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俊文珠寶1億 購佐敦道舖

俊文珠寶1億 購佐敦道舖

佐敦具高鐵站概念,舖位受捧。消息指,俊文珠寶陳俊文或有關人士,以約1億元購入佐敦道舖位。

市場消息指,佐敦道24A至26號地下,面積約700平方呎,剛以約1億元易手,呎價高達14萬元,舖位現由便利店以每月21萬元承租。

消息指,買家為俊文珠寶陳俊文或有關人士,除了因看好舖位坐落於佐敦道及白加士街交界,人流暢旺之外,他亦持有比鄰舖位,購入物業後舖位面積得以擴大至1,400平方呎。

原業主2003年僅以1,410萬元購入舖位,持貨11年轉手,獲利逾8,000萬元,升值6倍。

29 Aug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金飾店230萬 租佐敦地舖

金飾店230萬 租佐敦地舖

欄名:市場快訊市場消息透露,佐敦彌敦道223號新樂酒店地下,面積約8,000平方呎,剛以約230萬元租出,呎租約288元,新租客為金飾店。

據悉,該舖現由鐘錶珠寶店承租,租約早於2008年簽訂,月租約61.6萬元,新租金較舊租金上升2.7倍。 

21 Aug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物流張」深水埗舖 兩日閃賺2400萬

「物流張」深水埗舖 兩日閃賺2400萬

撰文:東尼欄名:八通天投資講眼光,「物流張」就獨具慧眼,購入深水埗舖僅兩天摸出,即獲利2,400萬元。

物流張上星期三以6,800萬元購入桂林街101至103號地下A至G舖,面積約2,000平方呎,兩日後即以9,200萬元摸出,兩天帳面獲利2,400萬元。

東尼問物流張選中靚舖心得,他解釋,「深水埗桂林街平均一間舖要約2,000萬元,我購入的物業合共7間舖,涉約6,800萬元,平均一間1,000萬有找,有水位故入市。」

19 Aug 2014

經濟日報

成交升 地產代理行高租搶舖

成交升 地產代理行高租搶舖

近月樓市交投量明顯回升,7月註冊達9,400宗,創17個月新高,平均每3.8個代理瓜分一宗成交,較去年明顯改善。

地產代理信心增強,市場連錄數宗代理公司新租分店個案,帶旺商舖租務市場。

荃灣地舖 新租金升逾7成美聯旺舖營業董事唐德財表示,一手盤接二連三地推出,物業市場重回升軌,交投相當熾熱。

各大地產代理行不僅出手增聘人手,更加快擴充步伐搶租舖位,近日市場出現多宗地產代理行承租舖位的個案。例如元朗大馬路元朗段184號地舖,面積約1,260平方呎,獲地產代理行以每月18萬元承租,平均呎租約143元。

事實上,地產代理承租力相對其他行業為強,故租舖出手相對闊綽,例如荃灣青山公路荃灣264至298號一樓A32至33號舖,面積約392平方呎,舊租戶為食品特賣場,舊租金約9萬元,近日獲地產代理行提價搶租,新租金每月約15.8萬元,呎租約403元,較舊租金上升超過7成。

加1成續租葵涌舖 呎租80另外,葵涌打磚坪街1至25號一樓13號舖亦獲地產代理行續租,面積約400平方呎,每月租金3.2萬元,呎租約80元,舊租金約2.88萬元,新租金上升約1成。

上述物業同位於發展迅速的新界西,該區近年推出多個一手盤,加上多位資深投資者於區內大手購入物業,帶動整個投資氣氛良好,因而引來多間地產代理行進駐或力保據點。

唐德財指出,由於地產代理很多時候需要來往各區,因此分行多落址於交通較方便的位置,更傾向選取鄰近巴士站及港鐵站出口的舖位。事實上,根據地產代理監管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代理持牌總人數錄35,550人,連升3個月,比起4月份的低位增加173人。

代理行分行數目的營業詳情說明書數目,按月增加3份至6,296份,創出有紀錄以來新高,反映整個行業仍處於擴張步伐中。 

19 Aug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中環呎租舖王 跌價3成

中環呎租舖王 跌價3成

280萬元租出 呎租1692

受零售市道回落影響,一綫旺區地舖租金開始出現回落現象,例如中環皇后大道中呎租最貴的「舖王」,近期「身價」回落3成。

市場消息透露,中環皇后大道中29號地下3、4、5號舖,面積約1,655平方呎,剛以每月約280萬元租出,平均呎租約1,692元,屬於市價水平。

不過,據資料顯示,上述3、4號舖,過去由跨國名錶店承租,呎租高達2,400元,一直是全中環最貴呎租「舖王」,新舊呎租相差約30%。市況轉差 名錶店年初退租區內地產代理指出,上述跨國名錶店租用該舖逾多年,大業主一直隨市況上升而加租,去年底上述3個舖位於市場叫租400萬元。

惟踏入2014年,零售市道轉差,市場對奢侈品需求下降,該跨國名錶店最終捱不起貴租,於本年初退租,而該舖位閒置約半年後,大業主面對現實調整叫價,最終以每月280萬元租出,較去年高峰期減租30%。

事實上,近期中環皇后大道中連錄數宗跌租個案,例如皇后大道中33至33A號地下A舖,面積約1,307平方呎,原本月租約160萬元,租約今年10月到期,大業主上月以約138萬元租出,呎租約1,056元,新租金下跌近14%。

化粧品店80萬 租旺角地舖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指,近期奢侈品銷貨額急降,奢侈品店失去擴充的動力,一綫旺舖租金很難回復數年前急速上升的情況,加上一綫旺舖空置率上升,預期未來半年一綫旺舖仍有約10%下調空間。

另一方面,市場消息透露,旺角西洋菜南街70號地下連1樓,面積約1,800平方呎,剛以約80萬元租出,新租客為化粧品店。同街14至24號地下H舖,面積約700平方呎,剛獲時裝店以約70萬元續租。撰文:黎煥成

19 Aug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開舖拓零售 打響自家品牌

開舖拓零售 打響自家品牌

自從恒發洋參(00911)成功上市後,楊永仁坦言現時更專注於本業,其中本港首家零售店將於兩個月內開張,專門售賣野生花旗參。

楊永仁亦指,恒發洋參現時積極拓展零售生意,早前更與其他公司合作推出的花旗參月餅,已全數售罄,未來亦會積極拓展與花旗參相關的保健食品。

他又指,去年年底在上環永樂街購入兩個舖位,兩舖成交價約3,000萬及3,400萬元,其中永樂街140號舖,將會留作自用。該舖現時正在裝修,相信兩個月內便可正式開業,

另外一間則作投資用。永樂街140號舖面積約1,000餘平方呎,將會是恒發洋參在本港首間零售店,專門售賣野生花旗參。

澳門主攻遊客生意他坦言,現時市面上售賣野生花旗參的店舖參差不齊,不少更是售賣假貨,所以是次開舖,一來標榜自己售賣「正貨」,其次亦可推廣恒發洋參這個品牌。

此外,集團亦會集中火力在澳門發展零售生意,現時正在當地物色舖位,但只會租舖作零售,或與當地酒店合作,先售賣花旗參予酒店,然後再經它們轉賣予旗下VIP客戶。

澳門將會主攻遊客生意,主因在於他們的消費力相當高,楊永仁笑言:「好多國內嚟嘅旅客,(賭錢)贏咗唔志在,輸咗唔爭在。」

恒發洋參上市後,楊亦變得更加忙碌,採訪當天他在中午便先要出席記者會,下午再做專訪。他慨歎,現時已很少私人時間,以往閒時會去打高爾夫球,但現在實在難以抽空。

18 Aug 2014

經濟日報

「可留意二綫舖 具升值潛力」

「可留意二綫舖 具升值潛力」

洋參大王:地價跌 投地起樓有得做

樓市處於高位,過往有不少投資經驗的恒發洋參(00911)主席楊永仁表示,現時本港房地產市場看不到有「黃金機會」,故無意作大手投資,反而專注做好本業。

有「洋參大王」之稱的資深房地產投資者楊永仁,過往房地產在樓市低位之時,不時大手掃貨投資。惟近年已較少見其蹤迹,最近期一次應為他去年購買灣仔囍滙單位,他笑言:「(囍滙)都係買幾個單位嚟玩下。」

現時樓市處於高位,他坦言已看不到有黃金投資機會,無論住宅樓價、舖位價錢均相當高昂,加上現時辣招仍然生效,已經沒有太多水位可供入市。

一綫吉舖增 缺乏承接力楊永仁並非樓市大淡友,雖然不少分析指明年美國聯儲局有機會加息,政府多個高官亦預警樓市或有調整風險,但楊認為美國加息無論如何對市場都會有一定衝擊,但相信加息幅度不會太大,「現時睇唔到有大形勢轉變,我對樓市一向都睇得唔太淡。」

以舖位為例,他認為,現時尚可留意一些仍處於二綫,將來有機會成為一綫地區的舖位,例如九龍站區。現時區內發展日益完善,加上高鐵站未來將會落成,故可以留意周邊的舖位,將來有升值的潛力。

零售市道方面,近期的內地客來港消費模式已逐漸轉變,高價品牌的內地客消費力較為疲弱。楊指,現時舖租太高,特別是一綫地區,已出現不少吉舖,反映市場缺乏承接力。「但內地客並不是完全絕迹,完全絕迹的話可能會大跌。」故他對整體舖位市場雖略為看淡,但認為不會大跌。

住宅方面,他認為現時市場「好奇怪」,細價樓及豪宅不斷創新高價,但地價卻又不斷平賣。「你睇下早前荃灣地(楊屋道地皮)地價咁平……現時投地起樓反而有得做。」實際上,本年3月份離島坪洲一幅官地招標,楊永仁便有參與競投,雖然最終未能成功投得,但楊認為,現時政府積極推出土地,才令地價下跌,「但買地有時係可遇不可求。」

「但無論政府點樣低價推地,最終發展商亦不一定會平賣單位。」他強調,最終要視乎當時的息口,熱錢流向等,又相信中小型單位及豪宅表現走勢會同步,不會有大差別。「現時樓宇係無可能再炒」他明言,現階段不會再大手掃貨,亦不會刻意減持單位,因為現時在辣招下,買樓要額外繳一筆稅款,「現時樓宇係無可能再炒賣。」

「有大機會嘅時候我就自然蒲出嚟,但我睇唔到現時當我買咗(單位)之後,有即時升值嘅機會。」故無意大手入市,反而現時會專注做好恒發洋參本業。撰文:梁振鋒

18 Aug 2014

經濟日報

英皇大道廣場 獲大手入20票

英皇大道廣場 獲大手入20票

欄名:樓市快訊由投資者蔡志忠持有的北角英皇大道廣場繼續收票,美聯旺舖項目總監廖文傑表示,項目獲東區工商聯會盧錦欽等人,大手入票20張,意向用作投資及日後供會員租用。

廖文傑表示,有意認購的買家看好細價物業前景,認為商業空間經營行業更加廣泛,升值能力更高。他指,項目市值約3億元,業主將預留三分一作收租用,項目共153個舖位,售價由90餘萬至300餘萬元。

18 Aug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深水埗舖摸出 數天賺2400萬

深水埗舖摸出 數天賺2400萬

欄名:樓市快訊深水埗桂林街101至103號地下A至G舖,面積約2,000平方呎,日前以6,800萬元購入,剛以9,200萬元摸出,持貨數天帳面獲利2,400萬元。

16 Aug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好景商場二樓拆售 入場費260萬

好景商場二樓拆售 入場費260萬

住宅樓價飆升,資金為尋求出路,部分轉投工商舖市場,其中拆售商場近期暢旺,皆因入場費較低,「細細件,容易食」,成為熱炒對象。位於旺角花園街好景商場2樓的「旺中旺」(MKM)商場,計劃本月內拆售,入場費260萬元。

名為「旺中旺」商場MKM建築面積1.2萬方呎,共間為79個舖位,建築面積60至300方呎,入場費260萬元,業主提供首2年5厘租金回報保證。負責是次銷售的中原工商舖方面表示,商場將主打潮流服飾,

另有數個舖位可作咖啡店或酒吧之用。業主代表余旻修表示,於今年6月以1.26億元購入上址,而所有舖位會一次過推售,初步預計平均呎價逾3萬元,下星期開始收票,為期10日,預料8月底可正式開賣,預計全數舖位沽清可套現3億多元,成交期為明年1月15 日。

他續稱,將投資1500萬至2000萬元翻新及裝修MKM,預期明年年中完成有關工程。余旻修指出,6月初旺角中心2樓一個建築面積136方呎舖位,以3.85萬元續租,呎租約283元。中原(工商舖)商舖部高級區域營業董事陳國坤指出,旺角區1000萬元以下舖位成交呎價由今年首季平均1.5萬元,升至次季最高3.7萬元,期內成交宗數亦上升約25%,反映1000萬以下舖位不乏承接。

另外,由資深投資者蔡志忠持有的北角英皇道390至394號地下A號至2樓「英皇大道廣場」項目,總面積1.5萬方呎,間為153個舖位,計劃下周推出發售。事實上,近期商場拆售都熱賣,甚至出現「摸上摸」成交,如投資者林子峰在6月單日沽清深水埗SoHo West內80個商務中心單位,至今已錄得12至13宗「摸上摸」成交,平均賺20萬至30萬元。

13 Aug 2014

信報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細碼舖搶手 下半年3項目拆售

細碼舖搶手 下半年3項目拆售

核心地段大碼舖位租金及交投表現跑輸大市,資金轉投入市門檻較低的細碼舖,刺激第二季千萬元以下的舖位成交按季升8成。

細碼舖位有承接,下半年至少有3個拆售項目待推。次季成交364宗 按季增83%根據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全港第二季舖位錄約503宗成交,當中有約364宗屬成交價是1,000萬元或以下,佔總數約72%,較第一季佔約57%,多出15個百分點。

另外,第二季1,000萬元或以下舖位成交宗數,亦較第一季的199宗升83%。細價舖主導市場成交,主因投資者購入大型舖位後,再拆細出售,同時入場門檻低,客源廣泛有利銷情,吸引不同資金入市。

綜觀下半年,市場上至少有3個大型舖位,有機會於市場上拆售,包括屯門華樂大廈大型舖位、旺角好景商場2樓全層,以及北角英皇道一大型舖位,3個項目料可合共套現約15億元。數個項目中,以旺角好景商場最接近核心消費地段,料成下半年拆場的焦點。

市場指出,2樓商舖部分,新業主擬將該層拆售,料可提供近100個細舖。該全層面積約1.2萬平方呎,本年由投資者以1.2億元購入。中原(工商舖)商舖部高級區域營業董事莊朗文指出,旺角區舖位第二季錄10宗成交,較第一季少5宗或3成,至於1,000萬元以下的細碼舖位不受影響,第二季錄4宗按季多出1宗,反映資金聚焦於入市門檻較低細價舖上。

主題式商場 易聚集客源事實上,旺角商場舖位發展較成熟,以及具一定知名度及主題,擁固定客源。如先達廣場上半年錄約4宗成交,舖位面積皆於120平方呎內,其中1樓F17號舖以約980萬元易手,面積約107平方呎。另同層F77號舖面積約112平方呎,以682萬元易手。

莊氏指,易手商舖多售賣電話和電玩遊戲,人流長期旺盛,對呎價有支持作用。另外,有投資者購入區經濟日報摸出。投資者張順宜於去年12月,以550萬元購入旺角砵蘭街289至295號2樓A舖,舖位面積約800平方呎,持貨1個月以630萬元摸出,帳面獲利80萬元,升值15%。

市場人士認為,旺角主題式商場屹立多年,商戶開業時容易聚集客源,料區內拆售項目,身價及租值具升值潛力。隨着未來將有投資者部署拆售項目,為市場提供新供應,料可吸引追求門檻低,且回報穩定的投資者及用家。撰文:文倩婷

12 Aug 2014

經濟日報

「物流張」8900萬 購兩舖位

「物流張」8900萬 購兩舖位

欄名:市場快訊資深舖位投資者民生物流老闆張順宜以8,900萬元,購入深水埗及九龍城舖。

他以約6,800萬元,購入深水埗桂林街101至103號地下A至G共7舖位,面積約2,000平方呎,現由7個租客共以每月19萬元承租,回報率約3.4厘。

另外,他斥2,100萬元,購入九龍城福佬村道49A至49D地下3號舖,面積約600平方呎,交吉交易,兩舖共涉約8,900萬元。同時間他沽出兩物業,涉及跑馬地奕蔭街2至8號地下3及4號舖,面積約800平方呎,他早前以4,068萬元購入,現以5,200萬元摸出,獲利1,132萬元。

12 Aug 2014

經濟日報

零售商變陣求存 4招自救


零售商變陣求存 4招自救

今年上半年本港零售額下跌1.3%,有業內人士指出,零售業已進入低增長期,面對內地客增長放緩及消費模式改變,各大零售商惟有變陣自救,包括縮減或搬遷店舖、改變產品組合、轉攻本地客及改做網上生意【表】。

黃金地段購物區近期亦罕有出現空置店舖,反映生意額下降,難以抗衡高昂租金,有零售商捱不住「貴租舖」,連按金也不要便漏夜關門遷走。

經濟學者林本利早前指出,若削減兩成「自由行」旅客,將令本港經濟損失逾400億元,更會因連鎖效應導致超過一萬人失業,直指政府統計處及部分坊間研究低估了削減自由行的影響,遠較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悲觀。

本報將一連兩天,多角度探討自由行客減少對本港經濟及零售業的影響。減價轉攻本地客過去10年,本港零售業受惠於自由行政策而高速增長,但今年2月起零售額持續下跌,其中4月按年跌近10%,面對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中央嚴打貪腐,有零售商開始轉攻本地客,不再單靠自由行。約七成生意來自內地客的莎莎(00178)實行減價促銷,

暑假期間部分美容產品劈價至四折,又引入南韓新產品及開設概念店吸引本地客;六福(00590)則計劃在非旅遊區如元朗、沙田、上水開分店,希望吸納本地客。生意增長放緩,經營成本上升,令以往鐵價不二的零售商也開始減價促銷,周生生(00116)業務營運總監劉克斌對本報表示,近期有個別的品牌減價10%至20%,亦有指定產品給予會員優惠。經營Harvey Nichols及廸生鐘錶珠寶的廸生創建(00113)也推出優惠,該公司主席潘廸生表示,5月後本港銷售開始轉差,旗下服裝業務減價,對盈利產生影響,會研究新策略來吸引顧客。削分店撤貴租舖過往大量開店的珠寶金行亦逐步收縮。

經營時間廊及眼鏡88的寶光(00084),去年起調整店舖數目,該公司首席財務總裁關志堅直認開店策略轉審慎,不追求店舖數目增長,轉而着重店舖的盈利能力,他說以往某些暢銷的手表品牌可以分拆出來開專門店,現時已不作考慮。他透露租金佔整體銷售約17%至20%,「今年約滿的店舖,會考慮未來3年的市況再決定是否續租」。

另外,周大福(01929)董事總經理黃紹基表示,港澳開店的策略會轉為防守,未來3年將因應租金成本及銷售表現,考慮減少分店或縮減店舖面積。首季在港減少1間分店的六福表示,貴租的店舖未必會續約。採訪、撰文:陳慧筠、許鎮邦

11 Aug 2014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