舖及樓上舖,均現餐廳租舖。地舖方面,近期較大手為銅鑼灣東角道怡東商場地下及1樓複式舖位,面積逾6,000平方呎,以每月約50萬元租出,該舖為連接崇光百貨及世貿中心必經之路,人流暢旺,地舖以往罕有出現餐龐租用。

前百老匯舖位 月租高見220萬

據悉,該舖早年曾由百老匯電器租用,及後由手袋店承租,早前遷出。該舖於零售高峰期時,月租高見220萬元,現低約77%。

另外,知名老店「蛇王二」去年遷出銅鑼灣波斯富街據點後,近日該品牌相關人士以15.8萬元「重返」波斯富街,租用1,300平方呎舖位。由「蛇王二」舊夥計主理的「蛇王熙」,近日落實租用銅鑼灣波斯富街59號地下連閣樓,地舖面積約850平方呎,入則閣樓面積約450平方呎,物業總樓面約1,300平方呎。

資料指,波斯富街59號地下原分間為前後兩間舖,前舖面向波斯富街短租予鞋店,已於今年8月遷出;至於後舖就面向登龍街,舊租客為花店,於7月底交吉。業主將前後舖同租予今番租客「蛇王熙」。翻查資料,「蛇王熙」原本於同區謝斐道500號地下設有門市,該舖面積僅約120平方呎,現搬至較大舖位。

「蛇王二」於銅鑼灣波斯富街開業40多年,租用波斯富街24號,面積約1,000平方呎舖位,去年初月租約30萬元。惟疫情衝擊飲食業,該店於去年中結業。

前PRADA舖位 2樓獲餐廳租用

樓上舖方面,銅鑼灣羅素街2至4號PLAZA 2000 2樓,面積約5,042平方呎,以約30萬元租出,平均呎租約59.5元,新租客為西式餐廳。翻查資料,2013年零售高峰期時,名店PRADA曾租用物業多層,作為旗艦店,涉及地下、1樓及2樓,總樓面約1.5萬平方呎,月租高見900萬元。品牌於一年前已遷出,業主把多層分拆出租,現先獲餐廳承接。

另外,銅鑼灣駱克道487至489號駱克駅26樓全層,面積約1,267平方呎,成交月租約5.1萬元,平均呎租約40元,由意大利餐廳進駐。據了解,物業屬銀座式商廈,以餐飲租戶為主。

分析指,疫情明顯緩和後,市民重新外出,當中以餐飲生意最明顯轉好。同時間,核心區舖位租金從高位回落,而租金水平跌至餐廳可負擔,故趁機租舖擴充,相信在未通關前,零售商仍相對審慎,而餐飲租舖個案則持續上升。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每日舖位市道 20 Oct 2021



西環第二街地鋪七年輸34%

市場再錄鋪位蝕讓,西環第二街一個地鋪,面積約1203方呎,以約1330萬易手,料新買家享約2.89厘回報。原業主持貨9年,帳面虧蝕675萬,貶幅約34%。

平均呎價1.1萬

上址為第二街141至149號地下C6號鋪,面積約1203方呎,市場消息透露,以約1330萬易手,呎價約1.1萬,該鋪位門面闊約22呎,租客星元素演藝學院,月租3.2萬全包,租期至2022年7月23日,料新買家享約2.89厘回報。原業主於2012年7月以2005萬購入,持貨9年,帳面虧蝕675萬,貶幅約34%。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原業主急於移民,作大幅度減價沽貨,最初叫價2000萬,最終減價670萬或33.5%成交。

業內人士表示,該鋪位門面雖闊,位處第二街屬橫街,人流一般,附近居民不會特地到此閒逛,現時該鋪位租予學校,租金全包,回報一般,不過,該鋪位呎價只是1.1萬,比住宅還要平,論價格,又是十分「抵買」。

另外,工聯會剛以約1.17億元,售出銅鑼灣快樂大廈一籃子物業。

大角嘴周勝記商廈1.53億易手老牌建築商沽貨投資者吳天偉承接

老牌建築商周勝記置業家族接連沽貨,繼早前沽售銅鑼灣波斯富街巨鋪,最新沽出大角嘴的周勝記商業大廈,作價1.53億,較放盤叫價減價逾20%。該家族於短短1個月套現6.8億。買家為投資者吳天偉。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角嘴周勝記商業大廈於上月中易手,作價約1.53億,原業主為周勝記置業有限公司,董事周炳權,有「大坑鋪王」之稱。新買家為堡誼有限公司,董事吳天偉,吳氏為俊業集團執行董事,亦是錦綉花園發展商,料回報率接近3厘。

有代理指,該廈放盤價2億,最終減價約4700萬或20%易手,該廈總樓面約2萬方呎,平均呎價約7359元。周勝記屬於老牌建築商,由周勝妹所創辦,上述塘尾道25號的周勝記商業大廈,為周勝妹於1971年8月以30萬購入,之後在1993年重建成周勝記商業大廈,樓高15層,一直作為收租之用。

一個月套現6.8億

周勝記亦於上月沽售銅鑼灣波斯富街巨鋪,涉及為波斯富街21至27號本德大廈地下A、B、C及D鋪,連1樓及2樓,建築面積約1.38萬方呎,原開價6億,以5.25億易手,買家為耀才證券主席葉茂林,回報率僅1.5厘。該物業在高峰期2014年由豐澤電器承租,月租約92萬。近年隨着市況不濟,於2018年由連鎖服裝店包浩斯以每月約30萬短租。2019年9月,由夾公仔店「娃娃星球」取代,月租48萬,是全港最大型的夾公仔店。

有代理表示,周勝記家族連環沽貨,儘管最終減價易手,惟造價相當理想,周勝記商業大廈回報率接近3厘,銅鑼灣波斯富街巨鋪回報率只有1.5厘。

傳縉城峰基座3.5億易手

嘉里持有西環第一街8號縉城峰基座包括地下至2樓商場及6個車位,商鋪總建築面積15891方呎,市傳以3.5億易手,現月收租70.4萬。現尚有一地鋪待租,建築面積1069方呎。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副分區營業董事陳崗表示,葵涌梨木道73號海暉中心高層03室,面積約1355方呎,成交價約624.6萬,呎價約4610元,刷下海暉中心呎價新高記錄。

油麻地彌敦道鋪12.8萬承租

由著名甜品店義順牛奶羅氏家族成員持有,並自用多年的油麻地彌敦道513地鋪,剛租予食肆,地鋪面積約1200方呎,另有入則閣,市場消息透露,以每月12.8萬租出,平均呎租約106元,租客為食肆,並以權發酒家呼聲高。

義順羅東文:淡出市場

義順牛奶東主羅東文回應本報,證實鋪位已租出,惟未有透露租金。

他說,義順於今年1月撤出該自用多年的鋪位,強調部署退休,與疫情無關,指香港本地消費不俗,尤其食肆生意好。

東角道巨鋪每呎80元租出

核心區鋪頻錄食肆承租,銅鑼灣東角道1個面積6000方呎巨鋪,以每月50萬租出,新租戶為食肆,平均呎租約80元。

東角道26號怡東商場地下13至16號鋪,連1樓,屬複式鋪位,由「賭王」何鴻燊(已故)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控股持有,建築面積約6000方呎,以每月50萬租出,新租戶為食肆,租金較該鋪高峰期月租約220萬,低約77%。

較高峰期跌77%

市場消息透露,上述巨鋪早於7月份放租,意向月租88萬,終獲飲食業以逾50萬承租,較意向價低約43%。該鋪位地鋪約3173方呎,1樓面積約3050方呎,合共6223方呎,以最新租金逾50萬計算,平均呎租約80元。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核心區舖位買賣稍增,消息指,中環擺花街18至20號地下1至7號舖,建築面積4,043平方呎,以約7,000萬元成交,呎價約1.7萬元

核心區舖位買賣稍增,消息指,中環擺花街18至20號地下1至7號舖,建築面積4,043平方呎,以約7,000萬元成交,呎價約1.7萬元。舖位由餐廳以每月約18.3萬元租用,回報率約3.1厘。 原業主於2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074868?r=cpstna

6 Oct 2021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HK01】謂,7.1億沽中環巨舖,花旗銀行「售後租回」簽罕有1/4世紀超長租約

【HK01】謂,7.1億沽中環巨舖,花旗銀行「售後租回」簽罕有1/4世紀超長租約。花旗銀行(香港)於今年8月份,以7.1億元售出開業接近四十年的中環會德豐大廈逾萬呎巨舖,帳面大賺逾3億元,成為近年中環區內最矚目的舖位成交。該巨舖能夠成功易手,原來歸功於買賣雙方訂下的罕有條款,據知,花旗將會「售後租回」舖位,租約期最長達二十五年,相等於四分一個世紀,為近年罕有超長年期的「銀行鐵約」。

4 Oct 2021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每日舖位市道 29 Sep 2021

晨早新聞 ☀

先達相連鋪九年勁蝕1500萬

過氣「炒機天堂」先達廣場,有業主於高峰期購入相連鋪位,現時以440萬易手,持貨9年勁蝕1500萬,物業貶值約77%。

現以440萬易手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旺角先達廣場1樓F37及F38號相連鋪位,每個建築面積112方呎,實用面積61方呎,分別於8月底、9月初易手,成交價同為220萬元,呎價即約1.96萬元。

兩個鋪位由同一名原業主持有,於2012年以1940萬一併購入,持貨至今9年,合共套現440萬元,帳面勁蝕1500萬元,物業貶值約77%。

先達廣場曾於2003年,有鋪以蝕讓約80%售出,去年9月,該商場F97號鋪,建築面積102方呎,以110萬元成交,呎價10784元,原業主2012年11月以625萬購入,蝕讓515萬,8年間大跌82.4%。

先達廣場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聚集電訊行業,2010年蘋果推出新手機iPhone 4,先達廣場成為炒賣中心,為該商場迎來盛世,但2015年的iPhone 6s系列開始,iPhone先後「炒燶」,商店生意急速走下坡,空置率飆升,鋪價由高位大瀉。2017年開始,先達廣場鋪位買賣更以蝕讓為主。

京士頓街巨鋪每呎33元租出

銅鑼灣錄一宗巨鋪減價承租,由恒隆持有的京士頓街一個巨鋪,建築面積約9000方呎,以每月近30萬承租,平均每呎33元,較舊租金減約33%。

玩具店每月近30萬進駐

上址為京士頓街2至4號地下1B號鋪及地庫,建築面積約9000方呎,現址為時裝店,市場消息透露,業主以每月46.8萬放租,剛由名牌玩具承租,月租近30萬,平均呎租約33元,較舊租金每月約45萬,減租約33%。

本報就上述租賃向恒隆查詢,發言人回應,對此不作評論。

早前位處區內東角道金百利地下一個鋪位,面積約1050方呎,獲二手名袋店HANNAH租用,月租約40萬,平均呎租約380元,該鋪位曾由首飾品牌Swarovski租用,於零售高峰期時,月租高見約176萬,至2018年續租時降至每月約100萬,早前約滿遷出。按最新月租計,較對上租金平約60%,若與高峰期比較,跌幅更達77%。

該鋪位位處金百利,位置上正對崇光百貨,地下東角道連接世貿中心,屬銅鑼灣黃金零售地段。該品牌原租用同區東角商場地下及1樓鋪位,是次搬至位置更好的位置,人流更多。近年核心區鋪租大跌,吸引租客趁租平搬遷更佳的位置,租金卻大減。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每日舖位市道 23 Sep 2021

晨早新聞 ☀

鴨脷洲商住物業 意向價9800萬

工商舖市場今年以來不乏全幢易主成交,足見市場承接力強,同時亦吸引業主割愛,新近全幢放售的鴨脷洲平瀾街2號,為6層高商住物業,現以現況及連租約形式放售,業主意向價約9,800萬元。

地舖1200呎 樓底特高

專業地產符源表示,該行獲業主委託放售鴨脷洲平瀾街2號全幢商住物業,現為一幢樓高6層高商住大廈,地舖面積約1,200平方呎,樓底高約18呎,空間感十足。而1至5樓為住宅,每層1伙,部分為特色單位,附設平台,另附有一個連天台的複式單位,其備有內置樓梯直達天台。住宅單位實用面積介乎772至1,544平方呎。至於物業經由設計師精心打造,採用西式工業風格,同時改裝落地窗,大為提高採光度及廣闊視野。

1至5樓為住宅 具特色裝修

符氏續指,平瀾街2號坐落於鴨脷洲海濱,物業北面眺望海景,而步行至港鐵利東站僅只需3分鐘步程,對外交通亦甚為便利;而根據分區計劃大網,上址現規劃為「住宅(甲類)2」用途,將以現況及連租約形式出售。符氏稱,近期港鐵黃竹坑站有新盤開售,頓成市場焦點,而港鐵南港島綫通車以來,帶動該區發展,加上鴨脷洲區內亦不乏收購、合併,反映無論發展商或投資者均一致看好區內的發展潛力,而放售的全幢商住大廈,出租情況理想,同時具收購重建潛力,可望吸引實力買家青睞。

財團約11億 購跑馬地大坑道項目
呎價達6萬 高意向價約2成

豪宅地段仍獲注視,早前由老牌家族標售大坑道341至343號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8萬平方呎,獲財團以約11億元購入,呎價高見約6萬元,高出意向價約兩成。

市場消息指,跑馬地大坑道錄得大額成交,涉及大坑道341至343號雅居。據了解,該項目地盤面積約1.1萬平方呎,現提供6伙單位,總樓面合共約1.8萬平方呎。

可重建樓面約2.1萬呎

項目由一老牌家族持有,有見住宅市況向好,早前交由測量師行進行標售,意向價約8億至9億元,本月初截標。消息指,是次競投反應非常理想,獲約7至8組財團入標,結果項目以約11億元成交,呎價高見6.1萬元,超出意向價逾兩成。新買家除了可作自用外,亦可選擇重建,而項目可重建樓面面積約2.1萬平方呎。市場人士指,新買家為用家。

是次沽貨的老牌家族,早於1955年購入收租多年。據悉,該家族於2019年亦曾沽貨,以7.8億元沽出中環威靈頓街50號華威商業大厦地下、地面上層、一樓及二樓的商舖B室,以及3樓至22樓的2號及3號單位等,總樓面面積共34,243平方呎,佔整幢大廈59%樓面,呎價約2.3萬元。

是次易手的雅居,地段有不少知名人士擇居於此,如比鄰物業的大坑道345號嘉園,「天王」郭富城便居於該廈頂層單位。同地段新項目方面,附近有麗新旗下339 Tai Hang Road,2座涉及9伙,單位面積由1,504至5,046平方呎,當中有面積逾5,000呎的複式特色戶,連私家空中天台花園。

雅居比鄰嘉園 多名人業主

項目去年一宗成交涉B座3樓,面積約1,506平方呎,以5,318萬售出,呎價35,312元。

東半山豪宅地盤罕有,對上一宗較大宗買賣,為本年中東半山司徒拔道15號及東山臺7號,以約5億元成交。物業前身為嶺南教育機構旗下嶺南小學及嶺南幼稚園校舍,地盤佔地約17,277平方呎,擬議重建方案為兩幢共14伙的低密度分層住宅,總樓面面積約34,983平方呎。業主於2019年曾於市場標售,當時未有售出,直至今年市況回勇,終以5億元易手。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HK01】謂,鄧成波家族4個月沽近百億貨,市傳再推40物業求售,市值47億。

HK01】謂,鄧成波家族4個月沽近百億貨,市傳再推40物業求售,市值47億。舖王鄧成波今年5月14日離世後,其家族至今已累積沽出超過42項物業,包括工商舖、住宅及停車場等,合共套現約96億元。市場消息透露,鄧成波家族正部署新一輪沽貨行動,市場流出一份新放售名單,涉及超過39項物業,合計市值高達約47億元,當中包括屯門「龍床盤」菁雋的基座商場舖位及一籃子車位,叫價約4.6億元。

21 Sep 20

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

每日舖位市道要聞 17 Sep 2021

每日舖位市道要聞

西洋菜南街鋪1100萬沽環亞區蘊聰短炒賺350萬

鋪市交投轉活,資深投資者早着先機,短炒沽貨獲利。由環亞拍賣董事總經理區蘊聰持有的太子西洋菜南街鋪以1100萬售出,持貨僅2個月帳面獲利約350萬。

太子西洋菜南街258至260號長寧大廈地下雙號鋪,建築面積約185方呎,以1100萬售出,呎價約5.94萬。該鋪由水族館以2.5萬承租,買家料享回報約2.7厘。

持貨僅兩個月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今年7月以750萬購入,以公司名義良朋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董事包括區蘊聰等人,持貨僅2個月,帳面獲利35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47%。

「考慮再購『心水』鋪」

區蘊聰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經歷社會運動及疫情等因素打擊,令鋪位租售價於高位大幅回落,加上政府於去年底為工商鋪「減辣」,投資者伺機入市,鋪市尚未完全復甦,若中港兩地日後通關,料鋪租具提升空間,強調現時不會刻意短炒鋪位,惟市場有「心水」鋪位,會考慮購入。

隨鋪市回暖,近期頻錄資深投資者短炒,其中,由MAPLE時裝老闆麥志剛持有的西環卑路乍街22至24A號懋華大廈地下雙號鋪,面積約1300方呎,以約3300萬成交,呎價約25385元,持貨3個月帳面獲利約620萬,物業升值約23%。

紅磡民泰街鋪33萬租出

在疫情受控及消費券等利好因素帶動下,零售及餐飲市道轉趨熾熱,帶動食肆積極租鋪,紅磡民泰街1至25號地鋪,以每月約33萬租出,新租客為食肆。

較意向月租搶高10%

  中原(工商舖)商舖租賃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黃新宇表示,紅磡民泰街1至25號地下B1號鋪,涉及面積約2800方呎,新租客從事餐飲行業。

  黃氏指,鋪位前租客為台式料理店,於2018年以每月約25萬承租,租客不續租,業主隨即於今年4月將物業推出預租,當時叫價約30萬,洽租反應熱烈。經多個準租客競逐後,最終近期以每月約33萬租出,較意向月租高出約10%,呎租約117元。

  黃新宇表示,上述鋪位地利位置佳,鄰近有多個大型屋苑,包括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等,屬區內一綫地段,對餐飲有着極大需求。

平均呎租117元

  黃氏續稱,今番鋪位距離港鐵黃埔站出口僅約數分鐘步程,加上屯馬綫開通後,紅磡區內人流進一步增加,紅磡、黃埔一帶鋪位生意來源有保證。

  黃新宇指,今次租出的鋪位屬區內大面積餐飲盤源,租金更被搶高租出。

黃氏相信,香港人對餐飲需求強勁,隨疫情情況好轉,加上第二期消費券派發在即,會有更多餐飲行業加快落戶潛力地段,帶動鋪位租賃需求,議價空間有望逐步收窄。

口罩店落戶名店商場 預租ifc mall
位處1樓人流最旺 料屬同區搬遷

疫情下口罩成為必需品,令口罩店愈開愈多,連國際品牌雲集的中環ifc mall,亦招攬口罩店進駐。本地口罩生產商masklab,租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 mall一樓約500平方呎的舖位,預計屬同區搬遷及升級。

中環ifc商場向來雲集國際奢侈品、時裝等,在疫情下口罩店漸受歡迎,成為商場招攬對象。中環ifc商場1樓1019B舖,面積約500平方呎,獲口罩店masklab預租,近日該舖外已掛起品牌標誌,現正裝修中快將開業。位置上,ifc商場1樓連接天橋,前往多幢寫字樓,故商場1樓人流最旺,包括Apple Store等亦設於該層。是次涉及舖位面向交易廣場出口,上班人士必經之路,故屬商場內一個人流暢旺舖位。

華人行分店 獲其他品牌預租

masklab創立於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透過其專業印刷技術,與法國設計師合作推出繽紛多彩印花圖案口罩。目前品牌在香港設立數間分店,包括觀塘、尖沙咀等。品牌去年已殺入中環,租用皇后大道中華人行地下1號舖,面積約1,098平方呎,月租約20萬元,屬短租性質。消息指,華人行舖位獲其他品牌預租,故不排除masklab作搬遷,並升級至中環最大型商場內。

去年爆發疫情,口罩店亦在疫市下大幅擴充,而近月已有放緩趨勢。美聯工商舖統計數字,4大核心區地舖共有33間口罩店,較半年前多出2間,而擴充步伐已放緩。較近期租務,為旺角西洋菜街14至24號地下,面積約700平方呎,早前由口罩店以每月約12萬元租用。

投資者重臨 核心區舖位連錄買賣

舖市平穩向好,近期核心區罕有連錄大額舖位成交,買家不乏近年罕有入市的資深投資者,反映投資者看好後市。

近期市場錄得多宗銀行沽舖個案,其中中環更錄有大額成交。涉及花旗銀行(香港)以7.1億元,沽出中環會德豐大廈地下A舖、地庫連同外牆,物業面積約1.19萬平方呎,在8月19日透過招標形式以7.1億元沽出。花旗銀行於04年12月以3.9億元買入舖位,是次易手帳面獲利3.2億元,升值82%。該舖位於德輔道中及畢打街交界,為中環心臟地段,過往極少成交。

「台灣張」7.1億 購中環花旗銀行舖

新買家為騰倡有限公司(SHINY PROFIT LIMITED),公司董事為有「台灣張」之稱的投資者張彥緒。事實上,張氏過往多次購核心區物業,例如曾於沙士時低價1.1億元購入羅素街,並於2011年以11億元沽出。近年他罕有大手入市,現逾7億元購核心區舖位。

另外,銅鑼灣波斯富街21至27號本德大廈地下A至D號舖至2樓,以5.25億元成交,據了解,該舖面積約1.38萬平方呎,物業早年曾由本地時裝品牌包浩斯(00483)短租,2019年則由夾公仔店以約48萬元租用,目前1及2樓已交吉。該廈為處單邊,兼面積較大,為區內罕有放售。此外,物業具收購價值,樓齡達57年,整批舖位佔大廈業權逾16%。舖位原業主是被稱為「大坑舖王」的周炳權家族,部分舖位早於50年前已購入。

耀才證券葉茂林 連環購銅鑼灣舖

新買家為耀才證券葉茂林,他於10多年前曾連環投資尖沙咀舖位,並沽貨獲利,過往多年未有涉足舖市,今年初先以逾2億元,購入銅鑼灣怡和街舖位,如今再下一城。

另外,中環德輔道中遠東發展大廈地舖以1.15億成交,買家為「戲院大王」陳俊巖家族成員,原業主於2003年6月以1,700萬買入,持貨18年帳面獲利9,800萬元,物業升值5.8倍。

至於旺角區方面,西洋菜南街2R號地下連自建閣樓,面積合共約2,000平方呎,以約1億元成交,新買家為投資者李耀華,原業主於1995年以1,200萬元購入,持貨26年帳面獲利約8,800萬元,物業期間升值約7.3倍。

分析指,本港疫情緩和,消費市道轉好,整體舖市也有改善,而由於尚未通關,核心區舖位租金仍在低位徘徊,價格亦有回調,而具實力的資深投資者,見核心區難得有舖可買,兼價格較高峰期明顯有差距,故把握時機斥資入市,期待日後重新通關,舖價將升值,因此近期多位資深投資者復出,投資核心區。後市上,相信仍有投資者密切留意核心區,期待購舖作長綫投資。

佳寶連環沽貨 同時放售逾10舖

佳寶近期加快沽舖,新近以約2億元分別沽出西灣河及屯門物業,另同時放售約10多組舖位。

消息指,西灣河街129至133號利基大廈地下2號舖連閣樓,以1.22億元成交,舖位面積約8,400平方呎,現由百佳超市租用。據了解,原業主佳寶超市於2012年8月以8,960萬元買入,持貨9年轉手,帳面獲利約3,240萬元。

沽西灣河屯門舖 套現2億

另外,佳寶旗下屯門鄉事會路112至140號雅都花園地下8號舖,面積約3,435平方呎,以近8,000萬元沽出。連同西灣河舖位,日內連沽兩舖套現逾2億元。

年初至今,佳寶老闆林曉毅連環拋售物業,已套現逾20億元。據悉,林氏放售物業步伐未減慢,現把旗下10多項舖位、住宅等物業於市場放售,舖位分布於元朗、土瓜灣等,由於多屬自用超市舖位,面積較大,每個3,000餘平方呎起,市值總涉逾10億元。

每日鋪位市道 16 Sep 2021

晨早新聞 ☀

南昌街地鋪2000萬沽

疫情持續穩定,鋪市交投稍見好轉,惟市區鋪位仍錄明賺實蝕個案。消息指,深水埗南昌街地鋪獲投資者以2000萬承接,原業主持貨3年明賺暗蝕離場。

市場消息指出,深水埗南昌街單號地下及入則閣,地鋪面積約1000方呎,附設入則閣850方呎,合共面積1850方呎,以2000萬售出,呎價約10811元,原業主於2018年以1930萬購入,以個人名義持有,以易手價計,持貨3年帳面獲利僅7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3.6%,惟扣除代理佣金及印花稅等開支,料實蝕約120萬離場。

持貨三年明賺暗蝕

據市場知情人士透露,上述買家為一名林姓投資者,購入該鋪後,隨即以約2400萬放售,較購入價高約兩成。

據大型代理行資料顯示,該街道近期錄得成交有南昌街165至167號,面積1695方呎,於今年7月以1.1億售出,呎價約64897元。

堅道鋪每呎2.23萬售

據市場消息指出,中環堅道135至137號金谷大廈地下雙號鋪,面積850方呎,以1900萬售,呎價約2.23萬,據悉,該鋪現時由連鎖便利店以4.25萬承租,料買享租金回報約2.68厘。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原業主於2007年以948萬購入,以個人名義持有,為梁姓人士,以易手價計,持貨14年帳面獲利約952萬,物業期間升值約1倍。

花旗銀行7.1億沽中環巨鋪38年前進駐採售後租回策略

中環核心區罕現巨鋪買賣,花旗銀行以招標形式售出中環畢打街巨鋪,作價7.1億,該銀行對此據點「情有獨鍾」,早於38年前進駐,曾一度沽貨,2年後回購,今番沽售,亦採取售後租回策略,買家為資深投資者「台灣張」張彥緒,料回報約2.5厘。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中環畢打街20號會德豐大廈地下A鋪及地庫,於上月中以7.1億售出,買家公司名義騰倡有限公司(SHINY PROFIT LIMITED),註冊董事為張彥緒,原業主為花旗銀行(香港)有限公司(CITIBANK(HONG KONG)LIMITED),早於1982年12月以8888.2萬購入自用,並於2002年10月以1.84億售出,當時帳面賺近億元,不過,2年後,卻提價近一倍購入,於2004年12月以3.9億回購,至今持貨17年,帳面獲利3.2億,物業期間升值約82%。

市值租金約150萬

據花旗銀行發言人昨日回覆指,上述成交以招標形式售出,早前該項目接獲4至5份標書,買賣採售後租回策略,集團將長期租用該鋪,惟租約年期及實際租金則不便透露,並指上述交易為集團全球性房地產投資策略以作出的商業決定,強調集團無意撤出本港的銀行業務。

花旗:無意撤出本港業務

據業內人士指出,上址建築面積約11924方呎,以易手價計,呎價約59543元,花旗銀行自1983年起於上址開業至今,時間長達38年,該巨鋪市值月租約150萬,料回報約2.5厘,買家張彥緒,有「台灣張」之稱,是活躍於市場的資深投資者。

「台灣張」張彥緒承接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指出,上述成交價屬理想價錢,證明核心區鋪位備受投資者追捧,該「大刁」亦為鋪位市場釋出正迅息,料鋪市有力逐步走出低谷。

資料顯示,市場消息今年初曾一度盛傳,花旗銀行有意出售亞太地區部分零售銀行業務,涉及包括南韓、泰國、菲律賓和澳洲,但仍最終未有確實定案,花旗亦拒絕就相關消息進行評論。

近期,大型銀行紛加入沽鋪行列,由渣打銀行持有的上水新豐路55至57號紹計樓地下A號鋪及入則閣,面積約1964方呎,另設入則閣1736方呎,合共面積約3700方呎,以交吉形式4680萬售出,平均呎價約12649元。

觀塘戲院大廈基座 2億放售

觀塘通明街9號觀塘戲院大廈A座基座,於1970年落成,當時為區內知名的「觀塘戲院」之一部分,及後戲院結業之後,物業一分為二,一部分變成教會會址,其餘部分曾經變成桌球室,而近期業主將教會會址以外的部分,經萊坊以「私人協商」形式放售,意向價2億元。

該物業市場推廣面積逾15,000平方呎,其中地面層佔約11,000平方呎,業主有一份已獲批的改建及加建圖則,有機會額外增加數千平方呎的面積。按照現時樓面,以業主意向價2億元計,呎價約1.3萬元。事實上,該戲院部分佔大廈業權比例達28%,意味只要買家成功購入該物業,等於成功在該舊樓「落釘」,亦有利於發展商之後再逐步收購重建

深水埗地下連1樓飲食舖 意向租22萬

疫情穩定,加上消費劵推動下,本港近期零售及餐飲市道已見起色,加上舖市租金調整下,刺激開業者入市,帶動舖位需求;有業主亦乘市道轉旺,放租位處深水埗福榮街地下連1樓舖位,意向月租約22萬元,同時可分拆兩個單位放租,以應不同租客所需。

門面濶 已交吉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分區營業董事黃泳珊指,位處深水埗福榮街182號地下連1樓,地舖面積約2,550平方呎,1樓面積約3,620平方呎,總樓面面積約6,170平方呎,門面闊達38呎,舖位已交吉,現以意向月租約22萬元招租,平均呎租約36元。

地下叫租12萬 1樓每呎30

舖位周邊為住宅群所包圍,曾由酒家及西餐廳所租用,反映出上址經營飲食業的潛力十足,而業主亦接受舖位可分開出租,地舖意向月租約12萬元,平均呎租約47元,而1樓意向月租約11萬元,平均呎租30元,而1樓可設獨立出入口及樓梯,即使與地舖分間出租,亦方便租客運作經營。

深水埗區內的租務成交甚為活躍,但由於地段不同,所以租金的差幅亦較大,平均呎租由24元至逾200元,而承租的面積大部份以1,000平方呎以下的中、小型舖位居多,主要以中、小型舖位的租金門檻相對吸引,參考市場最新近成交,福榮街111至117號地下B舖,面積約1,000平方呎,新近以約10.5萬元租出,平均呎租約105元,上址舖位靠近黃金電腦商場及港鐵深水埗站,承租能力亦較高。

黃氏指,深水埗屬舊區,不過其地理位處市區核心地段,甚有優勢,近年亦吸引不少發展商作收購發展,而區多個新樓盤陸續落成入伙,為深水埗注入新元素,至於,是次放租的舖位坐落於民生地段,對面為萬科旗下的大型住宅項目The Campton,已屆入伙階段,而舖位旁邊為恒基(00012)發展的曉盈,周邊亦有寓‧弍捌、恆大‧睿峰等,人流及消費力相當有保證,再者放租舖位屬罕有市區飲食舖,面積又充足,更突顯其矜罕度,預料短時間獲實力租客承租。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永亨銀行沽觀塘自用舖 9500萬成交

號舖及閣樓易手,物業地下面積約1,400平方呎,閣樓面積約1,150平方呎,舖位以約9,500萬元成交。該舖位於區內人流較旺地段,價值較高。

據了解,舖位原由永亨銀行持有自用多年,已遷出多時。翻查資料,原業主早年分階段購入兩舖,涉約1,265萬元,如今沽舖大幅獲利。據悉新買家為投資者,購入舖位作投資,以每月約32萬元放租。

11 Sep 2021

經濟日報

2021年9月9日 星期四

每日舖市要聞 10 Sep 2021

晨早新聞 ☀

鴨脷洲大街11鋪2.25億易手投資者連約承接料回報約二厘

疫情持續平穩,帶動鋪位市場交投回暖,發展商亦趁勢沽售非核心物業,由恒基持有的鴨脷洲倚南地下11個鋪位,獲本地投資者連約承接,作價2.25億,平均呎價約4.3萬,料新買家可享回報近約2厘。

市場消息指出,由恒基持有的鴨脷洲大街68號倚南一籃子地鋪,涉11間鋪位,總樓面約5228方呎,獲本地投資者以2.25億承接,平均呎價43037元,以月租33.48萬計,料回報率約1.8厘。本報昨日就上述消息向恒基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查詢,他證實該鋪位已沽售。

恒基沽售非核心物業

倚南為恒基發展,擁有106伙住宅,地下為上述一籃子鋪位,於2016年10月落成,樓齡甚新,恒基早於2015年開始賣樓花,今番售出地鋪。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上述鋪位位處民生街市位,周邊人流量不俗,包括日本城、佳寶超市及家農優質果菜等,儘管現時回報僅約1.8厘,料未來有提升空間,預測回報可達3厘水平。

平均每呎4.3萬

近期多個發展商紛沽售旗下物業,他認為,發展商均採取貨如輪轉策略,隨近期疫情持續平穩,帶動鋪市回暖,紛趁機放售旗下項目,當中包括單幢物業、鋪位及車場等。

鋪位交投活躍,昨日單日連錄至少3宗買賣,尖沙嘴白蘭軒道2號地下B、C、D及E號鋪,連閣樓及1樓,面積約1000方呎、1259方呎及1259方呎,租客為嵐橋丼飯專門店,成交約9000萬,原業主為董姓投資者,於2011年10月以5100萬買入,持貨10年,帳面獲利4900萬,升值約96%。

白蘭軒道鋪9000萬售

灣仔灣仔道162至162地下B1號鋪連閣樓,建築面積地下約480方呎,入則閣約280方呎,合共約760方呎,門面闊約9呎,深22呎,租客為食肆鹵至尊,成交價2400萬,舊租客眼鏡店,若果參考舊月租5.2萬,料買家可享回報約2.6厘。原業主於2019年10月以1935萬買入,持貨接近2年,帳面獲利465萬,物業升值約24%。

蘭桂坊巨鋪每月16萬租出

中環蘭桂坊過往遊客必到,疫下打擊至大,鋪位租金暴跌,五礦地產持有的雲咸街LKF 29地下及1樓,面積合共4611方呎,獲食肆以每月16萬承租,平均呎租約35元,較舊租金跌43%。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LKF 29地下及1樓鋪獲Brooklyn Yakuza Limited以16萬承租,租約3年,由上月25日至2024年8月24日。上址舊租客食肆,於2019年以28.5萬進駐,租約期至2024年,惟租客提早遷出,故新租金跌43.8%。

屬25年來最低租金

資料顯示,上述鋪位多年來由食肆承租,2015年高峰期月租高達51萬,呎租約111元,2018年租金已跌至30萬,租客於2019年遷走。LKF 29落成於1996年,該鋪當年租金已高達27.3萬,至2001年,月租仍維持28萬,2002年時業主與租客設定底租16萬,連分成最高可達17萬,因此從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次最新簽訂租約,租金為歷年來最平。

較2015年高位跌68%

五礦地產今年4月公布2020年度年報,該公司指,回顧年內,零售及餐飲行業未從社會事件引發的負面影響中恢復過來,更受新冠疫情進一步打擊,陸續有零售商和食肆關閉部分店鋪,包括蘭桂坊等地區出租率跌至近年新低,新簽訂租金下滑幅度明顯,在艱難市況下,集團雖努力以積極方法促成交易,但其屬下投資物業於2020年租金水平及出租率依然下跌。

周生生連環棄租尖旺兩巨舖 
新之城地舖新約每月60萬 高位插七成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中港通關仍未有進展,對主打遊客市場零售商戶的營業額構成打擊。連鎖珠寶金行周生生(00116)今年連環棄租兩巨舖,其中租用7年的旺角新之城地舖,將於年底前撤出,舖位新近以每月約60萬元獲食肆租用,租金較高位大跌逾七成。周生生位於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的4個相連舖位,亦會在今年底約滿,業主現以120萬元重新放租,意味周生生不續租的機會甚高。

大型食肆進駐 每呎171元

據了解,周生生位於旺角亞皆老街65號旺角新之城地下G1至G9號舖分店,建築面積共3505方呎,位處亞皆老街及西洋菜南街交界,當年部分舖位仍是旺角新之城商場的入口,業主2014年將其打通成一個大單邊巨舖出租予周生生,月租高達210萬元,呎租約599元。

舖位租約原本在今年中到期,業主曾開價100萬元放租,但未吸引到周生生續租。隨着租期臨屆滿,業主不欲舖位丟空,故以短租形式讓周生生繼續經營,有傳每月租金低於50萬元。

市場人士透露,由於該舖位置及人流不俗,而且鄰近港鐵站出口,故接獲不少租客查詢。據知,其中一家大型食肆出價進取,以每月約60萬元承租,呎租約171元,最新月租較2014年高位大減150萬元,跌幅達71.4%。由於舖位已獲新租客承租,故此周生生須在年底前遷出舖位。

栢麗大道店意向月租120萬

周生生另一家位於尖沙咀的分店亦有機會結束,為彌敦道111至181號栢麗購物大道地下G1至G4號舖連1樓1至2號舖的複式舖位,地下建築面積約2866方呎,1樓建築面積約2894方呎,建築面積共約5760方呎,屬整條栢麗購物大道位置最佳的舖位。

資料顯示,周生生2008年起租用上述舖位,月租高達215萬元,呎租約373元;在2012年再加租39.5%至300萬元,呎租升至約521元。據悉,現時周生生的租約將在今年11月屆滿,業主近日推出舖位招租,月租叫價只約120萬元,每呎約208元,較最高峰大削180萬元或60%。市場估計,周生生續租的機會不大。

不過同一地段地下G9、G10號舖連1樓5號舖,建築面積共2768方呎的複式舖位,近期才由連鎖珠寶金行謝瑞麟(00417)以每月25萬元租用,每呎僅約90元,以此推算,周生生現時舖位的租值料低於100萬元。估計業主有意把舖位分間成最多4個獨立舖位出租,壓低每個舖位的租金,可較易覓得租客。

恒地約82億 奪土瓜灣小區項目
市建局第二大重建盤 料日後呎價逾2.5萬

恒地(00012)以81.89億元,奪得市建局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此為市建局首個以「小區規劃」批出的重建項目,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11,414元,低於市場估值下限逾1成;預計日後開售呎價約2.3萬元。

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是繼觀塘凱滙後,市建局最大型發展項目,地盤面積約79,718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717,464平方呎,除近60萬平方呎的住宅樓面外,項目還設約12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其商業樓面首10年將由發展商與市建局共同持有,發展商佔租金收益7成,市建局佔3成。另有約3萬平方呎交回市建局作公共設施。以是次中標價計算,每呎樓面地價約11,414元,較截標前的市場估值下限約1.3萬元,低約12%。

中標呎價 低估值下限1成

恒地是次擊敗5個財團,以81.89億元奪得項目,恒地發言人表示,集團很高興成功投得項目的合作發展合約,項目位處市區核心地段,集團對該區相當熟悉,包括曾發展啟岸及區內數個舊樓重建項目,並對該區的發展潛力很有信心。集團期待跟市建局攜手合作,為東九龍舊區帶來新氣象,推動可持續發展。

恒地:區內擁數盤 發展具經驗

若按每平方呎建築成本約5,000元,連地價及10%發水樓面計算,預計項目的總投資額約121.89億元。如加上兩成利潤及8成實用率計算,保守估計項目日後的推售實用呎價逾23,168元。

參考鄰近半年的平均實用呎價,半新盤環海.東岸約20,896元、啟岸則約25,035元,而鄰近的二手屋苑碧麗花園平均呎價約16,282元,昇御門平均實用呎價約17,425元,可見落成後呎價高於區內一二手項目。

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指,中標價十分合理,又指未來市建局會以「小區」形式發展為主,故這項目有指導性作用,並預計住宅部分落成後每呎售價由2.5萬元起。現時市區大部分舊樓樓齡高及質素差,相信未來市建局會加快舊區重建及復甦,尤其在油麻地、旺角及土瓜灣等舊區,所以這類型項目會愈來愈多。

成功取得本項目的發展商,需要按發展協議中列明有關九龍城土瓜灣小區發展的「總體設計要求」,作為興建新發展項目的藍本,與比鄰的重建項目產生協同效應,以達致整個小區的重整及規劃更完整及一體化,並以更具特色的「地方營造」及智慧元素,提升該區的宜居性。

另外,發展商亦需按發展協議中所列明的標準與品質、可持續發展和智能系統的要求,興建新發展項目。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鄧鉅明:鋪市需時二至三年恢復

星島日報】曰,鄧鉅明:鋪市需時二至三年恢復。過去18年,核心區鋪市暴升暴跌,表現令人難以想像,在自由行帶挈下,租金瘋升7至8倍,近年連環受不利因素重擊,急瀉70%至80%,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預期,核心鋪市需時兩至三年「喘息」,才能恢復疫市前正常水平,「勿懷緬過去,最風光的「癲價」已經一去不返!」
9 Sep 2021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三星50萬租華人行地舖 租跌7成

三星50萬租華人行地舖 租跌7成


三星50萬租華人行地舖 租跌7成

H Queen's三千呎舖60萬租 lululemon短期開業

 地產版2021/09/08

中環租金大幅調整,近期個別商戶進行擴充。消息指,華人行地下一舖位,獲電子產品三星租用,月租料約50萬元,租金較舊租客錶店跌逾7成。另同區H Queen's地下逾3,000平方呎舖位,獲運動服lululemon以每月約60萬元租用。

市場消息指,中環核心區一綫地段皇后大道中連錄租務成交,涉及華人行地下3至5號舖,面積約1,654平方呎,以約50萬元租出。該舖正對娛樂行及中建大廈,為區內心臟地段,平日人流暢旺。據了解,該舖目前由口罩店租用,屬短租性質,近日正式遷出。

消息指,新租客為三星電子,估計開分店主力售賣手機。翻查資料,該舖早前曾由Swatch Group旗下鐘錶品牌寶珀(Blancpain)以每月180萬元租用,呎租1,088元。去年中疫情爆發,寶珀關掉在港數分店包括上址,其後舖位交吉一段時間,獲口罩店以每月約25萬元短租。按最新月租約50萬元計,較對上鐘錶店跌約72%。事實上,最近同廈另一舖位,涉及1號舖,面積約1,098平方呎,目前亦由口罩店短租,最近亦獲鐘錶

元,而且該品牌近日已展開裝修,預計短期內開業。

該品牌主打的瑜伽服裝極受歡迎,生意在疫情下甚理想,故仍有擴充空間。

據了解,該舖原租客為運動服裝品牌MLB Korea,成為物業2018年落成時首批租客,月租約80萬元,打造成旗艦店,分成上下兩層,如今由lululemon頂上。

疫情下核心區零售受衝擊,去年多個品牌相繼收縮業務,令街道吉舖處處。以中環為例,多個大型品牌去年遷出,商舖空置率曾高見20%。

疫情緩和下,今年區內租務明顯改善,單計近半年,先後有American Eagle及恒生銀行,租用皇后大道中兩大複式旗艦店,而華人行地下兩舖位亦先後租出,空置率降低,租金則仍在低位徘徊。

8 Sep 2021

經濟日報


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舖王冧價,月租220萬劈至38萬

大公報】報導,旺角舖王冧價,月租220萬劈至38萬。內地龍頭珠寶金行「老鳳祥」早年以逾200萬搶租的旺角亞皆老街、對正港鐵旺角站出口的「舖王」,交吉3個月後終以38萬元租出,租金比2015年高峰期蒸發逾八成。舖王業主兼資深物業投資者黎永滔回覆大公報查詢時直言,新租客是樓上(前稱樓上燕窩莊),以短期租約方式租用半年,他期待當香港與內地通關,冀屆時舖市谷底反彈。
7 Sep 2021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北角電氣道舖 3年升值5成


北角電氣道舖 3年升值5成

 地產版2021/09/02

市場消息指,北角電氣道254至280號C及D號舖,面積2,400平方呎,在2017年由李耀華透過公司名義以合共8,280萬元購入,近日以1.268億元沽出,平均呎價約5.28萬元,相較其3年前購入價,仍然高出5成或4,400萬元,舖位現由餐廳租用。


2 Sep 2021

經濟日報

每日舖位要聞 2 Sep 2021

晨早新聞 ☀

陳俊巖家族1.15億購中環鋪

疫情逐步放緩,帶動核心區鋪位交投回暖,城中名人亦率先入市。中環德輔道中遠東發展大廈地鋪早前以1.15億成交,買家身分終曝光,為「戲院大王」陳俊巖家族成員。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中環德輔道中113號遠東發展大廈地鋪,於上月以1.15億易手,買家以公司名義CINEMA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登記,註冊董事分別為陳榮裕、陳榮美及陳榮民,為「戲院大王」陳俊巖家族成員。原業主於2003年6月以1700萬買入,持貨18年帳面獲利9800萬,物業升值逾5.7倍。

  據業內人士指出,上述鋪位面積約1161方呎,以易手價計算,平均呎價9.9萬,物業闊14呎,深約80呎,租客為中國聯通,月租22萬,料買家享2.3厘回報。

回報率2.3厘

  地產界人士表示,該廈樓齡44年,雖然陳舊,但對鋪位並沒有影響,該鋪位對正德輔道中,接近租庇利街,極為罕有,雖然疫市持續多時,不過,中環仍然沒有放盤,該鋪位目前租金偏低,相信提升至30萬,並沒有問題。事實上,該鋪位於2013年至2017年之間,曾由Bose音響承租,月租高達33萬。

北角電氣道鋪逾1.26億易手投資者李耀華今年暫沽兩物業

疫情持續轉好,帶動鋪位交投轉活,資深投資者率先沽貨,由李耀華持有的北角電氣道相連鋪位以1.268億成交,持貨4年帳面獲利4400萬;李耀華於今年暫沽兩項鋪位物業,合共套現逾1.46億。

市場消息透露,北角電氣道254至280號地下C及D鋪,合共面積2400方呎,以1.268億成交,呎價約52908元,該鋪現由食肆以28萬租用,買家料可享回報約2.6厘。李耀華昨日回應本報,證實沽售該單位,表示對成交價感到滿意。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7年分別以4140萬購入上述兩鋪位,合共涉資約8280萬,以公司名義吉之島物業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董事包括李耀華等人,持貨4年帳面獲利440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53%。

每呎價5.29萬連約沽

事實上,李耀華近期頻頻沽貨,資料顯示,他於今年4月以1980萬售出荃灣海壩街卓明大廈地鋪,面積429方呎,呎價約4.6萬;另外,尖沙嘴栢麗大道D段地下G29號及G30號地鋪及1樓15號鋪,於去年10月獲投資者林子峰以約2.1億承接,呎價約60519元,持貨8年帳面勁蝕2.3億,故李耀華沽出三個鋪位物業,合共套現逾3.56億。

渣打4680萬沽上水新豐路鋪

近期,大型銀行亦加入沽鋪行列,市場消息指出,由渣打銀行持有的上水新豐路55至57號紹計樓地下A號鋪及入則閣,面積約1964方呎,另設入則閣1736方呎,合共面積約3700方呎,以交吉形式4680萬售出,平均呎價約12649元,市傳買家為投資者李達成。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鋪位原業主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於2005年以1480萬購入,持貨16年帳面獲利320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2.16倍。

此外,市場消息指出,黃大仙環鳳街40至44號海鴻大廈地鋪,面積950方呎,以約3300萬成交,呎價約34736元,該鋪由食肆以7.8萬承租,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2.8厘。

黃大仙連約鋪3300萬售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原業主於1990年6月以260.4萬購入,持貨31年帳面獲利3039.6萬,物業期間約11.7倍。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每日鋪市要聞 30 Aug 2021

晨早新聞 ☀

尖咀廣東道舖月租70萬 大跌48%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令本港通關無期,旅遊區街舖租金深受打擊,在大幅減租下,一線區地舖開始錄得租賃成交。亞太區舖租最昂貴的零售地段尖沙咀廣東道,錄得疫情爆發後街內首宗地舖租賃長租成交,一家鐘錶店以月租70萬元租用原由溥儀眼鏡旗下品牌承租7年的舖位,租金大跌48.2%。

據了解,最新獲承租的廣東道54至66號帝國大廈地下A舖,建築面積約1500方呎,在去年12月起交吉放租,月租叫價為100萬元,在放租約8個月後,終較叫價減三成,以70萬元租出,呎租約467元。市場稱,新租客為鐘錶店。
據資料顯示,上述舖位原由溥儀眼鏡旗下品牌Glasstique在2013年起承租,當時月租高達180萬元,呎租約1200元。Glasstique之後曾續租,由於零售市道已不及2013年時暢旺,故在2017年時獲減租至135萬元續約,呎租約900元,減幅25%。
Glasstique的租約在去年到期,由於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零售業隨即跌落谷底,因此就算舖位叫租低過原本租金,該品牌亦決定結業不續租。最新租金不僅較舊租低48.1%外,更較2013年時高位大幅回落達61.1%。
而是次鐘錶店的租金亦較2008年時為低,翻查資料,澳洲時裝店Cotton On在2008年初以月租88萬元租用上址,呎租約587元,即目前月租仍要較13年前低20.5%。
據戴德梁行今年4月發表的亞太區《主要大街》報告顯示,尖沙咀廣東道的零售租金在去年全年下跌35%,但同期銅鑼灣羅素街的租金急挫43%,故此由尖沙咀廣東道取代成為亞太區零售租值最昂貴地段。
疫後首宗長租成交
但實際由去年初疫情爆發至今,廣東道一帶舖位甚少租賃成交,主要為續租個案,故租金未有如羅素街般急挫。今次新租出的帝國大廈地舖,已屬過去超過一年半以來,街內唯一街舖長租成交。
而廣東道仍有不少吉舖由去年中相繼丟空至今,仍未被市場消化之餘,近日又再添一個舖位丟空待租。由英國護膚品連鎖店The Body Shop租用的廣東道68至80號恒利大廈地下4號舖,建築面積1350方呎,原月租80萬元,呎租約593元,租約在本月到期,租戶已遷出。
The Body Shop早於2007年起已經租用上述舖位,據悉,舖位早於今年初開始已無營業,直至租約屆滿才正式撤離,而舖位目前未有正式放租叫價。

「名店街」北京道鋪市未見起色

核心區街道吉鋪處處,部分漸被短租「填上」,不過,尖沙嘴「名店街」北京道仍未見有起色,這條街道不見口罩及家品店等短租客進駐,較近期的長租為去年10月,接近國際廣場一個地鋪,由川菜鋪進駐,其餘地鋪未見新動靜。街道上一家位處地庫的大型連鎖美式食肆,近期更未見開門。有代理表示,北京道向來做遊客生意為主,甚少本地客,疫下分外冷清。代理續說,北京道以前可直通廣東道,但自從開闢地下行人隧道外,人流不像以前一氣呵成,街道名氣與地位亦由海防道替代。

今年暫錄17宗大手商廈買賣九展全幢最矚目涉資高達105億

商廈交投活躍,根據本報統計,今年以來市場暫錄17宗大手商廈買賣,較去年同期僅4宗,上升3.25倍,涉資高達160.8億,更急升逾6.3倍。當中以億京購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全幢最矚目,涉資高達105億。

今年以來,市場暫錄17宗逾億元商廈買賣,最大宗為億京購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全幢,作價105億,買家由發展商億京牽頭,其次為「磁帶大王」陳秉志沽售中環中心38樓全層,作價8.71億。

涉資160.8億急升6.3倍

商廈買賣「大躍進」,去年同期僅錄4宗,涉資亦只有21.8億,皆因去年中市場深受疫情困擾,工商鋪買賣淡靜,去年1月至8月,最大宗的陳秉志於去年8月,沽售中環中心42樓全層70%業權,作價4.05億,買家金利豐主席朱李月華;去年買賣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太古於11月沽售太古城中心1座,最為矚目,作價高達98.45億,買家為基滙資本。

今年商廈暫錄金額高達160.8億,比較去年同期,更急升逾6.3倍,今年買家類型多元化,除了發展商外,還有投資者,包括紀惠集團購入中環中心26樓,今年亦見用家出手,包括有香港大學及懲教署儲蓄互助社,向新世界購入荔枝角道888號甲廈新盤單位,作價分別2.93億及1.178億。

買家類型多元化

雖然商廈交投活躍,惟空置率卻未見改善,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區域營業董事蔡德寶表示,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7月份香港區整體甲廈空置率約9.99%,比6月份輕增0.05個百分點,按年則多出2.62個百分點。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指出,今年以來寫字樓大手成交主要為分層成交,相信是市場憂慮環球經濟環境,令寫字樓表現疲弱,投資者表現審慎。展望後市,他認為中資及本地買家將繼續主導商廈市場,並以分層買賣為主,由於未來供應主要集中非核心區,核心區投資價值比非核心區略優。此外,沙中綫會展站預料將在2022年啟用,相信將令灣仔、灣仔北一帶寫字樓投資前景再勝一籌。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每日鋪市要聞 27 Aug 2021

晨早新聞 ☀

天水圍天一商場鋪2188萬成交每呎4.79萬六年升值24%

民生地段鋪於疫市下異軍突起,市場頻錄成交。天水圍天秀路天一商場鋪位以2188萬成交,呎價約4.79萬,原業主持貨6年,帳面獲利428萬,買家料享租金回報約3.8厘。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天水圍天一商場地下雙號鋪,於上月底以2188萬成交,買家以個人名義登記,為林姓人士,以面積456方呎計,呎價約4.79萬,該鋪由肉檔以7萬承租,料回報約3.8厘。

租金回報約3.8厘

資料亦顯示,原業主於2015年以約1760萬購入上述鋪位,以聯名形式持有,分別為謝姓及吳姓人士,持貨6年帳面獲利428萬,期間升值約24%。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上述鋪位成交價低市價約一成,天水圍區內近期鋪位放售盤買少見少,主要成交集中於天一商場及俊宏軒,因為於疫市下街市鋪備受追捧,故大多鋪位業主均錄大幅獲利。

據美聯工商舖資料顯示,該街道鋪位最近成交為天秀路8號地下20室,面積999方呎,於今年7月以3463萬成交,呎價約34670元。

大坑銅鑼灣道鋪950萬沽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天水圍等民生地段鋪位備受投資者追捧,區內天瑞路88號俊宏軒俊宏廣場地鋪,面積約1593方呎,於今年6月以5900萬售出,呎價約3.7萬,該鋪由食肆以20萬承租,料回報約4厘,原業主2013年以4400萬買入,持貨8年帳面獲利150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34%。

消息指,大坑銅鑼灣道42至44號金暉閣地下A鋪,面積約280方呎,以950萬成交,呎價約3.39萬,該鋪由花店以2萬元承租,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2.5厘。據悉,原業主於1997年2月以183萬買入,持貨24年帳面獲利767萬,物業期間升值約4.19倍。

許留山西洋菜南街舊舖13.5萬租出

連鎖甜品店許留山今年中遭頒令清盤,多間分店已告結業,其中租用長達17年的旺角西洋菜南街分店,近日重新租出,但月租低見13.5萬元,較許留山2004年進駐時的月租,低8.5萬元或38.6%。

許留山原租用西洋菜南街2J至2Q號新江大樓地下6號舖,建築面積約820方呎,早於2004年10月已租用,當年月租22萬元,呎租約268元。許留山多年來一直續租,月租最高曾達40萬元,呎租升至約488元。

新約較十七年前低39%

據知,許留山的租約原在今年底才到期,不過該品牌在去年疫情爆發時已經間歇性營業,今年初開始更長期拉閘,分店被指欠租。在許留山遭頒令清盤後,該舖位亦正式提早被業主收回。

市場人士表示,舖位原以每月20萬元放租,在許留山正式撤出後,業主減價至18萬元,終獲一家台式飲品店承租,惟月租降至13.5萬元,呎租約165元。新租金較許留山承租時的最高峰大瀉66.3%,甚至較17年前許留山首度進駐時仍低8.5萬元或38.6%。

西洋菜南街近期亦錄得另一宗租賃成交,為67號地下,建築面積900方呎,原由威高國際(01173)旗下時裝品牌Wanko以每月38萬元承租,呎租422元。在租約期滿後,近期獲鐘錶店以15萬元租用,呎租跌至約167元,較舊租下跌60.5%。

資料顯示,舖位早在2017年初已由威高國際租用,月租高達57萬元,最初由旗下化妝品牌Colourmix經營,惟之後經營環境轉差,威高國際2019年初續租時已獲減租33.3%,豈料續租後不久遭逢社會事件及疫情連番打擊,由於目前已無旅客來港,但租約仍有一段時間才完結,去年換上時裝店Wanko繼續經營,轉攻非旅客市場,約滿後最終撤離。最新租金較威高國際2017年租用時大跌73.7%。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向華強上環地舖八載貶$1600萬

舖位再錄蝕讓成交,由香港電影大亨、中國星集團(00326)主席向華強等人持有的上環孖沙街地舖,以4200萬元沽出,持貨8年,賬面蝕1600萬元離場。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剛以4200萬元購入上環孖沙街20至24號金德大廈地下及閣樓,地下建築面積1300方呎,閣樓建築面積1000方呎,合共2300方呎,呎價約1.83萬元。是次舖位以1個月極短成交期購入,現業主自用作酒吧,惟將會交吉成交。他指出,舖位現以每月15萬元招租,預期租金回報約4.3厘,並以6000萬元重新放售,日後有機會再分間成3個舖位出售。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舖位由BIG CENTURY LIMITED於2013年3月以5800萬元購入,現沽貨賬面虧損1600萬元,物業貶值27.6%。據公司註冊處資料,BIG CENTURY LIMITED的公司董事為中國星集團主席向華強、其太太陳明英(陳嵐),以及中國星集團執行董事李玉嫦。

26 Aug 2021

信報

中資追捧工商舖 今年淨買入85億美聯工商舖:全年億元成交 有望達180宗

中資追捧工商舖 今年淨買入85億

美聯工商舖:全年億元成交 有望達180宗

 地產版2021/08/26

美聯工商舖 (00459) 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投資市場大手買賣氣氛回暖,直至本月中,億元大手買賣金額已經錄得超過491億元,其中「北水」淨買入達85.3億元,外資超過87.9億元,創下2019年後新高水平。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指,市場資金仍然充裕加上經濟回穩,未來中港有望恢復通關,預計後市大手交投仍然平穩,全年億元成交有望達到180宗,涉資約900億元。若下半年成功通關,預計全年成交宗數將有6至7成升幅。

工廈市場 中外資共141億入市

中資追捧工商舖 今年淨買入85億

美聯工商舖:全年億元成交 有望達180宗

 地產版2021/08/26

美聯工商舖 (00459) 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投資市場大手買賣氣氛回暖,直至本月中,億元大手買賣金額已經錄得超過491億元,其中「北水」淨買入達85.3億元,外資超過87.9億元,創下2019年後新高水平。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指,市場資金仍然充裕加上經濟回穩,未來中港有望恢復通關,預計後市大手交投仍然平穩,全年億元成交有望達到180宗,涉資約900億元。若下半年成功通關,預計全年成交宗數將有6至7成升幅。

工廈市場 中外資共141億入市

受惠活化工廈2.0及標準金額補地價先導計劃,今年工廈物業同受中、外資金追捧,中、外資今年合共斥資141.36億元入市,屬歷來首見。

相對而言,寫字樓表現相對疲弱,今年僅錄2宗全幢買賣。中資買家今年以來暫錄156.7億元成交,佔約12.7%,為近年的低水平,反映持續封關令中資入市比例大減。中資及本地買家將繼續主導市場,並以分層寫字樓的買賣為主,核心區寫字樓的投資價值會比非核心區略優。

至於舖位大手成交主要為一般商舖,暫錄27宗,佔總成交宗數75%,商舖大手成交主要以本地投資者為主。

美聯旺舖指,本地消費增加,將有助支撑民生區的舖市,相信一般3億元以下的民生商舖,將會主導下半年舖市大手買賣,而下半年亦有機會繼續有發展商沽售民生區的商舖物業。

作者:關熹蔓

責任編輯:黃鑠安


26 Aug 202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