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灣仔民生地段舖連環沽 低市價逾10%老牌業主鎖定利潤
投資市場吹冷風,部分自用多年的舖主亦沽貨鎖定利潤,他們早年買入物業,不介意大幅減價或低價賣舖,低市價10%至逾30%,持貨時間悠久,賺幅卻有天淵之別,講眼光亦講運氣。
灣仔譚臣道112號地下,建築面積約900方呎,以約3000萬成交,呎價約3.3萬元。原業主1969年以約9.5萬購入,其後五金店自用,54年升值約315倍。譚臣道並非一條熱鬧街道,尤其該處地靜人流未算多,勝在灣仔名氣響,吸引投資者。
灣仔譚臣道54年升315倍
「孖沙茶餐廳」自用的上環禧利街21至23號金城樓地下23號舖,建築面積800方呎,原以4800萬放售,最終大降價2000萬以2800萬成交,呎價約3.5萬,業主梁氏家族於1988年3月斥資235萬元購入地下及1樓,現時只售出地下,帳面升值2565萬或10.9倍。
大角咀舖33年升2倍
上址至少低市價20%售,買家盛滙商舖基金,現時以每月11萬放租,料回報逾4.7厘。
大角咀廣東道1227號錦星樓地下連太子道西88A至88B號錦星樓地下,地舖及自建閣各約3000方呎及約2000方呎,以約2800萬註冊易手,平均呎價9333元(未計閣樓)。
原業主為合併巨舖自用,連番高價買舖,1990年11月先以294萬買入廣東道1227號地下,同年12月以338萬及302.8萬買入太子道西88A號及88B號地下,共934.8萬,該地段未見發展,街道寂靜,巨舖33年帳面獲利1865.2萬,升值僅約2倍。
西環第一街5至23號地下舖位,面積約525方呎,以1400萬成交,呎價約2.7萬,以交吉交易,原業主於1983年以40.8萬買入自用,41年帳面獲利約1359萬,升值33倍。
舖主持貨時間悠久,賺幅卻有天淵之別(2倍至315倍),講眼光亦講運氣。
櫻花元逾半年開6舖205萬租
接近每月添購一店積極擴充冠零售商
通關後零售業雖走出谷底,但生意未見大幅飆升,不少零售品牌開舖仍採審慎策略。不過,一家於2023年才成立的本地化妝品及保健品店「櫻花薈」卻大肆擴充,自去年6月起約半年內,連環承租6個舖位作為分店,舖位月租由最平19萬元,至最高53萬元,6間分店涉及月租達205萬元,擊敗多家大型連鎖品牌,成為近一年擴充步伐最為積極的零售商。
主要售賣美妝保健品的「櫻花薈」,在2023年6月初才承租舖位作為首間分店,以每月約50萬元租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21A至21B號德立大廈地下A、C及D號舖,位處加連威老道與加拿分道交界大單邊,建築面積約1640方尺,尺租約305元。該舖租金高峰期為2014年年中,月租高達90萬元,即目前租金水平較高位回落44.4%。
尖咀連環插旗海防道店呎租500
當時該品牌已計劃稍後在其他核心區開設分店,其後以接近每月租一舖的方式急速開店擴展。在加連威老道首間分店去年7月開張後,即月已在同區一線地段海防道租用53至55號海防大廈地下7A及7B號舖,建築面積約800方呎,月租40萬元,較叫租低20%,呎租約500元。此舖在2014年至2020年期間,由連鎖珠寶金行周大福(01929)以月租高達269.1萬元承租達6年,最新租金較高峰大幅相差85.1%,屬該品牌租得的舖位中,租金與最高位差距最大的一個。
「櫻花薈」去年9月火速「過海」擴充,租用銅鑼灣啟超道4號地下舖位,建築面積約1,500方呎,月租53萬元,租約353元。此舖是「櫻花薈」目前月租最貴的分店,但租金仍較由周大福承租時的最高位約230萬元,低77%。
19萬進駐荃灣千色匯I 殺入新界
該品牌隨後在去年10月再度出擊,以每月23萬元租用旺角西洋菜南街42號地下舖位,建築面積約1000方尺,尺租230元。此舖2022年以20萬元租出,租客提早2年離場,令「櫻花薈」得以在旺角首度落戶,租金更上升15%。去年底品牌更進駐新界區,以每月19萬元租用荃灣眾安街68號荃灣千色匯I地下G3號舖,建築面積約1400方尺,呎租136元,取代原租戶英皇鐘錶珠寶(00887)。
「櫻花薈」由去年6月首度租舖至12月的半年間,已成功租用多達6個舖,大部分位處尖沙咀、旺角及銅鑼灣等主要遊客區,每月租金開支達205萬元。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分析,自通關後,國際品牌或奢侈品未見大肆擴充,核心遊客區舖位主要由化妝品及藥房等商戶租用。由於過去數月舖位租金未見大幅回升,與高位相比仍低水,個別未有太多分店的商戶或新品牌,趁業主尚有議租空間積極搶位,冀打響名堂。他相信,不少零售商在觀察完剛過去的聖誕節及即將來臨的農曆新年消費情況後,才會作新一輪租賃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