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變陣求存 4招自救
今年上半年本港零售額下跌1.3%,有業內人士指出,零售業已進入低增長期,面對內地客增長放緩及消費模式改變,各大零售商惟有變陣自救,包括縮減或搬遷店舖、改變產品組合、轉攻本地客及改做網上生意【表】。
黃金地段購物區近期亦罕有出現空置店舖,反映生意額下降,難以抗衡高昂租金,有零售商捱不住「貴租舖」,連按金也不要便漏夜關門遷走。
經濟學者林本利早前指出,若削減兩成「自由行」旅客,將令本港經濟損失逾400億元,更會因連鎖效應導致超過一萬人失業,直指政府統計處及部分坊間研究低估了削減自由行的影響,遠較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悲觀。
本報將一連兩天,多角度探討自由行客減少對本港經濟及零售業的影響。減價轉攻本地客過去10年,本港零售業受惠於自由行政策而高速增長,但今年2月起零售額持續下跌,其中4月按年跌近10%,面對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中央嚴打貪腐,有零售商開始轉攻本地客,不再單靠自由行。約七成生意來自內地客的莎莎(00178)實行減價促銷,
暑假期間部分美容產品劈價至四折,又引入南韓新產品及開設概念店吸引本地客;六福(00590)則計劃在非旅遊區如元朗、沙田、上水開分店,希望吸納本地客。生意增長放緩,經營成本上升,令以往鐵價不二的零售商也開始減價促銷,周生生(00116)業務營運總監劉克斌對本報表示,近期有個別的品牌減價10%至20%,亦有指定產品給予會員優惠。經營Harvey Nichols及廸生鐘錶珠寶的廸生創建(00113)也推出優惠,該公司主席潘廸生表示,5月後本港銷售開始轉差,旗下服裝業務減價,對盈利產生影響,會研究新策略來吸引顧客。削分店撤貴租舖過往大量開店的珠寶金行亦逐步收縮。
經營時間廊及眼鏡88的寶光(00084),去年起調整店舖數目,該公司首席財務總裁關志堅直認開店策略轉審慎,不追求店舖數目增長,轉而着重店舖的盈利能力,他說以往某些暢銷的手表品牌可以分拆出來開專門店,現時已不作考慮。他透露租金佔整體銷售約17%至20%,「今年約滿的店舖,會考慮未來3年的市況再決定是否續租」。
另外,周大福(01929)董事總經理黃紹基表示,港澳開店的策略會轉為防守,未來3年將因應租金成本及銷售表現,考慮減少分店或縮減店舖面積。首季在港減少1間分店的六福表示,貴租的店舖未必會續約。採訪、撰文:陳慧筠、許鎮邦
11 Aug 2014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