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滙豐料奢侈品牌在港縮舖


滙豐料奢侈品牌在港縮舖

本港持續5個月的社會運動重創零售業,奢侈品行業更是重災區,銷售動輒跌三四成。滙豐環球發表報告,指近日來港考察,跟國際品牌零售商、本地商場等負責人會面後,認為是次香港市場的調整有別於以往,涉及結構性轉變,料國際品牌將縮減在本港的零售面積,未來12個月香港市場佔奢侈品牌的銷售比重將大降到只有1%至5%。

銷售比重最差降至1%

滙豐表示,以往香港奢侈品銷售放緩,大多屬短暫調整,並會迅速反彈。惟最近與本港許多商場營運者、零售專家和奢侈品品牌負責人交談後,認為今次情況有別於過往。鑑於訪港旅客人數已連月大幅下滑,該行預期至2020年8月前,奢侈品品牌在港的銷售難見明顯好轉;而除了金鐘太古廣場外,目前香港國際機場及其他街舖業主,均未有給予品牌較佳的租務條款。

由於近月品牌的收入已大減40%至60%,加上業主沒有大幅減租,故滙豐相信,隨着租約到期,品牌會縮減在本港的零售面積,可能會保留在九龍中區(海港城、K11 Musea或圓方)的一兩間分店;在中環(置地廣場或IFC)、銅鑼灣(時代廣場,崇光百貨或利園),以及最後在太古廣場和機場,除這5處地點外,其他地區的大型分店很可能成為裁減的對象。

該行又預計,香港的銷售情況將持續惡化,奢侈品牌第四季的銷售跌幅可能平均達50%,惟其他海外市場的生意上升可抵消部分損失。長遠而言,更多內地旅客留在國內消費,將會令香港分店的經營情況持續受壓,香港佔奢侈品牌的銷售比重亦會由以往的高單位數,下降到只有1%至5%。

19 Nov 2019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