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每日鋪市要聞 30 Aug 2021

晨早新聞 ☀

尖咀廣東道舖月租70萬 大跌48%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令本港通關無期,旅遊區街舖租金深受打擊,在大幅減租下,一線區地舖開始錄得租賃成交。亞太區舖租最昂貴的零售地段尖沙咀廣東道,錄得疫情爆發後街內首宗地舖租賃長租成交,一家鐘錶店以月租70萬元租用原由溥儀眼鏡旗下品牌承租7年的舖位,租金大跌48.2%。

據了解,最新獲承租的廣東道54至66號帝國大廈地下A舖,建築面積約1500方呎,在去年12月起交吉放租,月租叫價為100萬元,在放租約8個月後,終較叫價減三成,以70萬元租出,呎租約467元。市場稱,新租客為鐘錶店。
據資料顯示,上述舖位原由溥儀眼鏡旗下品牌Glasstique在2013年起承租,當時月租高達180萬元,呎租約1200元。Glasstique之後曾續租,由於零售市道已不及2013年時暢旺,故在2017年時獲減租至135萬元續約,呎租約900元,減幅25%。
Glasstique的租約在去年到期,由於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零售業隨即跌落谷底,因此就算舖位叫租低過原本租金,該品牌亦決定結業不續租。最新租金不僅較舊租低48.1%外,更較2013年時高位大幅回落達61.1%。
而是次鐘錶店的租金亦較2008年時為低,翻查資料,澳洲時裝店Cotton On在2008年初以月租88萬元租用上址,呎租約587元,即目前月租仍要較13年前低20.5%。
據戴德梁行今年4月發表的亞太區《主要大街》報告顯示,尖沙咀廣東道的零售租金在去年全年下跌35%,但同期銅鑼灣羅素街的租金急挫43%,故此由尖沙咀廣東道取代成為亞太區零售租值最昂貴地段。
疫後首宗長租成交
但實際由去年初疫情爆發至今,廣東道一帶舖位甚少租賃成交,主要為續租個案,故租金未有如羅素街般急挫。今次新租出的帝國大廈地舖,已屬過去超過一年半以來,街內唯一街舖長租成交。
而廣東道仍有不少吉舖由去年中相繼丟空至今,仍未被市場消化之餘,近日又再添一個舖位丟空待租。由英國護膚品連鎖店The Body Shop租用的廣東道68至80號恒利大廈地下4號舖,建築面積1350方呎,原月租80萬元,呎租約593元,租約在本月到期,租戶已遷出。
The Body Shop早於2007年起已經租用上述舖位,據悉,舖位早於今年初開始已無營業,直至租約屆滿才正式撤離,而舖位目前未有正式放租叫價。

「名店街」北京道鋪市未見起色

核心區街道吉鋪處處,部分漸被短租「填上」,不過,尖沙嘴「名店街」北京道仍未見有起色,這條街道不見口罩及家品店等短租客進駐,較近期的長租為去年10月,接近國際廣場一個地鋪,由川菜鋪進駐,其餘地鋪未見新動靜。街道上一家位處地庫的大型連鎖美式食肆,近期更未見開門。有代理表示,北京道向來做遊客生意為主,甚少本地客,疫下分外冷清。代理續說,北京道以前可直通廣東道,但自從開闢地下行人隧道外,人流不像以前一氣呵成,街道名氣與地位亦由海防道替代。

今年暫錄17宗大手商廈買賣九展全幢最矚目涉資高達105億

商廈交投活躍,根據本報統計,今年以來市場暫錄17宗大手商廈買賣,較去年同期僅4宗,上升3.25倍,涉資高達160.8億,更急升逾6.3倍。當中以億京購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全幢最矚目,涉資高達105億。

今年以來,市場暫錄17宗逾億元商廈買賣,最大宗為億京購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全幢,作價105億,買家由發展商億京牽頭,其次為「磁帶大王」陳秉志沽售中環中心38樓全層,作價8.71億。

涉資160.8億急升6.3倍

商廈買賣「大躍進」,去年同期僅錄4宗,涉資亦只有21.8億,皆因去年中市場深受疫情困擾,工商鋪買賣淡靜,去年1月至8月,最大宗的陳秉志於去年8月,沽售中環中心42樓全層70%業權,作價4.05億,買家金利豐主席朱李月華;去年買賣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太古於11月沽售太古城中心1座,最為矚目,作價高達98.45億,買家為基滙資本。

今年商廈暫錄金額高達160.8億,比較去年同期,更急升逾6.3倍,今年買家類型多元化,除了發展商外,還有投資者,包括紀惠集團購入中環中心26樓,今年亦見用家出手,包括有香港大學及懲教署儲蓄互助社,向新世界購入荔枝角道888號甲廈新盤單位,作價分別2.93億及1.178億。

買家類型多元化

雖然商廈交投活躍,惟空置率卻未見改善,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區域營業董事蔡德寶表示,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7月份香港區整體甲廈空置率約9.99%,比6月份輕增0.05個百分點,按年則多出2.62個百分點。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指出,今年以來寫字樓大手成交主要為分層成交,相信是市場憂慮環球經濟環境,令寫字樓表現疲弱,投資者表現審慎。展望後市,他認為中資及本地買家將繼續主導商廈市場,並以分層買賣為主,由於未來供應主要集中非核心區,核心區投資價值比非核心區略優。此外,沙中綫會展站預料將在2022年啟用,相信將令灣仔、灣仔北一帶寫字樓投資前景再勝一籌。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每日鋪市要聞 27 Aug 2021

晨早新聞 ☀

天水圍天一商場鋪2188萬成交每呎4.79萬六年升值24%

民生地段鋪於疫市下異軍突起,市場頻錄成交。天水圍天秀路天一商場鋪位以2188萬成交,呎價約4.79萬,原業主持貨6年,帳面獲利428萬,買家料享租金回報約3.8厘。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天水圍天一商場地下雙號鋪,於上月底以2188萬成交,買家以個人名義登記,為林姓人士,以面積456方呎計,呎價約4.79萬,該鋪由肉檔以7萬承租,料回報約3.8厘。

租金回報約3.8厘

資料亦顯示,原業主於2015年以約1760萬購入上述鋪位,以聯名形式持有,分別為謝姓及吳姓人士,持貨6年帳面獲利428萬,期間升值約24%。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上述鋪位成交價低市價約一成,天水圍區內近期鋪位放售盤買少見少,主要成交集中於天一商場及俊宏軒,因為於疫市下街市鋪備受追捧,故大多鋪位業主均錄大幅獲利。

據美聯工商舖資料顯示,該街道鋪位最近成交為天秀路8號地下20室,面積999方呎,於今年7月以3463萬成交,呎價約34670元。

大坑銅鑼灣道鋪950萬沽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天水圍等民生地段鋪位備受投資者追捧,區內天瑞路88號俊宏軒俊宏廣場地鋪,面積約1593方呎,於今年6月以5900萬售出,呎價約3.7萬,該鋪由食肆以20萬承租,料回報約4厘,原業主2013年以4400萬買入,持貨8年帳面獲利150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34%。

消息指,大坑銅鑼灣道42至44號金暉閣地下A鋪,面積約280方呎,以950萬成交,呎價約3.39萬,該鋪由花店以2萬元承租,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2.5厘。據悉,原業主於1997年2月以183萬買入,持貨24年帳面獲利767萬,物業期間升值約4.19倍。

許留山西洋菜南街舊舖13.5萬租出

連鎖甜品店許留山今年中遭頒令清盤,多間分店已告結業,其中租用長達17年的旺角西洋菜南街分店,近日重新租出,但月租低見13.5萬元,較許留山2004年進駐時的月租,低8.5萬元或38.6%。

許留山原租用西洋菜南街2J至2Q號新江大樓地下6號舖,建築面積約820方呎,早於2004年10月已租用,當年月租22萬元,呎租約268元。許留山多年來一直續租,月租最高曾達40萬元,呎租升至約488元。

新約較十七年前低39%

據知,許留山的租約原在今年底才到期,不過該品牌在去年疫情爆發時已經間歇性營業,今年初開始更長期拉閘,分店被指欠租。在許留山遭頒令清盤後,該舖位亦正式提早被業主收回。

市場人士表示,舖位原以每月20萬元放租,在許留山正式撤出後,業主減價至18萬元,終獲一家台式飲品店承租,惟月租降至13.5萬元,呎租約165元。新租金較許留山承租時的最高峰大瀉66.3%,甚至較17年前許留山首度進駐時仍低8.5萬元或38.6%。

西洋菜南街近期亦錄得另一宗租賃成交,為67號地下,建築面積900方呎,原由威高國際(01173)旗下時裝品牌Wanko以每月38萬元承租,呎租422元。在租約期滿後,近期獲鐘錶店以15萬元租用,呎租跌至約167元,較舊租下跌60.5%。

資料顯示,舖位早在2017年初已由威高國際租用,月租高達57萬元,最初由旗下化妝品牌Colourmix經營,惟之後經營環境轉差,威高國際2019年初續租時已獲減租33.3%,豈料續租後不久遭逢社會事件及疫情連番打擊,由於目前已無旅客來港,但租約仍有一段時間才完結,去年換上時裝店Wanko繼續經營,轉攻非旅客市場,約滿後最終撤離。最新租金較威高國際2017年租用時大跌73.7%。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向華強上環地舖八載貶$1600萬

舖位再錄蝕讓成交,由香港電影大亨、中國星集團(00326)主席向華強等人持有的上環孖沙街地舖,以4200萬元沽出,持貨8年,賬面蝕1600萬元離場。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剛以4200萬元購入上環孖沙街20至24號金德大廈地下及閣樓,地下建築面積1300方呎,閣樓建築面積1000方呎,合共2300方呎,呎價約1.83萬元。是次舖位以1個月極短成交期購入,現業主自用作酒吧,惟將會交吉成交。他指出,舖位現以每月15萬元招租,預期租金回報約4.3厘,並以6000萬元重新放售,日後有機會再分間成3個舖位出售。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舖位由BIG CENTURY LIMITED於2013年3月以5800萬元購入,現沽貨賬面虧損1600萬元,物業貶值27.6%。據公司註冊處資料,BIG CENTURY LIMITED的公司董事為中國星集團主席向華強、其太太陳明英(陳嵐),以及中國星集團執行董事李玉嫦。

26 Aug 2021

信報

中資追捧工商舖 今年淨買入85億美聯工商舖:全年億元成交 有望達180宗

中資追捧工商舖 今年淨買入85億

美聯工商舖:全年億元成交 有望達180宗

 地產版2021/08/26

美聯工商舖 (00459) 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投資市場大手買賣氣氛回暖,直至本月中,億元大手買賣金額已經錄得超過491億元,其中「北水」淨買入達85.3億元,外資超過87.9億元,創下2019年後新高水平。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指,市場資金仍然充裕加上經濟回穩,未來中港有望恢復通關,預計後市大手交投仍然平穩,全年億元成交有望達到180宗,涉資約900億元。若下半年成功通關,預計全年成交宗數將有6至7成升幅。

工廈市場 中外資共141億入市

中資追捧工商舖 今年淨買入85億

美聯工商舖:全年億元成交 有望達180宗

 地產版2021/08/26

美聯工商舖 (00459) 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投資市場大手買賣氣氛回暖,直至本月中,億元大手買賣金額已經錄得超過491億元,其中「北水」淨買入達85.3億元,外資超過87.9億元,創下2019年後新高水平。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指,市場資金仍然充裕加上經濟回穩,未來中港有望恢復通關,預計後市大手交投仍然平穩,全年億元成交有望達到180宗,涉資約900億元。若下半年成功通關,預計全年成交宗數將有6至7成升幅。

工廈市場 中外資共141億入市

受惠活化工廈2.0及標準金額補地價先導計劃,今年工廈物業同受中、外資金追捧,中、外資今年合共斥資141.36億元入市,屬歷來首見。

相對而言,寫字樓表現相對疲弱,今年僅錄2宗全幢買賣。中資買家今年以來暫錄156.7億元成交,佔約12.7%,為近年的低水平,反映持續封關令中資入市比例大減。中資及本地買家將繼續主導市場,並以分層寫字樓的買賣為主,核心區寫字樓的投資價值會比非核心區略優。

至於舖位大手成交主要為一般商舖,暫錄27宗,佔總成交宗數75%,商舖大手成交主要以本地投資者為主。

美聯旺舖指,本地消費增加,將有助支撑民生區的舖市,相信一般3億元以下的民生商舖,將會主導下半年舖市大手買賣,而下半年亦有機會繼續有發展商沽售民生區的商舖物業。

作者:關熹蔓

責任編輯:黃鑠安


26 Aug 2021

經濟日報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每日鋪市要問題25 Aug 2021



康泰旅行社沽馬頭圍道鋪

旅遊業為疫下「重災區」,大型旅行社減磅沽物業,由康泰旅行社持有的土瓜灣馬頭圍道地鋪以1480萬易手,持貨25年帳面獲利約953萬,物業升值約1.81倍。

市場消息指出,由康泰旅行社持有的土瓜灣馬頭圍道88號地鋪,面積600方呎,以1480萬成交,呎價約2.46萬。該鋪早前為康泰旅行社自用鋪,惟於結業後現時由凍肉店以2.8萬承租,料買家享租金回報2.3厘。

連約作價1480萬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原業主於1996年以526.5萬購入,以公司名義康泰旅行社有限公司(HONG THAI TRAVELS SERVICES LIMITED)持有,持貨25年帳面獲利953萬,物業期間升值約1.81倍。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上述鋪位門闊7呎,鋪內闊約10呎、深約40呎,無後門,該鋪早前以2300萬放售,成交價低市價15%至20%。李氏表示,該地段封關前好旺,為大陸旅行團出入必經之路,惟受疫情影響,令周邊人流量銳減。

受港鐵屯馬綫通車帶動,令土瓜灣區內鋪位備受追捧,並頻錄成交。美聯工商舖早前公布,該集團以3000萬購入土瓜灣馬頭圍道278至280A安全大廈地下C及D鋪,以面積1400方呎計,呎價約21429元。據悉,該鋪由雲石店及設計公司以每月3.55萬承租,料租金回報僅1.42厘。

原業主於2006年以668萬買入C鋪,再於2013年以1850萬購入D鋪,合共涉資2518萬,是次成交帳面獲利482萬。

尖區太極樓85%業權4.5億易手鄧成波家族連環沽貨三個月累售30項

「鋪王」鄧成波家族連環沽貨,消息指,該家族最新以4.5億沽出尖沙嘴柯士甸道太極樓85%業權,該項目於3年前曾獲另一投資者以6.28億洽購,惟該交易最終告吹,是次成交價亦較早前洽購價低近3成。

市場消息指出,由鄧成波家族家族持有的尖沙嘴柯士甸道132號至134號太極樓85%業權以4.5億易手,據悉,該項目地盤面積5441方呎,現為一幢12層高商住大廈,地下為商鋪、一樓為寫字樓,至於2樓至11樓為住宅,可建樓面面積約6.52萬方呎。市場消息指,買家為資深投資者朱鴻鈞。

市傳投資者朱鴻鈞承接

資料顯示,上述一籃子物業於2018年獲一名澳門投資者以6.28億洽購,惟該買賣最終告吹,故是次成交價較早前洽購價低約1.78億,幅度約28%。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原業主以公司名義儷人行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董事為鄧耀昇及葉少萍。資料顯示,鄧成波家族於2016年以約4億購入上址,故持貨5年帳面獲利約5000萬,物業升值12.5%。

鄧成波家族近期連環沽貨,累售約30項,其中,由該家族持有屯門東亞紗廠全幢,以及粉嶺勉勵龍中心全幢,分別以22.4億及6.95億易手,買家為華潤物流。

該家族近期另一沽出物業為九龍城侯王道26號地鋪,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以3650萬售出,平均呎價約3.65萬,現址為髮型屋,鄧成波於2018年8月以3500萬購入,持貨接近3年,帳面獲利150萬,物業升值約4.2%。

新世界美孚一籃子舖 獲3.8億洽購

另一方面,新世界(0017)早前以意向價約5.5億元放售持貨逾半世紀的荔枝角美孚新邨一籃子商舖,最新獲買家出價約3.8億元洽購,若以涉及樓面85,284方呎計,呎價約4455元。
市場消息稱,新世界現時放售的商舖,主要位於百老匯街、吉利徑、恒柏街、蘭秀道、荔灣道及萬事達廣場等共28個商舖,商舖全數出租,月租收入約140萬元。

旺角銀城廣場地舖全數丟空
共涉7634呎 業主每月失「四球」租金

政府已於8月1日發放第一期電子消費券,本地消費力有望進一步上升,惟因仍未通關,零售商未見大舉擴充之餘,個別更出現收縮。位於旺角一線地段西洋菜南街的銀城廣場,地下原有4組舖位,高峰期月租收入高達約396萬元,但接連有租戶遷出,至近期更全數結業,形成一列吉舖群,租金收入化零。

位於西洋菜南街2A號銀城廣場地下入口旁有一列地舖,總建築面積共7634方呎,多年來一直分間成4組舖位租出。由於屬西洋菜南街一線位置,故向來甚為搶手,由連鎖租客承租,原本月租共約396萬元。不過,在零售市道不景下,原有租客近兩年前起相繼棄租,至近期更驚現全數丟空的情況。

原租客為連鎖品牌

上述4組舖位中,以G1至G5號舖面積最大,建築面積達3200方呎,由香港電訊(06823)自2012年起租用至今年7月中,月租最高曾達181.7萬元,呎租約568元,但商戶在租約到期後放棄續約,結束租用9年的店舖。代理指出,該舖位現時並無放租意向價,但估計市值月租已跌至70萬至80萬元,較高位下跌最多61.5%。
毗連的G6號舖,建築面積1844方呎,原為意大利化妝品店KIKO Milano分店,在2016年起租用,月租最高曾為84.18萬元,呎租約457元。該品牌曾續租該舖位一次,租約在7月底到期,同樣已經撤出。

至於另外兩個舖位,租戶已遷出一段時間。由美國彩妝品牌NYX Professional Makeup租用的G7號舖,為該品牌在港唯一街舖分店,建築面積1545方呎,原月租為80萬元,呎租518元,租約原本今年3月到期,惟該品牌去年9月已宣布結束香港店舖,提早半年離場。
原由法國化妝品牌歐萊雅(L'Oreal)租用的G8號舖,建築面積1045方呎,月租為50萬元,呎租478元,租約在2019年11月到期後,已遷出接近兩年,為丟空時間最長的舖位。代理指出,該舖位一直在市場上以每月40萬元放租,仍未能覓得長租客,唯有面對現實接受短租,租期由3個月起。
中移動半價續租同街舖位
西洋菜南街舖位租金近期持續大幅調整,中移動香港現時以月租100萬元租用的西洋菜南街1L至1M號全幢,建築面積合共4800方呎,最新以50萬元續租2年,呎租約104元,獲減租50%。該舖位的租金最高峰期由周大福(01929)以每月180萬元承租,最新租金較高位大瀉72.2%。

業內人士分析,政府派發消費券,相信會刺激市民消費意欲,但核心零售區地段不少商戶以往主力做內地自由行旅客生意,料未必全數受惠消費券。在沒有入境旅客的情況下,個別零售行業依然充滿挑戰,故此就算租金大幅下滑,仍有不少棄租情況。

銅鑼灣舊樓重建有價 財團爭收購

銅鑼灣為本港核心區,吸引財團收購區內舊樓,其中位處心臟地段的波斯富街舊樓早年由不同財團收購,掀起一場爭奪戰,而最近戰況亦有突破,因有業主招標放售旗下關鍵逾2成業權,若目前正收購的財團最後成功購入該業權,料將可達到8成的強拍門檻。

利園山道20物業招標 佔2成業權

位於希慎廣場後面、比鄰羅素街的利園山道5至27號、波斯富街54至76號,及羅素街60號的舊樓群,佔地約2萬平方呎,目前坐落於「商業(2)」用途地帶上,早於2013年獲財團「插旗」收購,同時亦有多批投資者、發展商「落釘」,掀起一場爭奪戰,惟一直膠着,而市場消息指,新世界(00017)擁有上述地段逾60%業權。

而當中持有利園山道23、25號(部分)、波斯富街72號及波斯富街74號(前段)的4個地舖,及16個分布於同廈1至5樓單位的小業主,近日委託仲量聯行將整批20個物業招標,截標日期為9月28日,該批單位佔該廈地段份數逾20%,成為物業能否進行強拍的關鍵之一,而根據市場人士透露,該批單位的業權市值約18億元。

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利園山道23號地舖業主為CEHK LIMITED,董事包括資深投資者張實來、張令宙等,而波斯富街72號地舖則由陳星海企業有限公司,董事包括英記茶莊的陳樹源、陳根源等持有。

事實上,物業位於銅鑼灣的心臟地帶,附近有地標式大型商場,比鄰亦曾多次成為全球最貴舖租地段,羅素街更為昔日內地旅客必到,而距離港鐵銅鑼灣站僅數分鐘內的步程,發展潛力相當高。

加路連山商業地 料發展商廈

而位處時代廣場旁邊的霎東街5號舊樓,於本年4月底獲財團以約6.06億元統一其業權。市場消息指,該財團不排除為希慎(00014)或相關人士,如消息屬實,料物業重建後,可與附近同系的利舞臺廣場產生協同效應,進一步鞏固希慎在銅鑼灣大地主的地位。同一財團亦於去年6月亦就勿地臣街10及12號、勿地臣街16號,及霎東街9A及9B號的舊樓地盤分別申請強拍,料會連同霎東街5號的舊樓合併重建,組成一個近9,700平方呎的地盤,總樓面涉約14.5萬平方呎。

值得一提的是,希慎於5月亦夥拍華懋以約197.78億元奪得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每平方呎樓面地價逾1.8萬元,高於市場估值上限約15%。希慎發言人透露,預計在地皮興建1幢樓高28至30層的商廈,總投資額達260億元。

上海街商住樓意向價二億

疫情持續轉好,帶動工商鋪交投轉活,部分業主亦趁勢推售旗下物業。佐敦上海街66至68號全幢商住物業,以意向價2億放售。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徐永達表示,佐敦上海街66至68號全幢,地下為商鋪用途,1至5樓則為住宅單位,以意向價約2億放售,地鋪面積約1498方呎,樓上住宅一梯一伙設計,1樓面積約1367方呎,2至5樓每層面積約1212方呎。

徐氏指,業主於去年斥資約3000萬為全幢大廈作翻新,因此物業外貌及設施均見簇新,業主更特意為大廈加裝內置電梯直達各層,為項目大大升值。徐氏續指,大廈同時亦開放招租,以全幢形式承租,意向月租約22萬。

同時每月22萬放租

徐氏續稱,佐敦區鄰近尖沙嘴核心商業地帶外,區內地標廟街等本地特色景點亦近在咫尺,吸引不少人前往朝聖。同時,項目與高鐵站又在步程之內,待邊境關口重新開放後,人流勢必暢旺,佐敦區工商鋪物業投資價值不俗。

據大型代理行資料顯示,該街道近期頻錄鋪位成交,其中,上海街194號一樓,面積350方呎,於本月以300萬沽出,呎價約8571元;另一成交為上海街104號地鋪,面積640方呎,另設入則閣519方呎,於今年7月以3600萬售出。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每日舖市要聞 20 Aug 2021



旺角舖低市價兩成沽

街舖亦錄蝕售個案。旺角通菜街1M、1N及1P至1T號華發大廈地下D舖,建築面積約800方呎,以2,590萬元透過公司轉讓形式賣出,低市價約兩成。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舖原業主於2015年以2,690萬元買入,現帳面損失約100萬元,蝕幅約3.7%。

該街舖由美聯工商舖(00459)斥資買入,物業自2020年5月租金收入4.8萬元,2022年5月至2026年5月月租則為5.48萬元,即現時租金回報率約2.2厘。市場人士指出,該公司今年已購入共7間舖位,分布於北角、土瓜灣、旺角及荃灣等,涉及金額共逾兩億元。
觀塘物業1.2億獲承接
此外,消息人士透露,觀塘駿業街新榮大廈地舖,建築面積約3,700方呎,以約1.2億元沽,租金回報率約兩厘。
另一方面,由投資者持有的同區雲漢街福興樓地舖連入則閣,以1,600萬元易手,物業約9年升值逾八成。

雲漢街37號地舖1600萬元連租約易手

土地註冊處亦顯示,觀塘雲漢街37號福興樓地舖,面積1640方呎,連607方呎入則閣樓,合共面積2247方呎,本月中以1600萬元連租約易手,呎價約7121元。目前商舖由汽車工程公司租用,月租3.9萬元,租金回報約2.9厘。原業主FLYING JOY LIMITED,公司董事為郭卓彥及梁婉玲,其中梁婉玲與羅守輝太太名字相同,他們在2012年4月以878萬元購入,持貨9年,帳面獲利722萬元或82%。

觀塘駿業街巨鋪1.2億易手趁疫市「低撈」持貨一年升值51%

近期鋪市升溫,資深投資者亦趁勢止賺離場,觀塘駿業街巨鋪以1.2億易手,原業主趁一年前疫情肆虐時「低撈」,持貨一年間升值51%;

市場消息透露,觀塘駿業街48號新榮大廈地下A1及B鋪,建築面積3700方呎, 以約1.2億易手,平均呎價逾3.24萬,物業現址Moreish & Malt餐廳,月租20.292萬,租約至2021年10月,新買家料回報2.03厘。

平均呎價逾3.24萬

原業主於2020年8月「低撈」,作價7920萬,持貨短短一年間,帳面獲利4080萬,物業升值51%。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ADMIRAL SKY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為海外註冊公司,不過,市場消息指,原業主為區內廠家,亦活躍於買賣物業收租。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觀塘物業的地下一般都是地廠,像上述1至3樓契約屬酒樓契約,可以經營食肆,毋須額外補地價,非常罕有,物業因此值錢。

銅鑼灣地帶2樓舖8年貶值九成

土地註冊處顯示,銅鑼灣記利佐治街2號銅鑼灣地帶2樓247號舖,建築面積約214方呎,上月23日以138萬元登記售出,呎價約6449元。原業主2013年5月向華置(00127)以約1480.9萬元購入,賬面蝕約1342.88萬元,跌幅達90.7%。

栢麗大道舖租25萬重返35年前
謝瑞麟平84%進駐 每呎90元

昔日尖沙咀一線購物地段栢麗購物大道近年風光不再,舖位空租率長期高企,令租值大跌,位於街內「頭段」兩個打通的相連舖位,在丟空5年後終於再度租出,由連鎖珠寶金行謝瑞麟(00417)以每月25萬元承租,較舊租大跌84.1%之餘,更重返35年前水平。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尖沙咀彌敦道111至181號栢麗購物大道地下G9、G10號舖連1樓5號舖,地下建築面積共1411方呎,1樓建築面積1357方呎,合共建築面積2768方呎,由謝瑞麟在今年9月起以每月25萬元租用3年,呎租約90元,該品牌其後有3年優先續租權。
丟空5年 高峰期月租157.5萬
上述相連舖位位處栢麗購物大道「頭段」,鄰近九龍公園及九龍清真寺,該段舖位主要由珠寶金行租用,不過上述相連舖自2016年起已經丟空,上一手租客恒生銀行(00011)曾在2013至2016年期間以每月157.5萬元承租,呎租569元,為舖位租金歷來最高。銀行約滿遷出後便一直未能租出,業主叫租由最高180萬元,輾轉減至今年的40萬元,但最終仍要再大幅劈至25萬元始能租出。最新月租較恒生銀行舊租大跌84.1%,業主每月少收132.5萬元租金。
上述相連舖租金更重返上世紀八十年代水平,資料顯示,栢麗購物大道在1986年正式落成啟用,同年4月業主把地下G9、G10號舖連1樓5號舖兩個打通一併租予美國運通銀行,月租正是25萬元,即目前最新月租與35年前相同。而上述相連舖是業主早於1986年2月以1918萬元一手購入收租至今,雖然租金收入早已收回買舖成本,但可謂見證舖市興衰。
今次新租客謝瑞麟以往曾經租用上址,翻查資料,該品牌在2005年起以每月98萬元租用上述相連舖,2008年加租38.8%至136萬元續租,直至2012年遷出。謝瑞麟相隔9年重新承租該相連舖,租金已較遷出前大減81.6%。
而目前謝瑞麟以每月120萬元承租毗連的G5至G8號舖及1樓3至4號舖4個相連舖位,總建築面積5302方呎,呎租為226元,租約期至今年10月,由於謝瑞麟已租用新舖位,故市場預期未必會續租這4個相連舖。
栢麗購物大道全長約300米,共有約68個舖位,去年在疫情打擊下,空置舖位一度高達約22個,空置率32.4%。由於不少業主議租空間大增,兼且可供短租,所以出租情況稍為改善,現時減少至約18個。
疫下空置率32% 呎租低見59
近期有個別業主變陣,分拆原本的雙連舖位獨立出租,如地下G29及G30號舖及1樓15號舖,總建築面積約3470方呎,以往曾合共以138萬元租予內地內衣品牌,呎租約398元。舖位自2015年開始,便只間歇以短租形式租出,近期才把地下G29號舖及1樓15號舖分間租予一家公司用作展銷大灣區樓盤,舖位建築面積約2548方呎,月租低見15萬元,呎租僅59元。
美聯工商舖(00459)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認為,栢麗購物大道已經不再旺場,零售商戶反映生意不理想,「好多只係做完一份租約就搬走」,在社會事件之前,空置率已經甚高,加上疫情雙重打擊下,更加雪上加霜。
栢麗購物大道的舖位公契列明,街內所有舖位一律不准經營飲食行業,令店舖無法轉型,因此相信短期內難有起色。不過他分析,租金已跌至30多年前水平,已經「跌無可跌」,不少業主都在早年買入,未必接受以更低價錢出租。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每日舖位資訊

銅鑼灣舊樓物業標售 值18億
4舖16住宅佔逾兩成業權 足以左右強拍

坐落銅鑼灣羅素街、波斯富街及利園山道交界黃金地段的一列舊樓,近年成為財團覬覦的目標,近期有兩名持有較多業權份數的業主委託仲量聯行以招標形式放售4個地舖及16個住宅單位,佔該列舊樓超過20%業權,市值高達18億元,此批業權將成該列舊樓能否符合強拍門檻的關鍵。

與毗鄰大廈具合併重建潛力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表示,獲業主委託以招標形式放售羅素街、波斯富街及利園山道一籃子物業,截標日期為9月28日。是次招標放售的物業包括4個地舖,分別為波斯富街72號、波斯富街74號(前段)、利園山道23號及利園山道25號(部分),以及16個住宅單位,涉及總實用面積逾9200方呎,將以現狀及連租約形式出售。據了解,項目總市值約18億元。
是次招標物業屬羅素街60號、波斯富街70至76號及利園山道21至27號同一地段的一列舊樓,地盤屬大單邊,面積約達6800方呎,上述一籃子物業已佔該列舊樓業權份數超過20%。根據銅鑼灣分區計劃大綱草圖,該批物業的現址劃為「商業(2)」用途。曾煥平稱,是次標售的物業與毗鄰大廈具合併重建的潛力,將備受市場注目。
英記茶莊及資深投資者持有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次放售的物業,分別由英記茶莊(08241)陳氏家族,以及資深舖位投資者、近十年已極少入市的張實來和張令宙持有。當中,兩批投資者持有的舖位俱在2008年舖位價值飛升之前購入,惟住宅單位不乏在近年才吸納,料作「落釘」之用。如陳氏家族在2014年斥2200萬元購入羅素街60號3樓單位、張令宙於2014年以個人名義共斥2850萬元買入兩個住宅單位等。
由於羅素街、波斯富街及利園山道一列舊樓坐落銅鑼灣核心地段的心臟位置,位於時代廣場及希慎廣場之間,近年已有財團密密進行收購。據悉,有財團已經購入波斯富街54至68號及利園山道5至19號逾八成業權。
至於今次有單位招標的羅素街、波斯富街及利園山道交界舊樓,財團早於2013年開始已作出收購行動,但由於大廈業主中不乏發展商及重量級投資者持有地舖物業,因此令收購一直拉鋸多年。其中英皇國際(00163)便持有羅素街及波斯富街交界單邊的波斯富街76號地下、資深投資者「小巴大王」馬亞木擁3個地舖業權,一直未肯割愛出售。有指財團至今已收到約六成業權,一旦成功購入多兩成業權,便可啟動強拍程序加速統一業權。
翻查資料,羅素街、波斯富街及利園山道的一列舊樓由多間不同公司在近8年間購入,有數間公司的董事俱為李琪翔,他過去曾為新世界(00017)收購不少舊樓項目,最新成交包括在今年5月以4965萬元購入利園山道25號及27號的1樓單位。

麥當勞二千二萬沽深水埗地舖

美式連鎖快餐店麥當勞接連沽售舖位,新近以2268.3萬元沽出深水埗福華街一個原用作收租的地舖,過去一年賣舖套現近3.24億元。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深水埗福華街177A至177C號永聯大廈地下G舖,建築面積約560方呎,上月28日以2268.3萬元售出,呎價約40505元。舖位將交吉易手,市值月租約60000元,估計租金回報3.2厘。
麥當勞於1987年斥資1400萬元購入永聯大廈地下8個舖位連閣樓,除是次售出的一個舖位作收租用途外,其餘用作經營麥當勞餐廳。
麥當勞去年9月起開始沽出收租舖位,一年內以4100萬元售出屯門康麗花園地舖,以及2.6億元沽售鰂魚涌栢蕙苑高層地下(Upper Ground Floor)舖位,連同最新成交在內,共套現近3.24億元。

陳俊巖家族傳1.15億買中環舖

另外,市場消息指出,中環德輔道中113至125A號遠東發展大廈地下113號舖,實用面積約1161方呎,以1.15億元售出,呎價約99053元。市傳新買家為有戲院大王之稱的陳俊巖家族,舖位現由電訊商以每月22萬元租用,租金回報2.3厘。
原業主於2003年6月以1700萬元買入,持貨18年,賬面獲利9800萬元,升幅5.8倍。

燒味店民生區搶舖 租金回升

廣東燒味一向是很多香港人喜愛的美食之一,配搭多元化,味道香濃,加上出品快捷,早已成為很多市民外賣自取的必然之選。而近期全港多區也錄得燒味店的租賃個案,部分租金更有上升情況,反映民生需求持續向好。

據資料顯示,多個民生區新近錄得多宗燒味店租賃個案,其中人流暢旺的旺角道30至36號寶安大樓地下B號舖位,面積約800平方呎,月租約17.5萬元,平均呎租約219元,租金較上手連鎖西餅店每月16.5萬元,上升約6.1%。

佐敦懷高大廈地舖 租金升7%

而新界區亦錄得燒味店租賃個區,葵涌大隴街153號怡勝花園低層地下B號舖位,面積約3,068平方呎,月租約8萬元,平均呎租約26元,租金與上手餐廳持平。

另外,燒味店續租方面,佐敦南京街3號懷高大廈地下舖位,面積約1,600平方呎,月租約18萬元,平均呎租約113元,續租租金較上手16.8萬元,上升約7.1%。

美聯旺舖高級區域營業董事張殷焌表示,燒味店是民生喜好消費行業,有固定的捧場客,加上出品快速及選擇多樣化,翻枱率亦高,因此是不少香港人午膳及晚市的心水選擇之一,承租力及經營前景亦被看好。

他又指,雖然疫情未完全消退,但近期飲食業明顯出現復甦情況,部分擁有飲食牌照及生財工具的頂租舖位在短期內更能獲新租戶垂青。

醫療用品店需求大 租務增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對日常的醫療用品需求有增無減,近期市場錄得數宗醫療用品店的承租個案,並主要位處民生區一帶。

英皇道地舖 呎租96

據資料顯示,北角英皇道460至470號樂嘉中心地下4號舖位獲醫療用品承租,面積約500平方呎,月租約4.8萬元,平均呎租約96元,租金較上手的速剪店每月6.1萬元,下跌約21.3%。

另外,跑馬地山光道1A號意廬小築地下E號舖位,面積約180平方呎,月租約3.3萬元,平均呎租約183元,租金較上手洗衣店每月4.8萬元,下跌約31.3%。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周柏年表示,醫療用品店大多選址在民生及舊區,目標客戶為銀髮族或其家人,而隨着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市場對這類店舖的需求仍會持續穩定,相信在租金無太大提升的情況下,醫療用品店的續租意慾仍會較強。

陳俊巖家族傳1.15億買中環舖

陳俊巖家族傳1.15億買中環舖

市場消息指出,中環德輔道中113至125A號遠東發展大廈地下113號舖,實用面積約1161方呎,以1.15億元售出,呎價約99053元。市傳新買家為有戲院大王之稱的陳俊巖家族,舖位現由電訊商以每月22萬元租用,租金回報2.3厘。

原業主於2003年6月以1700萬元買入,持貨18年,賬面獲利9800萬元,升幅5.8倍。


17 Aug 2021

信報

麥當勞二千二萬沽深水埗地舖

麥當勞二千二萬沽深水埗地舖
http://www2.hkej.com/landing/mobArticle2/id/2884374

美式連鎖快餐店麥當勞接連沽售舖位,新近以2268.3萬元沽出深水埗福華街一個原用作收租的地舖,過去一年賣舖套現近3.24億元。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深水埗福華街177A至177C號永聯大廈地下G舖,建築面積約560方呎,上月28日以2268.3萬元售出,呎價約40505元。舖位將交吉易手,市值月租約60000元,估計租金回報3.2厘。

麥當勞於1987年斥資1400萬元購入永聯大廈地下8個舖位連閣樓,除是次售出的一個舖位作收租用途外,其餘用作經營麥當勞餐廳。

麥當勞去年9月起開始沽出收租舖位,一年內以4100萬元售出屯門康麗花園地舖,以及2.6億元沽售鰂魚涌栢蕙苑高層地下(Upper Ground Floor)舖位,連同最新成交在內,共套現近3.24億元。

17 Aug 2021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