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再被追租】再有4分店被指欠租 凱施餅店經營公司被領展入稟追逾51萬

 

【再被追租】再有4分店被指欠租 凱施餅店經營公司被領展入稟追逾51萬


擁有多間分店的凱施餅店,繼早前3間位於領展商場的分店被入稟追租後,再有4間位於領展商場的分店及相關店舖,被指拖欠租金,其經營公司及董事被入稟追討欠租及雜費共逾51.6萬元,兼須將舖位交吉及作出賠償。

原告領展物業有限公司;答辯人凱施食品有限公司及董事蕭偉堅。

入禀狀指,原告旗下小西灣商場、粉嶺祥華商場、藍田啟田商場及鯉魚門商場其中4個舖位,分別與首答辯人於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簽訂租約,其中3個舖位分別租予答辯人經營凱施餅店,另1舖位則經營「365日工坊」,月租為2.7萬至19.2萬元,次答辯人則作為擔保。

入稟狀指,答辯人分別拖欠2022年11月租金及10月份部份租金,分別涉款11.4萬、10萬、25.7萬及4.4萬元,原告曾去信要求追討不果,遂入稟高院追討所涉租金及雜費共涉逾51.6萬元,並要求答辯人將舖位交吉,須就違反租約作賠償,兼須支付利息及訟費。

資料顯示,早前領展曾入稟高院,就凱施餅店位於屯門大興商場、筲箕灣興東邨及黃大仙竹園廣場的3間分店,向經營公司追討欠租及雜費等逾8萬元。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林育慧


23 Nov 2022

經濟日報



廣東道呎租933 全球零售大街次貴

 戴德梁行發表最新《全球主要零售大街》報告,資料顯示顯示,尖沙咀(廣東道)一綫街道舖租以平均每月呎租933元,位列全球第二最昂貴購物地段,僅次於紐約第五大道,平均每月呎租1,300元。

由於香港與內地未能完全通關,傳統遊客區的尖沙咀及銅鑼灣舖位租金,按年下跌5%及7%。若對比疫情前,則分別下跌41%及49%。雖然租金有所下跌,但尖沙咀仍連續3年位居亞太區最昂貴地段榜首,銅鑼灣排名第二,平均每月呎租約839元,中環則排第七,平均每月呎租約400元。

待通關明朗化 支持租金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兼香港商務部主管林應威表示,現時內地遊客訪港數字仍然處於極低水平,過往為傳統遊客區的尖沙咀及銅鑼灣出現不少空置舖位,租金持續受壓,但跌幅已趨穩定。受疫情衝擊,核心地區的商舖組合亦出現變化,過往為名店街的尖沙咀廣東道,部分國際奢侈品牌已經遷出,改由其他更大眾化的品牌填補。展望明年,本港與內地通關安排明朗化,遊客訪港數字有望大幅上升去,為零售消費及租金帶來上升動力。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兼香港研究部主管鄧淑賢表示,近期其他貨幣表現疲弱,幫助香港在今年租金保持排名。而今年電子商務銷售額較去年已經有所回落,反映網購未能完全取替實體消費,相信未來社交措施進一步放寬後,將刺激零售實體市場。

作者:關熹蔓


24 Nov 2022

經濟日報




中資3.2億 購黃大仙鳴鳳街地盤

 

中資3.2億 購黃大仙鳴鳳街地盤


中資武夷集團積極於黃大仙併購舊樓,消息指該集團剛以約3.2億元,購入黃大仙鳴鳳街43至53號地盤,樓面呎價約8,080元,屬於市價水平。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黃大仙鳴鳳街永華樓昨日錄得14個住宅及3個舖位成交登記,涉及收購價約1.43億元,以該廈住宅實用440至460平方呎計,收購呎價介乎1.5萬至1.8萬元之間。收購財團透過港偉投資有限公司名義收購,該公司董事包括內房武夷集團或相關人士。消息指相關集團已經集齊全幢大廈業權,收購價大約3.2億元。

可建樓面3.96萬呎 呎價8080

資料顯示,永華樓樓齡約53年,共有30個住宅及6個地舖,地盤面積4,400平戶呎,以重建地積比9倍計,可重建樓面約3.96萬平方呎,以收購價3.2億元計,樓面呎價約8,080元。


24 Nov 2022

經濟日報


【代理寒冬】美聯1480萬沽筲箕灣自用舖 持貨25年僅升3.5%

 

【代理寒冬】美聯1480萬沽筲箕灣自用舖 持貨25年僅升3.5%


龍頭代理行美聯物業(01200),新近以約1,480萬元沽出筲箕灣道一個自用地舖,該舖位早於1997年以1,429萬元買入,即持貨約25年帳面僅升值3.5%。

美聯旺舖董事梁國文表示,本行近日促成筲箕灣道368號海灣華庭地下6號舖位之成交,以約1,468萬售出物業,高出市場原先的估價。單位面積約458平方呎,成交呎價約31,624元。

據悉,該舖位原業主為美聯物業,早於於1997年6月、即樓市高峰位,以1,429萬元買入上述舖位,之後一直持有自用,持貨25年期間僅錄得3.5%升幅。

近月樓市吹淡風,地產代理率先受影響,早前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亦表明,集團旗下30間分行計劃在租約完結後不再續租,以減輕成本。

24 Nov 2022

經濟日報


翠華賣物業獲利 轉賺4086萬港收入跌7.9% 內地削三成

翠華控股(01314)受惠於出售物業錄得盈利,中期扭虧為盈,截至今年9月底止中期盈利4086.7萬元,每股盈利2.96仙,不派中期息;去年同期虧損3042.8萬元。期內,翠華在政府防疫抗疫基金及「保就業」計劃下獲取的補助金額為1841.7萬元,相當於盈利的45%。

該公司上半財年收益4.15億元,按年減少20.7%。在香港、中國內地、澳門及新加坡的業務在期內受疫情及各地限制措施影響,業務仍未完全回復過來。



26 Nov 2022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