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舖位市道要聞
西洋菜南街鋪1100萬沽環亞區蘊聰短炒賺350萬
鋪市交投轉活,資深投資者早着先機,短炒沽貨獲利。由環亞拍賣董事總經理區蘊聰持有的太子西洋菜南街鋪以1100萬售出,持貨僅2個月帳面獲利約350萬。
太子西洋菜南街258至260號長寧大廈地下雙號鋪,建築面積約185方呎,以1100萬售出,呎價約5.94萬。該鋪由水族館以2.5萬承租,買家料享回報約2.7厘。
持貨僅兩個月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今年7月以750萬購入,以公司名義良朋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董事包括區蘊聰等人,持貨僅2個月,帳面獲利35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47%。
「考慮再購『心水』鋪」
區蘊聰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經歷社會運動及疫情等因素打擊,令鋪位租售價於高位大幅回落,加上政府於去年底為工商鋪「減辣」,投資者伺機入市,鋪市尚未完全復甦,若中港兩地日後通關,料鋪租具提升空間,強調現時不會刻意短炒鋪位,惟市場有「心水」鋪位,會考慮購入。
隨鋪市回暖,近期頻錄資深投資者短炒,其中,由MAPLE時裝老闆麥志剛持有的西環卑路乍街22至24A號懋華大廈地下雙號鋪,面積約1300方呎,以約3300萬成交,呎價約25385元,持貨3個月帳面獲利約620萬,物業升值約23%。
紅磡民泰街鋪33萬租出
在疫情受控及消費券等利好因素帶動下,零售及餐飲市道轉趨熾熱,帶動食肆積極租鋪,紅磡民泰街1至25號地鋪,以每月約33萬租出,新租客為食肆。
較意向月租搶高10%
中原(工商舖)商舖租賃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黃新宇表示,紅磡民泰街1至25號地下B1號鋪,涉及面積約2800方呎,新租客從事餐飲行業。
黃氏指,鋪位前租客為台式料理店,於2018年以每月約25萬承租,租客不續租,業主隨即於今年4月將物業推出預租,當時叫價約30萬,洽租反應熱烈。經多個準租客競逐後,最終近期以每月約33萬租出,較意向月租高出約10%,呎租約117元。
黃新宇表示,上述鋪位地利位置佳,鄰近有多個大型屋苑,包括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等,屬區內一綫地段,對餐飲有着極大需求。
平均呎租117元
黃氏續稱,今番鋪位距離港鐵黃埔站出口僅約數分鐘步程,加上屯馬綫開通後,紅磡區內人流進一步增加,紅磡、黃埔一帶鋪位生意來源有保證。
黃新宇指,今次租出的鋪位屬區內大面積餐飲盤源,租金更被搶高租出。
黃氏相信,香港人對餐飲需求強勁,隨疫情情況好轉,加上第二期消費券派發在即,會有更多餐飲行業加快落戶潛力地段,帶動鋪位租賃需求,議價空間有望逐步收窄。
口罩店落戶名店商場 預租ifc mall
位處1樓人流最旺 料屬同區搬遷
疫情下口罩成為必需品,令口罩店愈開愈多,連國際品牌雲集的中環ifc mall,亦招攬口罩店進駐。本地口罩生產商masklab,租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 mall一樓約500平方呎的舖位,預計屬同區搬遷及升級。
中環ifc商場向來雲集國際奢侈品、時裝等,在疫情下口罩店漸受歡迎,成為商場招攬對象。中環ifc商場1樓1019B舖,面積約500平方呎,獲口罩店masklab預租,近日該舖外已掛起品牌標誌,現正裝修中快將開業。位置上,ifc商場1樓連接天橋,前往多幢寫字樓,故商場1樓人流最旺,包括Apple Store等亦設於該層。是次涉及舖位面向交易廣場出口,上班人士必經之路,故屬商場內一個人流暢旺舖位。
華人行分店 獲其他品牌預租
masklab創立於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透過其專業印刷技術,與法國設計師合作推出繽紛多彩印花圖案口罩。目前品牌在香港設立數間分店,包括觀塘、尖沙咀等。品牌去年已殺入中環,租用皇后大道中華人行地下1號舖,面積約1,098平方呎,月租約20萬元,屬短租性質。消息指,華人行舖位獲其他品牌預租,故不排除masklab作搬遷,並升級至中環最大型商場內。
去年爆發疫情,口罩店亦在疫市下大幅擴充,而近月已有放緩趨勢。美聯工商舖統計數字,4大核心區地舖共有33間口罩店,較半年前多出2間,而擴充步伐已放緩。較近期租務,為旺角西洋菜街14至24號地下,面積約700平方呎,早前由口罩店以每月約12萬元租用。
投資者重臨 核心區舖位連錄買賣
舖市平穩向好,近期核心區罕有連錄大額舖位成交,買家不乏近年罕有入市的資深投資者,反映投資者看好後市。
近期市場錄得多宗銀行沽舖個案,其中中環更錄有大額成交。涉及花旗銀行(香港)以7.1億元,沽出中環會德豐大廈地下A舖、地庫連同外牆,物業面積約1.19萬平方呎,在8月19日透過招標形式以7.1億元沽出。花旗銀行於04年12月以3.9億元買入舖位,是次易手帳面獲利3.2億元,升值82%。該舖位於德輔道中及畢打街交界,為中環心臟地段,過往極少成交。
「台灣張」7.1億 購中環花旗銀行舖
新買家為騰倡有限公司(SHINY PROFIT LIMITED),公司董事為有「台灣張」之稱的投資者張彥緒。事實上,張氏過往多次購核心區物業,例如曾於沙士時低價1.1億元購入羅素街,並於2011年以11億元沽出。近年他罕有大手入市,現逾7億元購核心區舖位。
另外,銅鑼灣波斯富街21至27號本德大廈地下A至D號舖至2樓,以5.25億元成交,據了解,該舖面積約1.38萬平方呎,物業早年曾由本地時裝品牌包浩斯(00483)短租,2019年則由夾公仔店以約48萬元租用,目前1及2樓已交吉。該廈為處單邊,兼面積較大,為區內罕有放售。此外,物業具收購價值,樓齡達57年,整批舖位佔大廈業權逾16%。舖位原業主是被稱為「大坑舖王」的周炳權家族,部分舖位早於50年前已購入。
耀才證券葉茂林 連環購銅鑼灣舖
新買家為耀才證券葉茂林,他於10多年前曾連環投資尖沙咀舖位,並沽貨獲利,過往多年未有涉足舖市,今年初先以逾2億元,購入銅鑼灣怡和街舖位,如今再下一城。
另外,中環德輔道中遠東發展大廈地舖以1.15億成交,買家為「戲院大王」陳俊巖家族成員,原業主於2003年6月以1,700萬買入,持貨18年帳面獲利9,800萬元,物業升值5.8倍。
至於旺角區方面,西洋菜南街2R號地下連自建閣樓,面積合共約2,000平方呎,以約1億元成交,新買家為投資者李耀華,原業主於1995年以1,200萬元購入,持貨26年帳面獲利約8,800萬元,物業期間升值約7.3倍。
分析指,本港疫情緩和,消費市道轉好,整體舖市也有改善,而由於尚未通關,核心區舖位租金仍在低位徘徊,價格亦有回調,而具實力的資深投資者,見核心區難得有舖可買,兼價格較高峰期明顯有差距,故把握時機斥資入市,期待日後重新通關,舖價將升值,因此近期多位資深投資者復出,投資核心區。後市上,相信仍有投資者密切留意核心區,期待購舖作長綫投資。
佳寶連環沽貨 同時放售逾10舖
佳寶近期加快沽舖,新近以約2億元分別沽出西灣河及屯門物業,另同時放售約10多組舖位。
消息指,西灣河街129至133號利基大廈地下2號舖連閣樓,以1.22億元成交,舖位面積約8,400平方呎,現由百佳超市租用。據了解,原業主佳寶超市於2012年8月以8,960萬元買入,持貨9年轉手,帳面獲利約3,240萬元。
沽西灣河屯門舖 套現2億
另外,佳寶旗下屯門鄉事會路112至140號雅都花園地下8號舖,面積約3,435平方呎,以近8,000萬元沽出。連同西灣河舖位,日內連沽兩舖套現逾2億元。
年初至今,佳寶老闆林曉毅連環拋售物業,已套現逾20億元。據悉,林氏放售物業步伐未減慢,現把旗下10多項舖位、住宅等物業於市場放售,舖位分布於元朗、土瓜灣等,由於多屬自用超市舖位,面積較大,每個3,000餘平方呎起,市值總涉逾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