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Shop News 20 Dec 2023

 凱施元朗銀主舖10載勁貶6500萬


原由本地老牌餅店凱施餅店老闆蕭偉堅家族持有的舖位陸續淪為銀主物業並出售,最新一宗為元朗青山公路元朗段(又稱元朗大馬路)一個舖位,由銀主以4500萬元售出,舖價較近10年前大幅貶值6500萬元。


市場消息透露,元朗大道90號地下連閣樓,地下建築面積約1000方尺,閣樓建築面積約870方尺,合共約1870方尺,銀主於去年底起放售,原叫價7800萬元,今年7月起降至7,000萬元,最終僅以4,500萬元售出,累減3,300萬元或42.3%,呎價約2.41萬元。據了解,舖位現由家品店短租,目前長租每月叫租約18萬元,若以叫價租出,租金回報約4.8厘。

資料顯示,上述舖位由蕭偉堅家族於2014年1月斥資1.1億元購入,並曾於2021年以1.3億元放售,最終於去年遭銀主沒收。物業最新成交價,較近10年前買入價大幅貶值6,500萬元,跌價59.1%。


投資移民復推準千萬購工商廈


政府公佈「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CIES)詳情,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目標明年中推出及接受申請。申請人淨資產門檻如同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所指要至少3000萬元,而獲許可投資資產類別,除股債等金融資產,新增可投資寫字樓與工廈等非住宅房地產,上限1,000萬元,同時必須投入300萬元至「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投資組合」,以支持創新科技和其他重點產業發展,促進本港實體經濟。


資產門檻3000萬明年中申請


俗稱投資移民計畫的CIES曾於2003年10月至2015年1月推行,累計批出35262宗申請,政府於2023/24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重啟計畫。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天表示,今次CIES無硬性指標要吸引多少資金落戶,按照過往CIES暫停前10年每年平均有約4000人落戶,以現時3000萬元門檻計,每年可帶來1200億元新資金,但強調僅屬參考數字,並非目標。


澳洲及新加坡等地亦有投資移民計劃「搶資金」,許正宇認為,政府的新計劃門檻相比類似計劃有競爭力,而獲許可投資的產品選擇豐富,且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提供旅遊簽證便利,在港居住的優勢是其他地區「畀不到」,新計劃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兼具吸引力。


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落實CIES時,列明不包括房地產投資,許正宇昨解釋,市場有不同聲音希望在投資金融及創科以外,可考慮物業投資,當局平衡考量後,認為樓市變化牽涉民生,故不適宜涵蓋住宅投資,但寫字樓及工廈對外來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衡量各方意見後有此調整。


買樓自住享印花稅先免後徵


過往CIES投資門檻自2010年10月起由650萬增至1000萬元,對於新計劃直接上調至3000萬元,許正宇稱,新舊計劃已相距一段時間,處於不同時期,包括消費物價變化並要與現時市場上的同類計劃比較,所以相應提高門檻。至於新CIES會否搶走政府其他人才計畫的申請需求,他指出,兩者定位上針對不同客源,新CIES是吸引資本投資「錢財」及帶動科技領域發展,而人才計畫的目標是有一定收入的專才。


外來人才在港買樓繳付印花稅可「先免後徵」,這安排適用於新CIES的獲批申請人,許正宇說,這方面安排與人才計劃基本一致,希望他們成為香港的一份子,符合要求便可享港人待遇。


須撥300萬經政府投向創科


另外,申請人必須動用300萬元投資創新科技發展,對於資金如何分配及為何設定於入場門檻的一成,許正宇回應謂,科技投資組合的資金會通過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配置,是以專業方式依照科技發展配置;投資者落戶可投資的金融資產種類很多,故佔較大比重,讓投資者有選擇,初心是希望對金融市場有促進作用,並平衡科技投資帶來的好處。


問及目標吸引哪些地區人士投資落戶、是否主打政府積極拉攏的東南亞及中東市場,許正宇透露,公佈新計劃前的一段時間,投資推廣署在各地有進行「軟諮詢」,得知東南亞以至其他地區的投資人也對落戶香港感興趣;除了政府人員曾出訪及已熟悉香港情況的地區以外,投資推廣署仍會繼續到不同地區推廣。


香港總商會表示,新計畫既為經濟注入新動力,還可提升香港對國際人才和企業的吸引力,同時有助增強本港資產及財富管理、金融與相關專業服務界別的發展,為行業服務鏈的各個環節帶來更多商機和就業機會。


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表示,政府再度把非住宅房地產投資納入CIES,預料有利細價工商舖物業發展,兼提振相關資產交投;投資者必須投資至少300萬元於科技業,估計可招攬更多企業來港設立辦公室及廠房;新計劃長遠能推動非住宅物業租賃交投。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認為,納入非住宅物業投資反映政府願意聆聽市場意見,可見新一屆政府有懂得變通的新思維和施政新風。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晨早新聞 ☀️

晨早新聞 ☀️

旺角栢宜中心全層3800萬售 政府人員協會等承接作擴充會務用途

近期用家紛趁淡市出動,購入工廈寫字樓自用,旺角太子彌敦道栢宜中心10樓全層,建築面積3758方呎,以3800萬易手,買家包括政府人員協會佔80%,政府、軍部、醫院華員職工會佔20%,物業為自用,作擴充會務用途。

旺角彌敦道771至775號栢宜中心10樓,建築面積3758方呎,以易手價3800萬計算,平均呎價10112元,目前月租9.3萬,租期至明年7月,料回報2.9厘。原業主於2008年以1508萬購入上址,持貨15年,帳面獲利2292萬,物業升值逾1.51倍。

15年升值逾1.51倍

買家包括政府人員協會佔業權80%,政府、軍部、醫院華員職工會佔20%,市場消息透露,儘管現時連約購入物業,未來將自用作擴充會務用途。

栢宜中心極少買賣,過去5年,連同10樓在內,只錄2宗買賣,該廈12樓於2021年4月,以3200萬易手,平均呎價8515元,買家為香港浸信會聯會,最新成交呎價較兩年半前高18%。

政府人員協會以及政府、軍部、醫院華員職工會,皆屬工聯會旗下,會址設於油麻地廟街47至57號正康大樓2字樓,為會員提供服務包括報讀課程,定期舉行宴會包括蛇宴等,正康大樓2字樓會址亦是自置,於早年購入。

政府人員協會向來為公眾所熟悉,今年5月,該協會與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會面約半小時,向對方提出期望全體公務員增薪5%。

平均呎價10112元

近期工廈及寫字樓,不乏用家承接自用,慈善機構救世軍向金朝陽購入葵涌同珍工業大廈一籃子樓面,作價1.22億元,另外,大型出版商聯合出版集團,斥近2.4億元購入灣仔告士打道151號商廈資本中心23樓全層,今年8月,該出版社亦購入北角英皇道東祥工廠大廈9樓A及B室,作價3800萬,短短2個月,共動用約2.78億購置物業。

栢宜中心12樓,於2021年4月以3200萬售,呎價8515元,最新呎價較兩年半前高16%。

另外,市傳鄧成波家族以8560萬元沽出深水埗欽州街56號明輝大廈全幢商住物業,該廈樓高14層,總樓面面積約1.4萬方呎,呎價約6114元。

汽車維修中心迎商機 民生區租舖

疫情過後,汽車銷量回升,運輸署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新登記私家車總數20,916輛,較去年同期上升48.44%,為汽車維修保養行帶來商機。近日市場連錄多宗車房維修中心租舖個案,主要吸納民生區二、三綫街道地舖,月租一般不足10萬元,反映行業承租力不強,但有助減低二綫街舖空置情況。

港人對商用及自用汽車需求龐大,衍生對汽車維修保養服務需求。市場消息透露,元朗安興街69至71號安康樓地下9號舖,面積約1,100平方呎,日前以5.5萬元租出,平均呎租約50元,較舊租金每月約2.2萬元上調約1.5倍。資料顯示,新租客為汽車零件公司。

代理指出,鄰近元朗警署的安興街屬區內二綫街道,街道內聚多家汽車相關行業例如輪胎銷售、汽車零件及汽車音響等,形成汽車配件集散地,吸引上述汽車零件公司進駐。

牛頭角地舖3.1萬續租 減兩成

另外,近日九龍區連錄車房相關租務成交,呎租由26至50元不等。其中土瓜灣浙江街25至27G寶德大廈地下2號舖,面積約528平方呎,新近以2.5萬元續租,平均呎租約47元。另一宗成交為牛頭角定安街63至67號敬華樓地下B舖,面積約1,200平方呎,新近以3.1萬元續租,平均呎租約26元,較舊租金下調約兩成。

美聯旺舖高級營業董事唐德財表示,近年電動車市場佔有率愈來愈高,加上車廠都會提供原廠保養期,令市場對維修傳統汽油車為主的車房需求減少。不過,因整體汽車擁有量仍然上升,故汽車美容相關業務、例如清潔、鍍膜等需求仍然旺盛,吸引不少車房轉型。

唐氏續指,車房多設於工業區,如柴灣、荃灣、葵涌、元朗工業邨等,部分規模較小的獨立車房亦會設於土瓜灣區內之十三街一帶。唐氏預料,汽車維修業務以大型車行乃必須連帶性之增值服務,亦對自身代理品牌有協同效益的好處,而獨立開設之車房多以做相熟或介紹之客人為主,普遍多以續租或遷往附近舖位居多。隨着市場變化,部分車房亦逐漸增加汽車美容或改裝配件業務以迎合市場之變化。

海外物業發展商 短租旺舖吸客

本港樓價高企,加上近年不少人移居海外,令海外物業吸引不少港人目光。

有海外物業發展商更一擲千金,以80萬元租用銅鑼灣羅素街22至24號全幢巨舖,面積約4,593平方呎,平約呎租約174元。資料顯示,租客為英國發展商,物業以短租形式租用。

羅素街全幢巨舖 呎租174

市場上亦有專攻內地物業的代理租舖,其中荃灣青山公路荃灣段264至298號南豐中心1樓A018號舖,面積約198平方呎,以6萬元租出,平約呎租約303元。資料顯示,租客為主要銷售大灣區物業的地產代理。

美聯旺舖營業董事陸澤森表示,海外物業多租用舖位作為個別樓盤展銷廳,故多以短租為主,選址方面以遊客較多的核心區和商業區為主,租金方面較其他短租行業為高。因一般都設有示範單位,故對舖位面積及樓底高度有一定要求。

另外,內地物業銷售代理經營模式則與本地地產代理類似,多開設於人流多及較搶眼的舖位。陸澤森解釋,過往內地物業發展商在港銷售項目時,多與大型代理合作,以節省租金支出,而因疫情後租金有所下調,加上地監局近年對持牌代理銷售海外物業加強規管,大型物業代理在選擇項目上都較為謹慎,令不少內地物業銷售代理改為自立門戶,料未來仍會積極物色舖位。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尖區金馬倫道舖呎租117元

 尖區金馬倫道舖呎租117元

核心區舖位受食肆追捧,尖沙咀一個地舖,以每月21萬租出,新租客棋哥燒鵝,較三年前舊租金(其時為疫市)加17%,平均呎租117元。

上址為金馬倫道34至36A號福僑大廈地下A及B號,建築面積約1800方呎,舊租客牛匠石燒近期約滿,舖位隨即獲承租,新租客為棋哥燒鵝,月租21萬,平均呎租117元,簽署三年梗約,另有續租年期。事實上,該舖位多年來租客皆為食肆,而且從未間斷的接連承租,最新租金較3年前疫情肆虐時增加3萬,幅度為17%。
每月租金21萬

該舖位上手租客牛匠石燒,於2020年11月進駐,月租18萬,月前約滿後遷出,再上一手租客為龍門冰室,於2019年6月進駐,月租23萬,於經營短短一年多時間提早遷出,雖然如此,舖位亦於短時間有租客接手。

業內人士表示,尖沙咀食肆廣受遊客及本地客追捧,一般消費能力較高,除了午市及晚市外,於平日時間,附近寫字樓商戶對外賣需求亦殷切,令食肆具一定承租能力,由於交租穩定,業主鎖定食肆租戶,租約條件亦較為彈性。

金馬倫道靠近尖東段的食肆林立,接近彌敦道的則不乏零售店及藥房,近期一宗矚目租賃為接近彌敦道的一個地舖,丟空逾2年,以每月約10萬租出,平均呎租233元,新租客為余仁生,由同街道搬遷位置更顯眼的舖位。
較三年前租金高3萬

彌敦道80號金鑾大廈地下E號舖,舖面向金馬倫道,建築面積約430方呎,以每月10萬租出,新租客余仁生來自同一幢大廈G舖,建築面積約500方呎。

余仁生承租該舖位逾10年,G舖近日以每月13萬元放租,估計該舖舊租金每月約13萬元,余仁生搬舖既節省租金,位置亦更顯眼。該E號舖前租客為來自內地的金行老鳳祥,於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間月租高達35萬。


4 Dec 2023