舖租踏入整固期
近月商舖市場繼續受到內地客消費力減弱困擾,零售消費區租金受壓,部分業主選擇面對現實,願意將叫租調低於原租金水平。然而,近期核心消費區確實錄得相繼減租個案。
筆者認為,現在商舖租務市場正進入整固期,預料業主逐步調低意向租金,以測試市場反應。這有利中小企業以實惠租金進駐以拓商機,預料將帶動今年下半年中小舖位租務成交個案。
訪港自由行數目減少,已開始影響本港零售業,事實上自由行旅客的購物消費過去逾十年大增,自由行旅客在本港消費額已超過1100億元,佔內地旅客來港消費額1700億元約65%。因此當限制自由行來港數目,對本港零售業帶來一定壓力。
2014年全年訪港旅客人數超過6000萬人次,微升12%,當中約77%(4700多萬人次)乃內地旅客,上升16%。而內地旅客之中,約60%(2800多萬人次)即日往返。新興市場旅客則有91萬多人次,上升4%,以印度升幅最明顯,有18%。過夜旅客有2700萬人次,按年升8%。過夜旅客平均留港3.2晚,減少0.1晚;人均消費亦減少1.8%,至7975元,自2005年來首次錄得下跌。過夜旅客消費跌,主要受內地打貪和內地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所影響。
7月份暑期旺季訪港旅客跌幅擴大,上月內地團人數按年急跌約40%,部分酒店7月入住率及房價均按年跌一、二成。6月訪港旅客數字幾乎全面下跌,整體跌幅約3%。再加上周邊地區旅遊目的地的競爭激烈,各地放寬簽證及滙率變化均影響旅客外遊習慣,令現時旅遊業進入調整期。零售商現正因應顧客的消費模式轉變,積極推出優惠及開拓低價品牌市場。
受自由行消費減弱影響,珠寶金行等高端行業亦改變開舖策略,雖然最近業主叫租回軟,但市道仍疲弱,因此開舖態度審慎。自由行消費模式轉變,旅客消費意欲下跌,本港零售市道持續放緩,租戶承租態度不及之前進取,近月四大核心零售商舖區空置率上升。不少旺區商舖業主面對現實,個別更願意下調租金叫價,即使部分舖位仍能加租,但升幅亦明顯收窄。
本港舖租近年雖然急升,但現有下調壓力,調整幅度卻未必會有三、四成跌幅,原因之一是核心區供應難增。本港商舖的新供應本來就不多,尤其一線核心區如銅鑼灣、旺角等,發展密度極高,難再增加供應,故此租金抗跌能力較強。另外業主持貨力強,不少商舖投資者是財政實力雄厚的資深投資者。
北區租金跌幅料更大
雖然香港商舖租金現時仍然貴絕全球,但升勢已停。零售業雖進入調整期,本港黃金地段商舖每月呎租仍近2500港元。但隨着愈來愈多的高消費內地遊客選擇去歐洲或其他地區購物而不是香港;加上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給地區經濟帶來壓力,香港商舖租金已有下調壓力。
零售轉弱,令核心區舖租出現明顯調整。筆者相信今年商舖租金將回調,下跌幅度更會相當明顯,今年上半年已有5%至10%回調幅度。上半年整體商舖租務宗數亦減少,特別是逾百萬元月租的商舖。值得留意的是,過往高級品牌以倍數租金升幅搶舖搶地段,今年上半年明顯回調。本港四大核心零售一線地區上半年已錄得數宗租金大幅下調的個案。核心區舖租去年起面對壓力,在內地打貪、旅客消費模式轉變下,珠寶、鐘錶及奢侈品零售商最受影響,而這些商戶過往多以高租金搶舖,一旦收縮即令舖位租金受壓。筆者預計,下半年舖租將再跌10%至15%,當中北區租金跌幅更大。
總括而言,現時內地訪港旅客數目雖有增長,但零售額卻下滑,反映內地客消費力減弱及自由行消費模式改變。在內地反貪浪潮下,過去一年本港奢侈品銷售已見放緩,加上不少亞洲地區如南韓、新加坡、台灣等均積極招攬內地客,香港對內地客的吸引力正此消彼長。筆者認為,政府與業界亦應趁零售業趨緩之機,加快全面提升旅遊設施、酒店、交通運輸等承接能力,只有做好準備,協助社會整體和旅業發展,本港旅遊、零售長遠才有可持續及健康的增長。
林浩文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
3 Aug 2015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